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一定时期的畅销书风貌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层面的历史事实及文化风貌。全书通过时间与主题的分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1900~1999年间曾涌现的畅销书进行了回顾,是读者了解那些曾震荡过书市,现或已不可闻的图书的最佳参考。其中更有对总体畅销书文化流向的概括,对典型畅销书面貌及畅销原因的分析,便于读者明白这些书籍在当时畅销的文化含义。
| 图书 | 畅销书风貌/书与阅读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一定时期的畅销书风貌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层面的历史事实及文化风貌。全书通过时间与主题的分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1900~1999年间曾涌现的畅销书进行了回顾,是读者了解那些曾震荡过书市,现或已不可闻的图书的最佳参考。其中更有对总体畅销书文化流向的概括,对典型畅销书面貌及畅销原因的分析,便于读者明白这些书籍在当时畅销的文化含义。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1900~1999年间中国政治运动、经济体制与社会风尚的变迁,文化与教育的普及,以及出版技术的发展等多种时代和社会环境因素,对畅销书这一出版文化现象进行了历史的纵向梳理。从张恨水、郭沫若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再到琼瑶、三毛、金庸和王朔,不断变换的出版景观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几代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他们的梦想、渴望乃至梦魇”。本书庶几可以视为从图书流通和读者接受角度铺演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 目录 引言:关于畅销书 畅销书掠影:1900~1949 (一) 风起云涌之旧派小说市场 1 政治小说 2 谴责小说 3 狭邪小说 4 言情小说 5 社会小说 6 历史小说 7 黑幕小说 8 社会言情小说 9 武狭小说 10 侦探小说 (二) 新文学畅销书 1 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学畅销书 2 20世纪30年代的新文学畅销书 3 20世纪40年代的新文学畅销书 (三) 翻译书籍 (四) 其他领域的畅销书 畅销书风潮:1949~1999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阅读 1 继承遗产 2 政治号角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阅读 (三) 改革初期的阅读 1 恢复与补偿 2 时代的感召 (四)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畅销书 1 反哺与促生 2 文化与寻根 (五) 20世纪90年代的畅销书 1 精神与理想 2 认同、消费与怀想 3 成长的困惑 4 策划制作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畅销书风貌/书与阅读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幼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5475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3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3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29 | 
| 宽 | 151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