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时期中朝小说比较研究--以婚恋为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论文主要考察的是明清时期中朝小说中所出现的婚恋主题。论题大体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方面:第一,两国小说中的婚恋都受到中国儒教思想的影响;第二,两国小说中的婚恋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内容推荐

中国和朝鲜(韩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过无数次频繁的文化交流,而文学交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朝鲜时代在时间上大体与明清两代相契合,在长达五百余年的岁月中,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文言小说,源源不断地传到朝鲜,被当地读者所接受、所模仿。因此将中国小说在朝鲜的流传纳入考察范畴,成为很多中韩比较文学研究者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主要考察的是明清时期中朝小说中所出现的婚恋主题。迄今为止,关于明清时期中朝小说婚恋母题的比较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只有在一些其他中朝小说比较研究论著中可以找到关于中朝爱情小说的简单论述,遗憾的是,这些论著并没有对两国小说中的婚恋母题进行详实而透彻的分析。

“婚恋”是本论文的聚焦点。考察两国的婚恋主题最重要的是把注重文化背景的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与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方法结合起来,力求解剖两国小说与民众的道德、人生的交互影响。

本论文的论题大体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两国小说中的婚恋都受到中国儒教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儒学产生和发展以后,不仅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而且还传播到朝鲜等东方诸国,与这些国家的传统思想相结合,成为该国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中朝两国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儒家文化氛围,所接受的儒家观念是相同的,再加上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大多数作家作为国家这个大机器的“喇叭”,就必然要通过自己的笔反映出国家的思想。

第二,两国小说中的婚恋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共同的思想使两国文学产生了类似的主题与相近的情感。明清时期的中朝两国小说虽呈现出一元化,但也不能否认又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对婚恋的表达,即在小说中对“情”与“理”的处理上更是显现出其不同点。同样是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朝鲜小说比明清小说表现得更为矜持和含蓄,而相比之下,明清小说在思想和内容的表达以及艳情小说的数量之多上都表现出其“情”的外露和大胆。

笔者认为,两国小说中的婚恋的表达出现类似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共同的儒教思想使两国小说的婚恋能够表达类似的主题与相近的情感,之所以有不同之处,是因为朝鲜民众以认同的文化心态很自然地接受中国儒教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民族思想。不能否认朝鲜王朝强烈的独尊儒术影响着朝鲜小说中婚恋表达的含蓄与收敛,但更重要的是朝鲜民族所特有的风流道精神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读者的阅读趣味。就像《努胯夫得 怛怛朴朴》所表现的那样,朝鲜小说很好地表现了圆融性和方正性,也就是说虽然朝鲜小说中的婚恋并没有太多的性爱的描述,但也有足够的爱情表达,即在爱情主题的表现上并没有过于呆板与拘束。这又与花郎道精神中的道德与欢娱的相互协调性不谋而合。朝鲜的花郎道精神是道德与审美的有机结合。花郎道的教育方法中就有这么一条:“相磨以道义,相悦以歌乐。游娱山水,无远不至。”欢快的“歌乐”,再加上具有节制性和纪律性的“道义”相互制约,“歌乐”与“道义”相结合就不会显得太呆板,而且因有“道义”、即道德规范的监督,并不会因沉溺于玩耍和游戏而陷于堕落。这样的思想反映到朝鲜艳情小说创作中,即使是反映男女之间的七情六欲也是很有“节度”的,并不会发展到像在明清被认为“淫书”的那种遭到唾弃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今日,世界上儒教的伦理保存得最多的国家应该说是韩国。儒学对韩国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与韩国从未中断过儒学教育和活动有直接关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韩国继承了中国的儒家传统,强调社会的伦理价值,这些都为整个社会风气的纯洁与提高全国民众的素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对既成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反思/1

1.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的传播以及文化增殖效应/1

2.中国的儒、道思想对朝鲜小说的影响/5

二、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8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3

第二章 明清时期中朝两国婚恋文化背景

 第一节 时代的演变/16

一、明代初期/16

二、明清之际/17

三、清朝/20

 第二节 思想的延伸/22

 第三节 观念的渗透/29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0

1.男女自主权的抹杀/30

2.爱情与孝的对立——两国“梁山伯与

祝英台”的悲剧/31

二、郎才女貌门当户对/35

1.人类的共性——追求完美/35

2.病态的追求——中国人的小脚哲学/38

3.爱情与身份的对立——两国男女的无爱之婚/41

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50

1.中国女性的“贞节”及其历史沿革/53

2.朝鲜的“贞节”及其历史沿革/57

3.爱情与道德的对立——两国小说中的“烈女”/60

第三章 明清时期中朝小说中的婚恋目的比较

 第一节 超越生命的爱情/64

一、“隋”与“理”的对立

——爱情悲剧产生原因之一/64

二、作者的不幸境遇——爱情悲剧产生原因之二/71

三、不可预知的战乱——爱情悲剧产生原因之三/73

四、爱情悲剧中的不同民族特色/75

 第二节 人欲的张扬/77

一、性的自由/77

1.中国古人的“两情相悦”/78

2.朝鲜古人的“男女相悦之词”/80

二、性的禁锢/82

1.明清“淫书”屡禁不绝/82

2.明清的“淫书”到朝鲜的境遇/87

三、性的泛滥/94

1.明清“淫书”中的“情”与“欲”/94

2.《金瓶梅》与朝鲜的“艳情小说”/104

四、性的外露与性的矜持/112

第四章 明清时期中朝小说中的婚外恋

 第一节 女性的毁节/116

一、寡妇的性饥渴,116

1.寡妇的“恨”/117

2.白衣民族的悲哀——素服的象征/130

二、红杏出墙——有夫之妇的危险恋情/142

三、守节文化演变的时代因素/151

1.社会经济的变革/151

2.身份等级的变化/153

3.思想观念的转变/163

 第二节 男性的毁节/170

一、特权阶级的两种面孔/171

二、欲望与抑制并存/18l

1.个人情欲的释放/182

2.道德修持与特殊的性爱取向/188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朝小说中的幻想婚恋模式:

异类交婚

 第一节 人仙之恋/197

一、神、仙、妖/197

二、《鉴湖夜泛记》与《醉游浮碧亭记》/200

三、道仙思想/202

四、以人本主义为终极目的/206

 第二节 人鬼之恋/209

一、灵魂不死的信仰/209

二、人鬼恋类型/213

1.离魂型/213

2.再生型/217

3.还生型/220

三、追求生命的永恒/225

第六章 结论

一、从明清时期两国爱情小说的发展脉络看其异同/232

1.明初与朝鲜初期/232

2.明代中后期与朝鲜中期/233

3.清代与朝鲜后期/235

二、同一个儒教思想氛围下所出现的差异/236

参考文献/24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时期中朝小说比较研究--以婚恋为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81356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