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冯志远(我有一寸爱)
内容
试读章节

1

一片黑暗。

岁着镜头的推移,一副普通的墨镜轮廓渐渐显现。

墨镜后面,是一张清瘦的脸。

这张近乎无肉的脸庞,不满了沧桑。2

这是一间洒满阳光的房间。

房间里,窗明几净。

靠窗前有一张书桌。书桌后面,是一张轮椅。

戴墨镜的老人,坐在轮椅上。

几声乌鸣传了进来,老人把脸侧向了窗外。3

这是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家属区的一座普通单元楼房。

集团公司摩天大楼的标志,清晰可见。

窗外,绿树掩映。

一只小乌,在枝头自由地歌唱。4

书桌上,摆放着贯穿老人一生的道具:旅行包、二胡、收音机、放大镜、盲杖、沙漏等。

老人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入睡。

老人的脸庞,一半在阳光里,一半在暗影里。

(幻觉:一阵火车的汽笛声)

老人的脸庞轻微地抖动了一下。

老人的身体稍稍前倾,伸出了双手,熟练地摸索起书桌上的道具来。

推出字幕:冯志远七十六岁长春市双阳县人现寄居在长春一汽集团他的妹妹冯宝珍家养病

老人的手,打开了收音机的旋钮:

播音员深情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面播送新华社通讯《塞上红烛——记支边教师冯志远扎根宁夏四十三年教书育人的动人事迹》。

(闪回一组冯志远与学生在一起的镜头)

播音员:1953年,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市南中学,后来又被调到上海第一速成师范学校。在市南中学,他遇见了活泼开朗的马毓仁老师。1957年,他们结婚了。在上海,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一年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请求上海抽调人员,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冯志远老人的脸庞特写镜头)

播音员:冯志远作为上海市支宁文教大队500多人中的一员,怀着满腔的青春热血,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踏上了西去的列车。5

汽车轰鸣。

列车在广阔的原野上飞驰。

推出片名。6

车厢里。

人声喧闹。一股青春的激情在车厢里弥漫着。

有的人在高谈阔论。

有的人在放声歌唱。

有的人在吟诵诗歌。

有的人在倚窗静坐。7

列车驶过中原大地。

车轮飞转,汽笛声声。

田野里,红旗招展。

正在劳动的农民,直起腰来,对着飞驰而过的列车,行注目礼。  一群光屁股的儿童,追着列车奔跑,大声喊叫着。8

车厢里,角落处。

冯志远看着窗外的风景,脸上闪过一丝笑容。他从窗外收回视线,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当他再次睁开目艮晴时,便站起身来,从行李架上,取下一只布袋。

冯志远打开布袋,里面是一只精致的琴盒。

冯志远打开琴盒,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二胡。

冯志远用手轻轻地拂拭了一下琴弦。9

车厢里。

冯志远操起弓,想拉一支曲子,但是,他迟疑了一下,又把琴收了起来。

林老师端着一杯茶水,走了过来。

林老师是冯志远的同事,这次也报名参加了上海文教大队。

林老师一见他,就大声嚷嚷起来:志远,我一上车就到处找你,原来你躲到这儿来啦。

冯志远笑了笑,没有吱声。

林老师继续说道:咱们学校的老师都在八号车厢,大家找不见你,还以为你被新娘子绊住了腿,不来了呢。

冯志远说:我爱人是支持我的。你看,这把二胡就是她给我买的。

林老师小声问道:志远,咱俩是朋友,说句心里话,嫂夫人真舍得你走?

冯志远脸色一变:林老9币,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也怀疑我支援边疆建设的真诚?

林老师说:哎,你别急嘛。我相信,你冯志远做事情,那是说得出,做得到。

冯志远脸色缓和下来:林老师,其实,我和你们,说起来有点不同的。

林老师问:怎么不同?

冯志远说:你们毕竟没有成家,走到哪里都是无牵挂的。

林老师把手一拍腿:喔呦,志远,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呀。成了家,无论走多远,只是个思念。可我的女朋友在上海,这一别,不知哪年才能再见面。我们是除了思念,还多了一份担忧。

冯志远不解地:担忧什么?

林老师:担忧她把我甩了呀。你想想,我们只是谈谈朋友,搞搞拍拖,又没领结婚证的,不受法律保护。

冯志远:可是,想到那些边远地区的孩子们需要老师,我认为我们的选择还是很有意义的。你说呢?

