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农民
内容
编辑推荐

201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联手四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播,跨年度大戏!

影帝陈宝国、冯远征等倾情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同名电视小说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

第一次生动再现中国农村六十年历史进程,献给八亿父老乡亲!

两个农民纠缠了六十年的恩怨情仇!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小人物不屈不挠地活着,活出了一种精神!

高满堂《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老农民》,工农商三部曲震撼收官之作,讲述了由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

内容推荐

1948年,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黄河北岸的麦香村,生活着一群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安身立命的农民。长工家的儿子牛大胆,地主少爷马仁礼,在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一夜之间颠倒了位置。农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把歌唱,地主点头哈腰、夹着尾巴做人接受改造,牛大胆和马仁礼明里暗里互不低头,相互斗法。牛大胆深爱着“仇人”的闺女杨灯儿,却娶了马仁礼的未婚妻乔月;马仁礼打断了牙齿往肚里咽,人前还得小心翼翼赔笑脸,日子过得憋屈窝囊。

改天换地的岁月里,上面三年一折腾,五年一运动,农民就没消停过。为了填饱肚子,牛大胆和马仁礼在麦香村的土地上呕心沥血劳作,他俩历经了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乃至改革开放发家致富……一直到2006年国务院取消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中国农民踏踏实实过上了好日子。

高满堂、李洲编著的《老农民》这部厚重的作品生动鲜活地再现了中国农村近60年的风雨历程,刻画出中国农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本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农民人物形象的画廊!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打春一百,拿镰割麦。

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

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掐架。一大早,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牛三鞭单手拽着鞭子杆,老驴子单手拽着连枷柄,鞭子和连枷缠绕在一起,两人较着力,就像俩蛐蛐儿呲牙咧嘴地咬着不松口。

这时候,村上的许多人围着看,谁也不理会不远处滔滔东流的黄河水。在刚露脸的日头照射下波光潋滟的黄河水,也按照老辈子的模样,不理会它身边的芸芸众生,不紧不慢地奔向大海。

牛三鞭喘着气说:“老驴子,你真是越老越驴性,非要跟我见个高低短长吗?”

老驴子瞪着眼喊:“牛三鞭,今儿个你要是胜了我,你儿子牛大胆和我闺女杨灯儿,就是两个巴掌拍出了响儿!你要胜不了我,只能怪你老牛家眼高手低!”

牛三鞭皱着眉头:“老伙计,你要想找我报仇,咱就单讲报仇的事,你把孩子的婚事搅合进去,不地道!”老驴子咬着牙说:“牛三鞭,有劲儿别使在嘴上,我闺女的婚事,我说了算!”

老驴子一使劲,连枷发出吱吱的声响,牛三鞭的手紧紧拽着鞭子杆,两人眉头拧着运气,互不相让。说来话长,老驴子和牛三鞭的仇气出在当年村东、村西械斗上。麦香村村东住的是大户人家,村西住的是穷人。当年村东、村西械斗,老驴子和牛三鞭带头对付村东财主马敬贤,谁知道老驴子被马敬贤施计收买,村西吃了大亏。为这件事,牛三鞭教训老驴子,一鞭子下去,想不到当时他喝多了酒,鞭子没准头,不小心把老驴子的子孙布袋抽散了黄儿,后来老驴子就不能传宗接代,这仇算是结下了……

老驴子使劲拽着连枷,牛三鞭使劲拽着鞭子。牛大胆、杨灯儿、灯儿娘在一旁紧紧盯着。突然“咔吧”一声,连枷头断了,牛三鞭和老驴子都后退好几步。牛大胆扶住牛三鞭,灯儿娘和灯儿则扶住老驴子。

牛三鞭一笑:“老伙计,这一仗咋算哪?”老驴子望着断了头的连枷柄,憋气不吭。灯儿趁机说:“爹,咱自己的家什儿不应手,怪不得旁人。”灯儿娘也敲边鼓:“她爹,咱不能说话不算数。”老驴子黑丧着脸不吭声。

