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略决定成败--现代领导者战略思维与运用
内容
编辑推荐

战略思维,作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辩证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本书在吸取人类思想史战略智慧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现代科学的成果,并结合现代领导工作实际,对战略思维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梳理和阐述。

内容推荐

战略思维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是近些年来哲学、战略学以及领导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书运用哲学、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成果,并结合现代领导工作实际,对战略思维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梳理和阐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引言 领导者为什么必须战略思维

一 领导者与战略思维/1

(一)把握全局,从战略高度认识问题/2

(二)认识规律,提高理论思维水平/4

(三)更新观念,变革领导思维方式/8

(四)崇尚实践,以求实精神开拓创新/13

二 战略思维是世情、国情和党情的要求/15

(一)善于战略思维是对新的历史环境的战略

回应/15

(二)善于战略思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促进

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17

(三)善于战略思维是新时期对各级领导干部

的新要求/19

(四)善于战略思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的重要方面/21

三 战略思维能力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22

(一)战略思维能力现状分析/22

(二)制约领导干部战略思维发挥的主要因素/27

(三)提高科学执政素质/38

第一章 战略思维的基本理论

 一 大战略的源流——从军事战略说起/41

(一)中国战略思想/42

(二)西方战略思想/50

(三)现代大战略思想/56

 二 战略思维及其特点/59

(一)什么是战略思维/59

(二)战略思维的特点/71

 三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81

(一)必须把全局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与落脚点/81

(二)必须紧紧抓住全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中心

任务/86

(三)必须善于发现和解决制约全局发展的薄弱

环节/88

(四)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事物发展中的难得机遇/91

第二章 战略思维的价值取向

 一 面向时代/96

(一)科技进步与战略思维的互动效应/97

(二)经济全球化与战略思维的必要性/99

(三)领导体制的横向分工与战略思维功能的强化/101

(四)管理体制的纵向分层与战略思维地位的提升/103

 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4

(一)实践是战略思维的基础和源泉/105

(二)战略思维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106

(三)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路选择/109

 三 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115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思想/115

(二)国家利益是战略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5

(三)国家利益是国际战略思维的核心/129

(四)国家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定亲疏/135

四 战略与策略是党的生命线/141

(一)战略与策略正确与否,关系党的事业成败/142

(二)制定正确战略与策略的路径选择/149

(三)科学民主决策是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重

要条件/161

(四)增强战略策略观念,提高运用战略策略能力/170

第三章 战略思维系统论

 一 系统思想与系统性思维/182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182

(二)系统要素与系统联系/188

(三)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189

(四)系统性思维/193

 二 系统性思维的主要特点/197

(一)全方位整体性/197

(二)多层次结构性/202

(三)差异协同性/203

(四)系统核心性/205

(五)无限开放性/208

(六)系统综合性/209

 三 系统整体性思维方法/210

(一)处理好整体与要素的关系/211

(二)处理好系统目标与子系统目标的关系/212

(三)处理好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关系/215

 四 系统联系性思维方法/217

(一)系统层次性联系/218

(二)系统因果性联系/222

(三)系统与环境的联系/227

 五 系统动态性思维方法/229

(一)重视收集信息情报/230

(二)面向未来,注重预见/233

(三)保持领导活动充分的弹性/234

(四)注意多方面工作在时间上的配合/238

(五)注意利用各种有利时机/238

第四章 战略思维开放论

 一 开放性思维的多视角解读/240

(一)事物的开放性决定思维的开放性/240

(二)开放性思维是大系统思维/244

(三)开放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247

(四)开放性思维是鸟瞰式思维/251

 二 世界的开放性与开放性思维的确立/253

(一)开放的世界的形成/253

(二)开放的世界需要开放性思维/257

 三 开放性思维是历史的启示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60

(一)现代化不能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260

(二)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衰败/263

(三)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66

 四 开放性思维与我国的对外开放/268

(一)全方位开放/269

(二)多形式、多层次开放/273

(三)宽领域开放/278

(四)遵循认识规律,推动对外开放不断深入/281

第五章 战略思维创新论

 一 创新性思维是现代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286

(一)创新性思维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支撑点/287

(二)创新思维必须是主体自觉的思维活动/288

(三)创新性思维能够实现信息量的增值/290

(四)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创新性思维/291

(五)创新性思维是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突破口/293

 二 领导工作的创新性与创新性思维/294

(一)领导工作中创新性的涵义/294

(二)创新性的实现与创新性思维的依存关系/298

 三 创新性思维的要义及特征/300

(一)创新性思维的基本要义/300

(二)领导者创新性思维的特征/303

 四 创新性思维的基本要求/314

(一)独立性/314

(二)求异求新性/316

(三)跃迁性/318

(四)实践性/320

 五 创新性思维集中体现在领导决策中/322

(一)充分认识领导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323

(二)领导决策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324

 六 在领导活动中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326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的前提/326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的基础/330

