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个非常热切的文学守候者,行文间包含着热情,却也不乏一个青年学者的学识与良知,所以全书的火药味很浓,“批评”是全书的灵魂,其中对一些文学大腕——诸如张贤亮、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人的批评可谓切中要害,对当下文坛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抨击也有一语中之感。
图书 | 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是一个非常热切的文学守候者,行文间包含着热情,却也不乏一个青年学者的学识与良知,所以全书的火药味很浓,“批评”是全书的灵魂,其中对一些文学大腕——诸如张贤亮、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人的批评可谓切中要害,对当下文坛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抨击也有一语中之感。 目录 第一章 文学宏观批判 一 批评的伦理底线与批评家理论主体的建构 二 论西部文学及其走出西部的可能性 三 西部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缺失——1990年以来西部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解读 四 新世纪西北中短篇小说:艺术成就与审美风格论 五 质疑与升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厘定与新突破——以尕藏才旦长篇小说《首席金座活佛》为例 第二章 文学个案批判 一 张贤亮:罪感的缺失与苦难的倾诉 二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误区与文化心态 三 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 四 贾平凹:如此让人失望 五 董立勃:才情独异的自我寄生性写作——对董立勃长篇小说的一种解读 六 王充闾散文的一种解读 七 杨朔散文的文化思考 八 韩石山:贬鲁崇胡为哪般 九 《品三国》:历史祛魅后的娱乐化与价值错位 十 《直谏李建军》驳议 第三章 文学短评 一 石钟山:逃避难度的流产式写作 二 韩石山的文学书简 三 《少年的黄昏》:成人礼的复义写作 四 《天干地支》:激情燃烧后的文体探索 五 肉体政治学的独特文本——马步升小说《被夜打湿的男人》解读 六 宗满德:乡土散文的探索与误区 七 《轻柔之手》:呼唤诗意地栖居 八 在飞扬的雪花中化蝶而舞——读习习散文集《浮现》 九 批评家惹谁了 第四章 文学内外 一 文化家园 二 艺术闲谈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光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616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