牛三鞭退一步说:“老伙计,你要是想反悔,我就当你啥都没讲过,咱们再换着法儿比试,行不?”事已至此,老驴子也只好退半步:“拿三升麦子做聘礼,我闺女就是你牛家的人!”他说着转身就走,灯儿娘急忙跟着。  杨灯儿望着牛大胆笑了笑,捡起连枷头转身跑了。牛大胆望着灯儿的背影呵呵地笑。牛大胆心里明白,这年景三升麦子,聘礼可不轻啊。牛三鞭倒是觉得,人家就一个闺女,多要点聘礼没啥。他告诉儿子,现如今在麦香村,除了马敬贤,谁家也拿不出多余的粮。趁着老驴子的话还热乎,赶紧去!牛三鞭估摸着,看在他给马敬贤家当过几十年长工的份上,马敬贤也不好抹面子。

世道乱了,人心浮动。要变天啦,对于有家有业的人而言,这不是好兆头。这会儿,马敬贤正在院子里抽着烟袋锅,坐在椅子上晒太阳。他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等着长工赵有田打听八路军的消息。前段日子人们疯传八路军快要来了,搞得马大头心慌意乱,寝食难安。

牛大胆跑进来,走到马敬贤面前,轻声喊了声叔儿。马敬贤没看牛大胆,继续抽着烟袋锅。牛大胆高声喊了一声叔儿,马敬贤打了个激灵,烟袋锅掉在腿上。牛大胆赶紧扑拉马敬贤的裤子,捡起烟袋锅递给马敬贤,又递过身旁小桌上的烟叶袋子。马敬贤从袋子里掏出烟叶,塞进烟袋锅。牛大胆赶紧用火镰子、火石、纸媒子打着火,给马敬贤点着烟袋锅,这才说他爹让他来借三升麦子的事。

马敬贤皱着眉头:“你叔家的粮是天上掉下来的呀?老天爷一年就让咱收一回粮,你叔家的粮也不多。”牛大胆只好求着:“叔儿,这三升麦子我家急用,您就行行好,开开面儿吧。”

马敬贤抽了几口烟才说:“你爹能张嘴管我借粮,保准是碰上翻过不去的坎儿了。你牛家来我不能不给借,谁让咱两家热乎了几十年呢!”

两人来到粮仓门口,马敬贤让牛大胆在门口望着,他进去装麦子。马敬贤走进粮仓,望着满仓的麦子,摸摸这袋,又摸摸那袋。他打开一个麻袋,用手抄起一把黄澄澄的麦子,咂吧着嘴,拿出一个小口袋,又拿起一个加了外沿的升,挖出一升麦子,他握着升沿,把升里的麦子卷在升沿里一部分,然后晃着,摇着,把麦子倒进口袋里。就这样,他装好三升麦子,交给牛大胆。

牛大胆抱着三升麦子回到家,牛三鞭正躺在炕上,挺着大肚子哼唧,他这是吃荞麦皮窝窝头整的。早晨,为了和老驴子在黄河滩上较劲,牛三鞭怕空着肚子没有力气,就死命往肚子里塞荞麦皮窝窝头。结果闹得肚子胀成怀了八个月身孕的婆娘,咋也拉不下屎。牛大胆急忙用擀面杖擀老爹的大肚子。

牛三鞭看到儿子借到了麦子,让儿子赶紧给老驴子送去。牛大胆不急,要先擀老爹的肚子,边擀边问老爹现在最想吃啥。

牛三鞭说:“能吃上地瓜就好,那年地瓜丰收,顿顿地瓜管饱,放屁都是甜丝丝的。地瓜全身是宝,地瓜叶、地瓜秧也好吃,做的菜窝窝吃起来没够。可惜现在这个也吃不上了。”  牛大胆给老爹擀肚子,牛三鞭唠叨着:“爹对不住你啊,家穷得连虱子都不愿意呆,狗都不愿意来串门儿,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没娶上媳妇。屎憋着早晚要拉出来,话憋着早晚要倒出来,我最恨马大头那个老王八羔子。老鳖羔子一直瞧不起咱牛家,当年他对你爷爷说,你有孙子就叫穷八辈。如今你和灯儿要订亲了,以后成了亲,我有了孙子,就给他起名叫牛八碗!一天吃八大碗干饭!十天八十大碗,一百天八百大碗!我孙子能把马大头家的粮仓吃空了,连地皮儿都啃秃,非得把马大头的大脑袋气瘪不可!”说累了,牛三鞭催儿子赶紧把麦子送过去。

