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聚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从他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三大关系演变中揭示其成长。选取父亲为研究对象,用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斯蒂芬是如何从父亲这一权威形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这一主题的。
图书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聚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从他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三大关系演变中揭示其成长。选取父亲为研究对象,用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斯蒂芬是如何从父亲这一权威形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这一主题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情节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完全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反映出来的。主人公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祖国、家庭、恋爱等都有源于而又反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看法,基本上是作者青年时期的自我写照。 试读章节 查尔斯大叔抽的那种黑色的板烟,实在让人受不了,最后,他的侄子建议他每天早晨带着一袋烟到花园尽头那间小屋里去享受吧。 ——好极了,西蒙。一点问题没有,西蒙,那老人安详地说,你愿意我到哪儿去抽烟都行。那间小屋就非常好:那会对我更卫生得多。 ——要我的命,我也没法知道,迪达勒斯先生坦白地说,你怎么能抽这种臭不可闻的可怕的烟草,这简直像铳药一样,天知道。 ——这烟的味道可非常好,西蒙,那老人回答说。清凉,而且非常提神。 于是,每夫早晨,查尔斯大叔在给他的黑头发擦过头油,精心梳理一番,刷过牙,并戴上他那顶高帽子之后,就必定到那间小屋里去。他在那里抽烟的时候,从门外望去只能看到他那高帽子的边沿和他的烟斗的烟袋锅。他把这间发着臭味的、他和家里的猫和一些农具分享的房子叫作他的小棚子,有时还拿它当作他的共鸣箱,因为每天早晨他都要兴高采烈地唱他最喜欢唱的那几支歌:《哦,请为我搭一间小屋》或者《蓝色的眼睛和金色的头发》或者《布拉尼的小树林)),而让烟斗上的蓝灰色的青烟袅袅上升,在清新的空气中飘散。 在布莱克罗克居住的那个夏天,开头一段时间,查尔斯大叔经常和斯蒂芬在一起。查尔斯大叔是个身体强健的老人,皮肤黝黑,粗糙的脸上长着白胡须。平常日子他总在卡里斯福特大街他们的住处和经常跟他们家打交道的大街上的几家商店之间跑腿。斯蒂芬很喜欢跟他一块儿到处跑,因为查尔斯大叔常常会毫不吝惜地把商店柜台外面敞开的匣子和木桶里的东西大把大把地抓了塞给他。他可能会抓一大把还带着锯末的葡萄或者三四个美国苹果慷慨地塞在他这个侄孙的手里,而店铺的店员也只好尴尬地笑笑了事。有时,在斯蒂芬假装不肯接受的时候,他就会皱着眉头说: ——拿着吧,小少爷,你听见了吗,小少爷?这些东西对你的肠胃会有好处的。 在商店店员看过订货单之后,他们俩就会一块儿上公园去,在那里斯蒂芬的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迈克·弗林准会坐在一条板凳上等待着他们。然后,斯蒂芬就开始绕着公园跑圈儿。这时迈克·弗林便站在靠近车站的门边,手里拿着一块表,看着斯蒂芬按照迈克·弗林所喜欢的姿势在跑道上跑着:高高地昂着头,膝盖也提得很高,两手直挺挺地放在身体两边。在早晨的这一段训练过去之后,这位教练就会对他的跑步作一番评论,有时还穿着他那双破旧的蓝帆布鞋蹒跚地跑几步作为示范。一群感到惊异的小孩和保姆可能会围过来看着他,甚至在他和查尔斯大叔已经重新坐下来谈论体育和政治问题的时候,他们还迟迟不肯离去。虽然,他听父亲说,迈克·弗林曾经训练过许多现代赛跑能手,可是每当他低头用细长的脏手指卷香烟的时候,斯蒂芬总禁不住要看一看他这位教练满是皱纹和胡子茬儿的脸,有时更带着几分怜悯的心情看着他那双温和的没有神采的蓝眼睛。这双眼睛有时会忽然离开手上的工作猛地抬起来失神地向远处的蓝天望去,而他的发肿的长手指这时也就不再继续卷烟,却让那些松散的烟丝重新撤回到烟口袋里。 在回家的路上,查尔斯大叔常常要到教堂里去看看,因为圣水池太高,斯蒂芬自己够不着,那老人常会把自己的手伸到水池里去,然后轻快地把圣水洒在斯蒂芬的衣服上和门廊前的地上。在祷告的时候,他总跪在一方红手绢上,喘着气,看着那本书角已被翻黑的祷告书大声朗读,那本书的下角都重印着下一面书上的第一个字。斯蒂芬虽没有他那样虔诚,却也满怀敬意跪在他的身旁。他常常纳闷儿,他的这位叔祖究竟为了什么事那样认真祷告。也许他是在为陷身炼狱的灵魂祷告,或者是要求得一个幸福的死亡,再或者也许他是在乞求上帝赐给他一部分他在科克港挥霍掉的那一大笔财产。 每逢星期天,斯蒂芬和他父亲,以及他的这位叔祖常常一块儿出去做健身散步。那老人尽管脚上有鸡眼却非常健步,常常能一气步行十或十二英里。斯蒂洛根那个小村子是他们走的那条路上的一个分岔口,在这里他们或者向左走向都柏林的山区,或者沿着戈特斯汤路走到丹卓姆,然后,再从桑迪福德回家去。在路上走着,或者站在路旁某一个阴暗的酒店前的时候,他的父辈们常常谈一些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爱尔兰政治、芒斯特以及他们家过去的典故等等,对所有这一切斯蒂芬都十分感兴趣地倾听着,有些他不理解的话,他总一遍又一遍自己重复念着,直到他能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通过那些谈话,他开始对他周围的现实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自己也必须去参与现实世界的那种生活的时间似乎很快就要来临了,因此,他现在正暗暗准备着,准备接受他感到早晚会落到他身上的重大责任,虽然对那种责任的性质,他现在还仅能模糊地理解。 晚上的时间总是他自己支配的。他常常读着一本破烂的《基度山伯爵》的英译本。他在孩提时代不管听到或者遇到什么可怕的不合情理的事,那个怀着阴暗心情的复仇者的形象总会鲜明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夜晚他在客厅的桌上用一些印花纸、纸花和颜色纸,还用一些包装巧克力的金银纸,搭起一个岛上的奇异的岩洞。而最后由于感到这些东西毫无意义又全部给扯碎的时候,他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马赛、阳光下的藤蔓和美茜蒂丝的鲜明形象。 P54-56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小说是用英语写成的近代名作。 ——[日]野口米次郎 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琢磨得那么透。 ——[瑞士]荣格 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给我们的乐趣有增无减。他表现出了最伟大的作家才有的经久耐读的特点。 ——[美]理查德·艾尔曼 我们的兴趣由他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以及“都柏林地理、人文的种种细节,他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都柏林”。 ——[英]艾略特 每次我写作的时候,甚至在写最具学术色彩的著作时,乔伊斯的幽灵总是浮现出来。 ——[法]德里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
译者 | 黄雨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46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4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