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易禅解研究/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运用佛学思想全面阐解《周易》经传的著作。本书主要运用义理与考据相结合的传统治学方法,从考辨智旭的生平情况人手,在细致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周易禅解》的成书过程与流传、文本内容与特点、思想来源与蕴涵、思想倾向与创新、思想成就与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侧重阐发智旭对禅易关系的独到理解,力求从宗教哲学的高度揭开易学与佛学之间的隐秘联系。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周易禅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周易禅解》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周易禅解》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周易禅解》的作者概况与考辨

第一节 记述作者生平的各种材料

一今人论著说智旭

二前代史料之智旭

三智旭著作之自传

第二节 《灵峰蒲益大师自传》质疑

一《宗论》原稿被妄删

二《自传》底本被妄改

三《私谥窃议》更添疑

第三节 与本研究相关的问题考辨

一关于智旭的生卒年月问题考

二金陵本《宗论》的删改问题

三《周易禅解》序跋文本问题

第二章 《周易禅解》的成书过程与流传

第一节 《周易禅解》的写作原因

一外因:晚明社会的政治与思想

二内因:中年智旭的个性和遭遇

三起因:温陵郭氏子问《易》义

第二节 《周易禅解》的写作过程

一写作意图:诱儒知禅

二写作思路:援禅证易

三写作顺序:先传后经

第三节 《周易禅解》的版本流传

一版本情况:版异本同

二各版比较:略有差异

三流传情况:持续不断

第三章 《周易禅解》的文本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周易禅解》的结构体例

一文本:《周易》经传合编本

二结构:经传后面附《易》图

三体例:据卦爻辞传依次解说

第二节 《周易禅解》的主要内容

一上经:侧重以佛理解《易》

二下经:侧重以《易》解佛

三五传:侧重禅易相通理论

第三节 《周易禅解》的性质特点

一方法:解《周易》融会贯通

二特点:说《易》禅匠心独运

三性质:视其书为特殊著作

第四章 《周易禅解》的思想来源与蕴涵

第一节 融会佛学诸宗思想

一兼收并蓄早期禅学思想

二融会贯通天台教观思想

三兼采华严禅宗净土等思想

第二节 发挥儒学各派思想

一阐扬孔孟修身治国之道

二贯通程朱天地万物之理

三扬弃陆王体悟天理之心

第三节 发扬易学多家思想

一肯定孔子《易传》之易理

二援用王弼解《易》之条例

三引用宋明《易》家之义理

第五章 《周易禅解》的思想倾向与创新

第一节 易理与佛理本无二致

一易即易理贯彻始终

二易理即自心之易理

三易理即无住之佛理

第二节 易道与佛性相提并论

一易道即是乾道

二佛性即名乾元

三易道皆有佛性

第三节 易辞与佛法互证互通

一卦爻义理通佛法

二经传义理契佛理

三易学心法通儒释

第六章 《周易禅解》的思想成就与影响

第一节 成就:建构相对完整的学术相通新思想

一融通易学与佛学

二圆融佛学与儒学

三贯通宗教与哲学

第二节 评价:开启比较合理的禅易互证新思路

一各种评价褒贬不一

二究其实际得大于失

三禅易互证颇为可取

第三节 影响:拓展和而不同的学术互补新局面

一对传承中国佛学的影响

二对发扬中国易学的影响

三对发展中国哲学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易禅解研究/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金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9396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