牛大胆背着粮袋往老驴子杨连地家走,好事临近的喜悦使他劲头十足。

老驴子坐在院里的石墩上修理断了头的连枷,板着脸,心里气鼓鼓的;灯儿娘掐麦秸辫子,屋里传来灯儿唱吕戏《王儿赶脚》的声音。老驴子心烦,高声喊着不让灯儿唱。

灯儿娘说:“孩子招你惹你了?有火朝我撒,生闷气伤身子!”老驴子扔了手里的连枷:“老天爷不帮我!灯儿一回家就猫屋里,不能出来干点活吗?”

灯儿娘说:“眼瞅着要出嫁了,在屋里绣花呢,准备嫁妆。闺女老大不小了,像她这么大的,孩子都炕沿高了,咱这是晚的。”老驴子叹气:“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又赶上年景不好,谁还顾得上婚嫁!”

说来说去,老驴子还是对牛三鞭有气,把闺女嫁给他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灯儿娘赶紧劝说,三升麦子的聘礼都定下来了,要是牛大胆拎着麦子来求亲,一定要应承下来。黄河边斗仗输给人家,要是反悔,十里八乡的叫人笑话!

老驴子拧着脖子:“我是说了不算的人吗?”灯儿娘笑着:“他牛三鞭是犟牛,你是犟驴,豁嘴子吃肉,谁也别说谁。”

老驴子还是要说牛三鞭。老驴子提起,牛三鞭年轻的时候就爱管闲事,那一年,菜包子马仁廉他爹遭土匪绑票,别人躲都来不及,可牛三鞭拍着肚皮夸下海口,要到土匪窝里去说事儿。他还吹牛说,上山三鞭子下来,土匪头子就得头缠裹腿布,两手扳后脑勺,敲锣打鼓把人送回来!他临走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口气啃了人家半只猪腿。结果票儿没赎回来,他自己也被土匪扣下。他媳妇为了赎他,把家产都贴上,败了家。后来牛三鞭是回来了,他媳妇一气之下跑了,再没回来。牛家不是过日子的主儿,不是消停的人。老驴子对牛三鞭的儿子牛有草也看不上眼,说那孩子从小胆子就忒大,好惹是非,所以才有“牛大胆”的外号,跟他爹一样,一块荒料。

灯儿拿着绣花撑子走过来,不乐意地说:“他爹是他爹,大胆是大胆,别那么说人家。”老驴子一瞪眼:“你这妮子,我一说老牛家人的不是,你就跟我急赤白脸的,还没过门就向着人家说话,也不怕笑话。”  “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才叫人家笑话呢。”灯儿说罢回屋里去了。老驴子说:“别的不讲了,三升麦子做聘礼,看老牛家的本事吧。”

正说呢,牛大胆背着粮袋站在门口喊婶子。灯儿娘高声大嗓地让牛大胆快进来。老驴子编着柳条筐没抬头。灯儿扔了绣花撑子,急忙趴在窗口朝外望。

牛大胆走到老驴子跟前低声说:“叔儿,我来了。”他把袋子放在老驴子面前,“这是我亲自到马大头家借的,看着他量的,三升麦子,丁点儿不差。”老驴子笑了笑:“你爹是啥人哪?蚊子腿上剔精肉,麻雀肚里刮肥油,雁过拔毛的主儿,麦子过了他的手,不掉分量才怪呢。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农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满堂//李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6709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425745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