(三)领导者素质全面提升是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的保证/332

第六章 战略思维预见论

一 领导工作的预见性与预见性思维/336

(一)战略预见是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337

(二)重视预见,面向未来/340

二 领导者预见性思维的依据、内容及特征/342

(一)预见性思维的哲学基础/343

(二)预见性思维的主要内容/347

(三)预见性思维的基本特征/350

三 预见性思维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361

(一)战略预见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和前提/361

(二)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规划未来/363

(三)思维方式科学化有助于领导决策科学化/369

四 在领导活动中提高预见性思维能力/372

(一)树立过去、现在、未来相统一的系统未来观/372

(二)通过实践描绘未来理想蓝图/378

(三)提高主体的预见思维能力/382

第七章 战略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一 重视战略思维的训练/385

 二 营造培养战略思维的环境/388

 三 加大战略思维培训和研究力度/390

主要参考书目/392

后记/396

试读章节

(三)更新观念,变革领导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指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活动模式和活动过程,它所规范的是思维活动的程序和步骤。思维方式从哲学上讲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就其功能来说,它具有主体把握客体的认识功能和主体通向客体的实践功能,展现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水平、深度和广度。一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但由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也导致了领导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凝固性和单一性。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更新领导观念,变革思维方式。

首先,从封闭走向开放。领导者有无世界眼光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和俄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名彪史册的皇帝,一个是中国的康熙,一个是俄国的彼得。两个人具有极为相似之处:两个人同为少年登基,同样博学勤政。然而,两个人对后世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就在于世界眼光方面有差距。彼得大帝看到了落后的俄国与先进西欧的差距,搞改革开放,使落后的俄国与先进发达的世界对接起来,使落后的俄国与先进的欧洲工商业沟通血脉,摆脱了落后的局面。而康熙大帝则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沉湎于大清帝国的“繁荣”之中。重新下达了禁海令,闭关锁国。一度开启的帝国大门,又被他轰然关上,既关上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也使康乾盛世变成了落日的辉煌。

封闭思维是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小生产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生产规模狭小,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导致领导思维方式的狭隘和封闭。其特点:一是封闭性;二是保守性;三是片面性。开放思维是指领导者大脑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处于扩散状态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一是广阔性。开放性思维既注重事物内部联系,又注重事物的外部联系;既注重纵向比较,又注重横向比较。纵横交错,因而视野广阔。二是变动性。开放性思维不是静止的、僵化保守的,而是随着事物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能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预见性。能从已知推断未知,从现实把握未来。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领导思维方式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既看到内部条件,又看到外部环境;既看到国内,又看到国外;既看到过去,又看到现在与未来。

其次,从静态走向动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环境变化很小,使领导者逐渐形成一种静态思维的习惯。所谓静态思维是以程序性、重复性为自己的思维特色,它要求思维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达到固定的思维成果。整个思维过程可以重复、再现,周而复始。其特点是凝固性、单一性和经验性。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一日千里,真正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显然,单一的静态思维方式远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领导思维必须从静态走向动态。所谓动态思维是一种追踪事物变化的思维,它是一种运动的、调整的、不断择优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思维要根据事物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以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其特点是流动性、开放性、整体性、建构性和选优性。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必须从静态走向动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掌握决策的主动权。

第三,从单维走向多维。小生产社会里,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领导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因而领导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而现代社会,变化节奏快,活动范围广,牵涉内容多,单维思维方式已远远不能驾驭这种复杂的局面,领导思维方式必须从一维走向多维。所谓单维思维,就是领导思维主体从某一方面或遵循某一固定的思维指向,来透视或把握领导思维客体的过程。其特点是片面性、直线性和教条性。所谓多向思维,是指领导思维主体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思考过程。其特点是多向性、多层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为了驾驭社会化大生产的复杂局面,领导思维方式必须从单维走向多维:既要有经验思维,又要有理论思维;既要有正向思维,又要有逆向思维;既要有线性思维,又要有立体思维;既要有求同思维,又要有求异思维;既要有发散思维,又要有聚合思维;既要有形象思维,又要有抽象思维;既要有逻辑思维,又要有灵感思维,如此等等。这样,才能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从现实走向虚拟。当今时代,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正崛起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由于思维方式的嬗变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因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每一时代主导性的思维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传统的实践观是以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为基础的,物质性活动又以生产劳动为主,物质性活动体现了人与物质的交换过程,物质性活动成为实践的基础和内核。人的生活、生存是建立在自然物质世界基础之上的。

P8-11

后记

战略思维,作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辩证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2000年中共中央10号文件对干部教育的内容作出了新的部署,强调干部教育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以加强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党性修养为基本内容,即“一个中心,四句话”的教学布局。把“战略思维”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这是我们党立足于国际国内大局,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和中国的新发展,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多掌握一些国际问题的基本知识,多了解一些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善于进行战略思维。要切实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显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把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作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界和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加强对战略思维的学习和研究,以适应新形势下领导工作的新要求。

战略思维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是近些年来哲学、战略学以及领导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配合干部教育的需要,由个别党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学者出版了少量的这方面的著作,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提炼、概括和阐发还相当薄弱。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偏于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战略问题的研究,如经济战略、政治战略、文化战略、人才战略、军事战略、外交战略、国际战略等等,而关于战略思维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只有很少一些零碎的文章偶见诸于报刊,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力图在吸取人类思想史战略智慧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成果,并结合现代领导工作实际,对战略思维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梳理和阐述。

在本书写作中,关于战略思维研究的有关专家学者:杨春贵教授、庞元正教授、董德刚教授、韩庆祥教授、刘建能教授、段培君教授、李建华教授、杨信礼教授等,以不同的方式给予过支持和帮助。此外,本书在写作中吸收和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值此本书出版之际,深表谢意!

关于战略思维的研究,是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干部培训和领导实践中的前沿课题,有许多瑰宝等待人们去挖掘。在这方面,本书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而任何探索又常常伴随着不成熟甚至某些错误。本书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 者

2007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略决定成败--现代领导者战略思维与运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屠春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37554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2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3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