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补益方剂(传统方剂的家庭应用)
内容
编辑推荐

补益方剂是中医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说来,补益方剂就是由补益药物组成的,能够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亏虚,可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换言之,它是一种对人体脏腑具有补养作用,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药物组合。人们通过服用此类药方,能够达到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力以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书不仅为读者系统地介绍了方剂的基本知识。还遴选了一些补益方剂的名方,以供大家进行选择使用。希望通过本书的介绍,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了解补益方剂。同时希望本书也能够成为读者朋友们保健、延年的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补益方剂也超越了最初治疗疾病的用途。被越来越多的人以日常保健的形式所运用。

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本书对补益方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筛选与整理。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为大家介绍了方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医学与方剂学的基本概念,方剂的组成原则,以及煎煮中药的要求和服药方法。后面的8章,作者精心挑选了100余首古方、名方,并且按照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

虽然补益方剂最初只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种,但是作者结合了现代人的身体状况,将安神方剂、益胃方剂及固涩方剂也列入其中。并对每一个方剂中的每一味药,从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方便读者进行合理用药,这也是本书的特点所在。

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对补益方剂有一个新的认识,并用之于生活当中以达到保健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目录

第1章 墓奉知识

 一、中药方剂与方剂学

 二、方剂与常用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四、补益方剂的概念

 五、方剂的组成原则

 六、方剂的组成变化

 七、常用剂型

 八、煎药的要求

 九、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第2章 补气方剂

 一、四君子汤

 二、六君子汤

 三、香砂六君子汤

 四、保元汤

 五、异功散

 六、参苓白术散

 七、七味白术散

 八、补中益气汤

 九、举元煎

 十、升陷汤

 十一、生脉散

 十二、人参蛤蚧散

 十三、人参胡桃汤

第3章 募血方剂

 一、四物汤

 二、桃红四物汤

 三、圣愈汤

 四、当归补血汤

 五、归脾汤

 六、炙甘草汤

 七、加减复脉汤

 八、当归散

 九、补肝汤

 十、通乳丹

 十一、大营煎

第4章 气血双补方剂

 一、八珍汤

 二、十全大补汤

 三、人参养荣汤

 四、泰山磐石散

 五、固本止崩汤

 六、薯蓣丸

 七、胎元饮

 八、大补元煎

 九、乌鸡白凤丸

第5章 壮阳方剂

 一、肾气丸

 二、济生肾气丸

 三、十补丸

 四、右归丸

 五、右归饮

 六、五子衍宗丸

 七、苁蓉菟丝子丸

 八、青娥丸

 九、斑龙丸

 十、桂枝龙骨牡蛎汤

 十一、龟龄集丹

 十二、益寿地仙丹

第6章 滋阴方剂

 一、六味地黄丸

 二、知柏地黄丸

 三、麦味地黄丸

 四、杞菊地黄丸

 五、都气丸

 六、左归丸

 七、左归饮

 八、大补阴丸

 九、虎潜丸

 十、二冬汤

 十一、桑麻丸

 十二、一贯煎

 十三、石斛夜光丸

 十四、补肺阿胶汤

 十五、月华丸

 十六、龟鹿二仙胶

 十七、七宝美髯丹

第7章 固涩方剂

 一、玉屏风散

 二、牡蛎散

 三、真人养脏丸

 四、四神丸

 五、桃花汤

 六、赤石脂禹余粮汤

 七、金锁固精丸

 八、水陆二仙丹

 九、桑螵蛸散

 十、缩泉丸

 十一、固经丸

 十二、固冲汤

 十三、震灵丹

 十四、完带汤

 十五、易黄汤

 十六、清带汤

第8章 安种方剂

 一、朱砂安神丸

 二、珍珠母丸

 三、磁朱丸

 四、酸枣仁汤

 五、定志丸

 六、天王补心丹

 七、柏子养心丸

 八、枕中丹

 九、甘麦大枣汤

 十、安神定志丸

 十一、黄连阿胶汤

 十二、妙香散

 十三、交泰丸

 十四、茯神汤

 十五、安神补心汤

第9章 益胃方剂

 一、保和丸

 二、大安丸

 三、枳实导滞丸

 四、木香槟榔丸

 五、枳术丸

 六、健脾丸

 七、资生丸

 八、枳实消痞丸

 九、鳖甲煎丸

 十、葛花解酲汤

 十一、酒积丸

试读章节

一、中药方剂与方剂学

中药方剂是我国中医药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历代中医学家根据多年的探索、总结而发明的一种辨证论治工具。中药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后,选择适当的药物,适量用药,按照组成原则,严谨配伍而成的。而方剂学可以说是中药方剂的科学理论依据,它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学科,也是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中药方剂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药物,并运用其治疗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用几味药物配伍起来,其治病效果更好,于是便出现了方剂。在1979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五十二病方》,书中简单的记录了一些药剂,可以说这部医书是最早的方剂书。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则全面地记录了与治疗有关的方剂原则、方法和配伍禁忌。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学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方剂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诸多方剂专书层出不穷,从《肘后救卒方》,到《千金备急药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再到宋代著名的《圣济总录》,历代方书一次又一次地对方剂资料进行创新和整合。这些珍贵的名著,对方剂学的发展影响颇深。而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药方论》,虽然只论述了20种伤寒方,但却是第一部专门解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它的出现将方剂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方剂学在它之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继成无己的专著之后,《普济方》、《新方八珍》、《祖方》、《伤寒类方>>等著名方剂专著的出现,都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方剂学的重要资料。尤其是《汤头歌诀》,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方剂、主治、功效,其言简意赅,合辙押韵,成为后代医家的启蒙必读物。

