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香飘飘/时尚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这套书从社会时尚的角度,通过对人们一些流行,甚至比较前沿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描述,来呈现一个开放、多元、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当代中国形象。

中国如今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超过20万种,各个书城、书店的货架品种丰富、数量充足,无论读者需要的是经管类图书、旅游类图书,还是外国名著、儿童读物,或是传统文化读物、科普书籍,都会被琳琅满目的图书所包围。

内容推荐

近年来中国出版市场持续繁荣,出版行业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开拓市场。总的来说,相比于上世纪未的情形,现在的图书无论从品种、外观、内容还是读者构成等来看,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中国如今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超过20万种,各个书城、书店的货架品种丰富、数量充足,无论读者需要的是经管类图书、旅游类图书,还是外国名著、儿童读物,或是传统文化读物、科普书籍,都会被琳琅满目的图书所包围。

目录

书海无涯,各取所需

 现代传媒推动下的传统文化热

 青春写作正当道

 儿童是上帝

 实用的就是受欢迎的

 从网络走来的图书

他们给纸张以生命

 转型中的出版社

 民营书商在崛起

 开放的作者队伍

 打造“最美的书”

引进与输出

 图书博览会风景

 引进图书带来奇迹

 中国图书走出去

越来越绚丽的书店风景

 从新华书店到大型书城

 民营特色书店

 特价书市红火

 网上书店已成气候

书香飘飘

 形形色色的读书人

 书香浓浓的图书馆

 藏书与书房

试读章节

现代传媒推动下的传统文化热

2006年末的一天,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外面,成百上千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明情况的行人,可能误以为自己看到的场面是某位娱乐明星的观众见面会。可是仔细看就会发现,排队的人中有很多中老年人,另外还有坐着轮椅的人士。其实,这是一场作者签名售书的活动,这么多人都是为了得到《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教授的签名而来。签售活动持续了9个小时之久,据称一共签售出12600本。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不过,几个月后这个纪录就被于丹本人打破,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的《于丹(庄子)心得》的新书签售活动持续到晚上9点左右,10个小时共签售15060本书。

短短半年时问之内,于丹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于丹(论语)心得》销售超过300万册,《于丹(庄子>心得》也销出了上百万册。这位中国时下走红的畅销书作者声称,她受欢迎应归功于传统文化经典与传媒的结合。于丹并不是唯一因为写作传统文化读物而受到欢迎的作者,与她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等人。目睹阎崇年新书《清宫疑案正解》发布现场的人,也很容易以为这是娱乐明星的见面会,不仅有人献花,甚至还有女画家特地从河南赶来向他赠送国画。

而在于丹之前,易中天被认为是最走红的明星式作者,根据他的电视讲座写成的《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尚未问世就获得令人瞠目的印数和版税。一时之间,易中天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人物。

易中天也曾多次制造签售神话。同样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的《易中天品三国》(下)一书的签售活动,有的读者凌晨4点多就赶来排队。早来的读者中有一位大学生,去年在北京图书大厦的签售现场没有见到易中天,因此这次和两位朋友早早来到现场排队,志在必得。易中天在6个半小时里签出了7280册书后,因“身体吃不消”而不得不离场。也就是说,平均3.21秒他就签售出一册。

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等人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曾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做电视讲座,并因而获得巨大的知名度。五年之前,这个节目的收视率几乎为零,2004年3月阎崇年被邀请去录制讲座节目时,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节目。但由于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传统文化讲摩,如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已攀升至中央电视台的第二位,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现在很多学者、教授希望能够到该节目中主讲。在2006年12月号《当代中国画报》中,“百家讲坛”栏目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新闻事件。评委会对“百家讲坛”的推介词是:“民众文化需求的增强,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结果。学者通过电视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

