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里芬斯塔尔(1902-2003)
内容
试读章节

在一个化装舞会上阿尔弗雷德认识了里芬斯塔尔的母亲贝尔塔·舍尔拉赫,两人陷入爱河。尽管他很喜欢戏剧,时常去剧院看戏,但在阿尔弗雷德的眼中,那些演员,尤其是女演员,不是风尘中人就是同性恋。这些偏见使得他的女儿里芬斯塔尔之后的从艺生涯充满了坎坷。

阿尔弗雷德生得高大威武,留着一头棕发,双眼湛蓝,对生活充满乐观和激情。但同时他性情也很执拗,一旦他的意愿遭到妻女反对,就会变得暴躁易怒。无论是他那些打猎、打保龄球或是打牌的朋友,还是家里的亲戚,都没有人敢顶撞他。不过,阿尔弗雷德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不少戏剧演出,他的音色非常出众,只是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女儿将来也会有同样的爱好。

里芬斯塔尔的母亲贝尔塔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她勤劳持家,并深切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但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贝尔塔注定只能成为丈夫的奴隶。她每天都因为家庭的琐事而忙得不可开交,不仅不能违反丈夫的决定,更无法遵从自己的意愿而生活。

里芬斯塔尔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原本是西普鲁士人,后来到东普鲁士,也就是现在波兰境内北部定居。后来波兰被俄国吞并后,里芬斯塔尔的外祖父毅然决然地反对加入俄国国籍。这位执拗而好脾气的老人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家底殷实。里芬斯塔尔的母亲贝尔塔是他的第十八个孩子。里芬斯塔尔的外祖父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时常陪小里芬斯塔尔一起玩,因此她也非常喜爱这位好脾气的外祖父。里芬斯塔尔的祖父母及祖先都是从勃兰登堡郊区搬过来的。祖父是一位手艺高超的钳工,他生有三儿一女。祖母是一个非常顾家的女人,性情温和,文静寡言。

里芬斯塔尔小时候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她总是坚持要父亲告诉自己天空中究竟有多少颗星星。在学校,里芬斯塔尔也会因为时常在课堂上突然提问扰乱上课秩序而得不到“品行”一栏的高分。里芬斯塔尔十分喜爱看童话小说,《三个核桃的故事》是她经常翻阅的童话之一,那个小女孩在森林里找到因脚伤流血而不能走路的老妇人的故事一直深深地铭刻在小里芬斯塔尔的脑海中。故事中的老妇人走了很远的路,走得把自己的鞋都磨破了,累得筋疲力尽无法站立起来。小女孩出于同情,用自己的衣服把老妇人流血的双脚包扎好。接着老妇人领着小女孩到了自己住的草屋里,给了小女孩三个核桃以示谢意。小女孩打开其中的一个核桃,看到了一块银色的精致的布料,小女孩轻轻碰了一下,顷刻间这块布就变成了一件月色般漂亮的连衣裙。另一个核桃里面也是一块布料,一眼看去就仿佛是用光束编织而成,如闪烁的星辰,耀眼无比。在她打开第三个核桃时,瞬间日光、月光、星光接踵而至,一一朝她射来……

这美丽的故事,让幼年的里芬斯塔尔对世间万物,尤其是星空和天体充满了向往和渴望。她时常在周末月圆的晚上独自爬上屋顶,遥望星空。在里芬斯塔尔的著名电影《蓝光》中,月亮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部传奇影片中,蓝光取材于透过水晶折射的月光。而在勃朗峰和尼罗河畔度过的那些缀满繁星的夜晚,也正是里芬斯塔尔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许多年后,将里芬斯塔尔引领到非洲的那一股神奇的力量则是一轮火红的太阳。由此可见,太阳、月亮以及满天繁星对里芬斯塔尔的事业来说,有着神奇的魔力,也许就是它们一步步将这个喜欢做梦的小女孩带人了艺术的殿堂。

小里芬斯塔尔不仅是个喜欢做梦的孩子,她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很多人还没有养成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只有少数人对此感兴趣,而小里芬斯塔尔就是其中之一。

P4-5

目录

第一章 梦想的魔力

第二章 充满冰雪的群山

第三章 拍摄纳粹的命运

第四章 她的奥林匹亚

第五章 法西斯的末日

第六章 毁灭与新生

第七章 非洲的青山

第八章 生命的收获

序言

被爱,被迫害,永不被忘记。

——莱妮·里芬斯塔尔

一部电影,因为“拍得太好”而遭封禁,这似乎难以置信。然而,它就真实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以磅礴的气势和蛊惑人心的力量震撼了整个电影界。一位美国导演看完这部影片后对盟军丧失信心,当晚上街买醉;电影学院不敢把这部影片一次放完,他们怕学生看后就会成为纳粹信徒!