林老师赞同道:那当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知识,是光荣的,也是伟大的。

车厢里,又响起了歌声: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冯志远与林老师受了感染,跟着唱起来。10

银川街道。

黄土铺成的路面,坑坑洼洼的。

两旁是低矮破旧的土坯平房。

街道边,两排干枯的树枝,在寒风中发出呼哨的声响。

一阵风吹过来,尘土飞扬。

冯志远与林老师,在游览市容。

林老师一边走,一边四下里张望。

冯志远问:林老师,你不好好地走路,东张西望地,找什么呢?

林老师说:我找楼房呢!  冯志远奇怪地:找楼房干什么?

林老师叹了口气:志远,真没想到,一个自治区的首府,竟然连栋楼房也没有,简直连南方的小镇子也不如的。

冯志远不以为然地:有没有楼房,真的那么重要Ⅱ马?

林老师认真地:重要,太重要啦。楼房代表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毛主席说,要用十五年的时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一个省会城市,如果连一栋楼房都没有,还怎么赶超?

冯志远:所以,上级才号召大家支援边疆建设呀。就是盖楼房,也要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伟大的理想。

林老师使劲地甩了甩手:不说那么远的事了。志远,你听到分配的消息了吗?

冯志远摇了摇头:没有。

林老师:那,你是想留在银川教书呢,还是到基层?

冯志远笑了笑:这个,我还没有想过,听从组织分配吧。你呢?

林老师:说心里话,我是想留在银川工作。不管怎么说,这儿是自治区的首府。可是,话又说回来,上海阿拉都不呆了,呆在银川又有什么意思?所以,我只有两个字,就是下去!下去!下去!再下去!一直下到基层去!P3-12

目录

冯志远的诗

电影脚本

编剧札记

导演手记

拍摄花絮

影片主题歌

序言

冯志远先生是我区教育战线一个杰出的代表,是广大人民教师的楷模。

冯志远先生响应党的号召,扎根西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四十三年如一日,克服种种困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用自己的深厚知识辛勤哺育着宁夏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直至双目失明、瘫痪在床,还时时惦记着他的学生,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育得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志远先生的事迹家喻户晓,感动着塞上山川、白山黑水、黄浦江畔直至全中匡I千千万万的人们。广大人民群众对冯志远先生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敬重。2005年,冯志远先生成为“第二届中国老年新闻人物”“感动宁夏风云人物”“感动吉林人物”,这是对他最厚重的回报。

冯志远先生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对学习宣传冯志远先生的先进事迹提出要求,深切关怀冯志远先生的治疗和生活。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帮助解决冯志远先生的实际困难,在全区开展学习冯志远先生先进事

迹活动。为学习好、宣传好冯志远先生的感人事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宁夏电影制片厂将冯志远先生的事迹拍摄成电影《冯志远》,影片已被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列为2007年度重点影片。配合电影公映,宁夏人民出版社根据电影脚本、电影剧照等资料,出版发行《冯志远》一书。这两部作品,内容翔实,真实反映了冯志远先生的感人事迹,是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奉献精神、激发革命激情的好教材。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激励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冯志远先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新时期的一笔宝贵财富。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要以冯志远先生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革命情操,坚持艰苦奋斗、务实苦干,争创一流业绩,争作更大的贡献。希望广大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冯志远先生忠诚执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崇高精神,以他为榜样,勤奋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陈建国

2007年7月6日

内容推荐

冯志远,一个感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感动了整个中国人民教师。自1958年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闭塞的宁夏农村支教,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3年。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长期的用眼过敏,加上没时间治病,冯志远不幸在一次讲课中双目失明,即使这样,他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

如今,根据冯志远的事迹改编的故事片《冯志远》,已由宁夏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联合摄制完成。本书既是一本精美的电影图册,更是第一部集中展现冯志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风貌的书籍。

编辑推荐

有一种人格叫做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做无悔人生,有一种情怀叫做鞠躬尽瘁!把“师魂”渗透在教学工作的细节中,把希望与梦想寄托在教书育人中,在艰苦的环境中体验普通老师的伟大情怀,在坚守的信念中展示人性的坚韧、美丽与光辉!

冯志远在宁夏工作生活了43年,教授学生一万多名,因积劳成疾而双目失明。该书以影片《冯志远》的电影脚本为主体,加入编剧札记、导演手记、拍摄花絮、冯志远的诗等内容,并配有剧照及冯志远生活照。他不是明星,却以罕见的所为让人叹服;他不是英雄,却用自己的执著打动着你我;也许他的力量微薄,却让千万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在泪湿双眼后重新思考良知的分量;也许他只是坚持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价值和道德取向,召唤着更多人为共同营造和谐而奉献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冯志远(我有一寸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越//洪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5213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