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隋唐顶级文臣/历代顶级文臣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士大夫的理想。读书人身处草野时,他们没有施展的舞台,只能修身齐家,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而已;但是在野的读书人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关注民生,心系天下兴亡,他们在观察,在分析,在储备智慧和学养,一旦有机会,就要干预社会生活,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是也。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时代。佐世文臣运筹帷幄,辅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宏博气象。只有辉煌的时代,才能为辉煌的人物提供形成风云之魅的独特背景。

内容推荐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时代。佐世文臣运筹帷幄,辅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宏博气象。只有辉煌的时代,才能为辉煌的人物提供形成风云之魅的独特背景。本书收录了15位隋唐时期的顶级文臣,帮助当朝皇帝开辟盛事的事迹。

目录

隋朝开国宰相——高颊

隋炀帝的第一功臣——杨素

最早被杀的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

房玄龄与杜如晦——房谋杜断

唐太宗的人镜——魏征

武则天的绊脚石——褚遂良

武周王朝的“国老”——狄仁杰

由武周回归李唐的中兴功臣——张柬之

救时宰相——姚崇

出将入相的开元大手笔——张说

亦仙亦鬼的四朝名臣——李泌

唐德宗的“内相”——陆贽

伴随唐朝走向中兴的一代文伯——权德舆

中兴名相——裴度

致力中兴的最后一位宰相——李德裕

试读章节

高频,字昭玄,又名高敏,自称是渤海蓓人(今河北景县人)。因为高颎的父亲高宾本是在东魏做官,为了避难,西魏大统六年(540年)他才投归关中,所以籍贯之事便由得他自己说了。然而他毕竟是归诚之人,西魏没有他的根基,日子过得一般,幸好大司马独孤信深爱其才,辟高宾为僚佐,又特赐姓独孤,成了独孤信的门客。

独孤信可不是一般人,在北朝可算得上是第一美男子,男女官民无不瞻仰他的风采。有一天傍晚,他骑马飞奔回城,不觉所戴之帽已倾侧,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满大街尽是侧帽而戴之人,可以想见他的风采。而更让他出名的是,他的三个女儿,一个是北周明帝的皇后,一个是杨坚的妻子,即后来的独孤皇后,而独孤皇后的长女又是北周宣帝的皇后,一门三皇后,岂是常人可比?还有一个嫁给了柱国大将军李虎的儿子李爵,后来生下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独孤信却是眼见不着。因为在与大冢宰宇文护的政争中失势,他在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就被免官处死了,妻子家人都被远远地流放至偏远蜀地。这时的独孤皇后才刚四岁,也是一路颠沛才到流放之所,苦不堪言。

在高宾投归西魏的次年,高颍就迫不及待地出世了。他的父亲似乎想用他这个儿子来表明自己投诚的决心。恰在这一年,杨坚也在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出生。杨坚出世的时候,紫气充庭,自有一番神奇灵征。同岁的两个人注定要在以后的日子中相遇。

他们的相遇,还得从北周后期的政局说起。

北周宣帝真是一个能折腾的主儿,做了皇帝还不满足,竟要去做太上皇帝。可是又不喜欢“太上”这个名号,即位才一年的他就禅位给了儿子,自号为天元皇帝,只让儿子(庙号静帝)自称为正阳宫。当然朝政还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可不放心其他的人。皇后杨氏,是当朝四辅之一的“大前疑”杨坚之女。皇后是天下之母,哪有五母临天下之事?可宣帝偏偏要这么做。他一连封了五个皇后,有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杨氏只是其中之一。几家难免争宠不已,宫内宫外都不安生。有一次,宣帝非常生气,对杨氏说:“必族灭你家!”于是召杨坚人内,事先对左右安排好了,说:“若其色动,即杀之。”杨坚到后,却是毫不动声色,一如平日,由是得免。

这杨家本是河北山东地区的一个破落户,北魏以来,世代为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司马,于是落户武川。后来杨坚的父亲杨忠跟从北周的太祖宇文泰在关中起兵,建立西魏,奠定了北周的基业,立下大功。杨坚被赐姓普六茹氏,所以这时的杨坚实际上应该叫做普六茹坚。正是这份勋贵之资,才使得他们杨家能够攀附上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杨氏这天下一等一的世族,冒认了西汉太尉杨震为祖宗。原来,字文泰所依靠的是一群牧农杂处的尚武集团。这群人跟着他西入关中,为了让他们安心下来,以关中为家,产生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让他们落籍关中,顺便也让他们可以附丽望族,自抬身份。这在一个有着土族门阀传统的社会中是很有效果的,于是李姓之人,多冒为陇西李氏,凡是杨姓,则多自称弘农杨氏。