在走上“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等人知名度有限,普通读者更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但在电视讲座中露面之后,他们纷纷成为文化名人。易中天、于丹等人都强调,他们的成功源于经典的力量,但也表示,现代传媒手段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对传播学有深入研究的于丹说:“经典是经得起不断被重读的,在传播中完成解读,在解读中实现价值。”观察一下易中天的成名经过,不难发现,正是借助电视这个平台,他独具个人特色的讲演方式才赢得无数拥趸。他讲述的是传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是通过他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严肃的历史被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因而获得大众青睐。虽然也有不少人对易中天、于丹等人“学者明星化”表示异议,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学术明星”的电视讲座和通俗易懂的图书,重新唤起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百家讲坛”主讲们的讲稿变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书出版之后,都成为发行数十万册、甚至数百万册的畅销书,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在网络上,“百家讲坛”和它的明星般的主讲人也是人气极高的话题。可以说,这是…波由现代传媒推动产生的传统文化出版热。

在“百家讲坛”推出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带动下,中国新近出版的图书中传统文化类成为主流。很多图书部是以通俗的方式解说中国历史,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叨朝历代都成为解说对象。此外,解说传统文化典籍的著作也不在少数,《论语》、《庄子》之外,《老子》、《易经》等也成为热门的谈论对象。但是,行内人士和渎者也发现,这些新书质量良莠不齐,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有关人士认为,能被读者记住的,将足那些既忠于史实或原著,又写得通俗、生动的图书。P10-13

序言

跟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看电视和上同已成为中国人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图书、报刊曾经承担这种功能。如今,在电视和网络这两大强势传媒的挤压下,纸质出版物的魅力减退,读书似乎成了一件需要加以保护的事情。最近,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首次跌破50%;全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5%左右:多数学生没有享受到阅读之乐,反倒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向全国政协会议第五次提案,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以扭转这种态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聂震宁对此提议加以呼应,并建议把每年4月22日确定为“国家读书节”,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相连接,以鼓励人们更多地阅读。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网上的阋读也统计在内的话,那么人们的实际阅读量应该还是在增长。更准确的描述也许是:现在,人们对经典作品的精读确实减少了,而以娱乐、消遣、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快餐式阅读”则在增加;读书不再被看得那么郑重其事,而走向浅显化、休闲化。电视、网上的阅读和传统的读书不能互相取代,但也不必将它们视为势不两立,它们完全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在中国,可以用最近兴起的传统文化读物热为例。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的一档节目“百家讲坛”。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请专家、学者在电视节目中谈论中国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一些在电视节目中受欢迎的讲稿被整理成书迅速出版,并获得可观的发行量,其中《于丹(论语)心得》更是卖掉了惊人的数百万册。反过来,网上流行的很多电子书,其内容也仍然来自纸质出版物,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出版市场持续繁荣,出版行业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开拓市场。总的来说,相比于上世纪未的情形,现在的图书无论从品种、外观、内容还是读者构成等来看,都取得了很大发展。据国家新闻出版忌署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由14.3万种增长到23.4万种,图书年印数由62.7亿册增长到64.1亿册。图书品种增长的同时,单本书的平均印数则减少了。与此正好相反的是,从2000年到2006年,报纸由2000多种减少到1938种,印数则由329亿份增长到424亿多份。与此同时,期刊品种由8725种增长到9468种。此外,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已初步形成,全国目前已有手机报刊300余种,网络报纸1000余种,网络期刊超过2万种,网络数据库经营企业约10家。

截止到2006年,中国拥有图书出版单位573家,报刊社11406家,音像出版单位339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198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5.9万家,出版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每年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根据新闻出版业的“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新闻出版业将按如下思路发展:一,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要开发、扩大农村出版物市场,以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消费费需求;二,从主要依赖数量、规模增长的粗放模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三,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四,立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数字出版。

据预期,到2010年,中国将实现每百万人均年拥有图书192种,人均年消费图书5.3册,期刊2.4册,每千人拥有日报90份,报纸普及率每户平均0.3份。全国发行网点预期达到18万个,具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具有出版物,}比发权的企业达到9000家;印刷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4400亿元。无论是对图书、报刊的生产还是消费而言,这都将是一个诱人的前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香飘飘/时尚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郁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11375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9.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5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