《意志的胜利》无疑是纳粹的精神毒品,而它的拍摄者——莱妮·里芬斯塔尔,也因此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莱妮·里芬斯塔尔,被媒体称为“纳粹婊子”、“迷人的法西斯主义”、“堕落的电影女神”。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导演之一,也是纳粹德国最后一位活在世上的名人。为希特勒担任“御用导演”的经历,使她大半生都饱受非议。而她却说:“我为自己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而道歉……但我不能为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而道歉,它得了大奖。我的所有电影都曾获奖。”

如果了解这个女艺术家的一生,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惊。

里芬斯塔尔起初是个舞蹈演员,她21岁登台,当即被媒体捧为“千年一遇”的舞蹈家。在布拉格演出时,观众掌声雷动,她越跳越亢奋,竟跳坏了膝盖。

告别舞台后,里芬斯塔尔改做演员,主演高山电影。影片中那些陡峭的山岩全都由她亲自攀爬,她还因此爱上了徒手攀岩运动,业余时间征服了几乎全欧洲的白云岩山峰。

十部高山电影陆续面世,里芬斯塔尔以刚毅美丽的形象俘虏了众多观众,很快成为明星,被誉为“德国的嘉宝”。然而,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并未满足。1932年,她30岁,自编自导自演了她的第一部电影《蓝光》,一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奖。德国举国轰动,连希特勒也为她疯狂。

与希特勒合作后,里芬斯塔尔成了这个国家的宠儿。希特勒每次见到她都深情呼唤:“哦,我的完美德国女人!”《意志的胜利》拍摄期间,里芬斯塔尔拥有无限制的经费,100多人的摄制组,数台聚光灯,以及随时能把摄影师送上天空的巨大天梯。影片公映后,德国人热泪盈眶,连远在苏联的斯大林也深受震撼,向她发来贺信。

另一部获奖纪录片《奥林匹亚》,则是里芬斯塔尔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而拍摄的。这一次她带领200人的摄制组,拍摄了400公里长的母带,剪去那些不完美的镜头,浓缩成四个小时的精华。她扬言:“奥运会开14天就要结束,而我的电影至少要让人家看20年。”

纳粹倒台后,里芬斯塔尔饱受牢狱之灾,无法再做导演。是海明威的小说《非洲的青山》鼓舞了她,她改行做起摄影师,赶赴非洲拍摄黑人的风俗民情。完美主义情结将她又一次卷入风波:她只拍健美有力的年轻人,从不拍老人和孩子,结果被指为“法西斯审美品位”。

尽管愤愤不平,里芬斯塔尔仍然活跃。71岁时,她谎称自己只有51岁,开始深海潜水训练,去拍摄海底世界——他们总不能找出一条叫法西斯的鱼来;94岁时,她还到可可岛附近拍摄鲨鱼;97岁时,她去非洲拍片,直升机坠毁,她肋骨多处断裂并伤及肺部,但仍在100岁时拿出了美得令人窒息的纪录片《水下印象》。

这个强悍的女人活了101岁,她带着罪与美的双重标签,在争论声中被人们铭记。也许人们应该思考:在道德与艺术的天平上,是她欠时代一个道歉,还是时代欠她一个原谅?

内容推荐

当一个女人的名字与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的一生就不再平淡无奇,希特勒曾深情地将她唤作“我的完美德国女人”,让她做了他的御用摄影师,而她为他导演出了《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史上最蛊惑人心的纪录片。

战后,她被媒体称作“纳粹婊子”、“迷人的法西斯主义”、“堕落的电影女神”。她的艺术成就和她在第三帝国时期所扮演的不光彩的政治角色,使得她大半生都处在争议的旋涡之中。这个强悍的女人活到了103岁。她带着法西斯的印记,带着罪与美的双重标签,在争论声中被人们铭记。

她是谁?她就是由洛盾编著的这本《里芬斯塔尔(1902-2003)》的女主人公莱妮·里芬斯塔尔。本书讲述的就是她的人生故事。

编辑推荐

由洛盾编著的这本《里芬斯塔尔(1902-2003)》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文字讲述了著名女演员里芬斯塔尔澎湃、多样的生命经历与别样的艺术感悟,详细记录了她从名不见经传的舞蹈演员到被誉为“德国嘉宝”的电影明星的成长历程,内容丰富,旨在让读者从中得到指点与教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里芬斯塔尔(1902-200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洛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9259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4200506
中图分类号 K835.165.78=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