杨坚不过40岁上下,却生来一副帝王相貌,虽深自晦匿,可是随着他的位望日隆,人们都在盯着他看。宣帝对自己的这个岳父当然也是忌恨有加,但却抓不到丝毫把柄。杨坚知道朝中已非久留之地,就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为自己求得扬州总管一职,准备远离长安。郑译与杨坚旧时曾为同学,又与刘防同为宣帝心腹之臣,故而三人深相结托,以保富贵。扬州总管的任命是已经下来了,可是杨坚却因为足疾发作,得以暂缓行程。就在这期间,宣帝竟然也突然暴病身亡。临终前,他召刘昉与颜之仪进入内殿,嘱托后事。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刘防与郑译商量之后,以杨坚是静帝外祖父为由,共同引杨坚入总政事,都督中外诸军事。这引起了另一个顾命大臣颜之仪的强烈不满,他与宦官一起仍要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

杨坚虽然挫败了颜之仪等人发动的政变,但他面对的形势也显得更加复杂。本来按照刘日方与郑译的设想,他们让杨坚做大冢宰,而郑译就摄大司马,刘防可为小冢宰,共同分享政权。可是杨坚却改变了心意,为了避免分散权力、自树强敌,他接受了李德林的建议,自己做了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独揽军政大权,只是让郑译做了自己的相府长史,带内史上大夫,刘防为相府司马,以李德林为丞相府属。郑、刘二人大失所望,可是又无可奈何,只能自吞苦果。

杨坚既有篡位之心,他就倾心结纳朝中才俊,引以为援。

他想到了内史下大夫高颍。

高颍精明强干,素习兵事,又多谋略,是一不可多得之人才。杨坚欲拜为府佐,助己成事,就派邗国公杨惠去见高颍。高颎亦知杨坚确有人主之望,便欣然答允,表示愿意为杨坚尽力,于是就做了相府司录,从此开始了其辅佐杨坚的辉煌历程。

P2-4

序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士大夫的理想。读书人身处草野时,他们没有施展的舞台,只能修身齐家,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而已;但是在野的读书人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关注民生,心系天下兴亡,他们在观察,在分析,在储备智慧和学养,一旦有机会,就要干预社会生活,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是也。这些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是书虫,不是冬烘先生。不论在朝还是在野,都不能泯灭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这些士大夫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呢?这又要说到中国古代士大夫一个传统,就是,他们要忠心辅佐明主,或者把自己辅佐的人培养成明主。他们自己决不坐天下,只做帝师,辅佐明主坐天下,去实现他们的治国理想。我们历数古代的名相、名臣,从先秦的管仲、乐毅,到汉朝的霍光、蜀汉的诸葛亮,从唐朝的魏征、宋代的赵普,到元代的刘秉忠、明朝的刘基,莫不如此。刘备三顾茅庐,隆中问计,请诸葛亮出山,朱元璋聘请浙东刘基、叶琛、章溢、宋濂到自己的军中,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种种故事,向来脍炙人口。但是,他们并不是什么人的官都做的,孔子说:“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他们认定的“道”不能实行,他们宁可不做官。

那么,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他们心中的“道”是什么?换句话说,作为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终极关怀又是什么?一言蔽之曰:“安民”。

如何安民?扫灭群雄,一统天下是安民;制礼作乐,建立秩序是安民;治水开山,兴农殖货也是安民。为了安民,他们展现出惊人的胆略和智慧;为了安民,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安民,他们呕心沥血,不惜拼死直谏。他们的安民,往往是通过忠君来表现的。忠君是手段,安民才是目的。阿谀逢迎并不是真的忠君,“以道事君”,不惜犯颜直谏,使君归于正道才是真正的忠臣。

靠什么安民?有一个著名的掌故,说到北宋开国功臣赵普,历仕太祖、太宗两朝,三度为相,他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不论是戡乱平叛、统一天下,还是富国裕民、臻于至治,所谓武定祸乱,文致太平,都只用半部《论语》就够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手中的法宝,他们认为以此治国平天下将无往而不胜。其所以能够取胜,则在于儒家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爱民才可以安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爱民就无往而不胜,半部《论语》足矣!

历代文臣治国,也并非纯用儒学,儒、兵、法、道等等,不免杂用。历代治世能臣,也并非都能够一帆风顺,施展才华。有人有幸遭遇明主,受到信任,柄政握权,一展抱负;有人明珠投暗,受到猜忌,被人嫉恨;有人生居显赫,死蒙哀荣;有人功成身退,百代流芳;也有人作威作福,遭人唾骂。治世能臣也各有七情六欲,甚至并非正人君子。而他们每个人的不同际遇,不同风采,又各留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可供我们品味和咀嚼。他们在治国安邦中展现的高超智慧和精湛谋略,则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可供我们继承和借鉴。至于那些品德高尚,心系百姓忧乐的仁人们,借用宋代范仲淹的话说,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堪称读书人的千古风范了。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隋唐顶级文臣/历代顶级文臣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后滨//张雨//彭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37460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