建国前的若干年间,方剂学的发展被阻滞。当新中国建立之后,在政府的重视和倡导下,方剂学又得以复兴和发展。诸多医药人员不仅再次创造出许多新的方剂,而且系统地编写出了许多方剂学专书,这就为方剂学的再次提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方剂学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在方剂学这门学科中,不仅有数以万计的有效方剂,已成为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那些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更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二、方剂与常用治法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组成的。从祖国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看出,治法是在医家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是在方剂形成后出现的理论。但是当治法越来越完善后,它就转而成了指导方剂组成的理论基础。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辅佐,彼此为用,密不可分的。

治法是在辨明证候,审明病因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治法概括起来有八种,中医学家们将其称为“八法”,现将“八法”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1.汗法 汗法是利用宣散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方式,通过人体的汗出,使肌表的六淫之邪,随着汗液的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以人体出汗为最终目的,汗出标志的是人体腠理开、营卫和、血脉通,从而能使病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能够治疗外感六淫所致的表证外,腠理闭塞、营卫不和或腠理疏松等症均可使用汗法治疗。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夹杂,所以汗法也有辛凉的区别,并可以同下法、补法、消法结合应用。

2.吐法 吐法是通过催吐,使停滞在喉咙、胸部及胃等部位的有害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凡是痰涎壅滞、宿食停滞或误食毒物,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涌吐。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引邪上行,所以在吐出实邪的同时,往往伴有汗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容易损伤胃气,所以不适宜身体虚弱者及孕妇采用。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洗涤肠胃,使积滞、积水或停留在肠胃中的其他杂物,从下窍排出的一种法治。这也是祛邪除病的一种方法。凡是邪在肠胃导致的大便不通、停痰留饮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分虚实,所以下法也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分。

4.和法 和法是通过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它既不同于以上三种治法那样专门攻邪,也不像补法一样专门扶正。《伤寒明理论》云:“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以此我们便可以得出一种结论:和解就是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凡是由邪在少阴、募原,或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失调等原因致病后,都可以采用这种治法。P2-4

序言

补益方剂是中医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说来,补益方剂就是由补益药物组成的,能够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亏虚,可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换言之,它是一种对人体脏腑具有补养作用,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药物组合。人们通过服用此类药方,能够达到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力以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曾经在一段时期内。中药方剂似乎已经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则是名目繁多的西药。但是近些年来,传统的中药方剂又再次被众人所关注,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人们对中药方剂的了解在逐渐加深。

补益方剂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方剂的雏形。那时的《五十二病方》中所记载的方剂,虽然药味很简单,用量也较为粗略,但是它却饱含了古代医家对方剂的深刻认识,也是补益方剂的鼻祖,为中医方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补益方剂经历了不断的更新、整合,变得越来越成熟。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医补益方剂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药物组合,但是随着人们对中药及其方剂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传统的补益方剂,也开始被中青年人所接纳,受到全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尤其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许多人开始服用补益方剂;甚至在人们的日常保健中,补益方剂成为了与饮食、运动一样重要的事情,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服用补益方剂治疗疾病,同时也能够对身体进行保养。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服用补益方剂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中医治病原则进行应用,不要盲目滥用。必要时应由医生指导,否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还会损伤机体。

本书不仅为读者系统地介绍了方剂的基本知识。还遴选了一些补益方剂的名方,以供大家进行选择使用。希望通过本书的介绍,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了解补益方剂。同时希望本书也能够成为读者朋友们保健、延年的良师益友。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补益方剂(传统方剂的家庭应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晓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09007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89.2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