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之一,对自杀行为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古典德性的极限追求、上帝面前的神性和罪性、现代自杀问题的诞生等三个部分。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自杀与美好生活/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之一,对自杀行为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古典德性的极限追求、上帝面前的神性和罪性、现代自杀问题的诞生等三个部分。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鸣谢 自杀与美好生活 导言 现代文明的一道伤口 第一部分 古典德性的极限追求 第一章 柏拉图:在必朽中不朽 一、苏格拉底的两难 二、生死祸福 三、灵魂不朽 四、怕死的小孩 五、生死辩证法 六、律法与例外 第二章 罗马人的死法 一、自然与自由 二、自由与罗马 三、卢克莱西亚 四、加图 五、塞涅卡 第二部分 上帝面前的神性和罪性 第三章 奥古斯丁:神圣者的罪 一、美德之罪 二、绝对美好的生活 三、内在人 四、原罪 五、灵性、灵魂、肉身 六、神圣身体 七、自由意志 八、绝望之罪 九、死亡与不朽 第四章 托马斯:完美但腐败的自然 一、自我谋杀 二、“我使人死,我使人活” 三、自然与自然法 四、腐败的自然 五、人性善恶 六、人法 七、死亡、地狱、末日 第五章 但丁:没有身体的身体 一、葡萄园中的彼得 二、第二个身体 三、树人皮埃尔 四、末日审判 五、地狱中的人性 第三部分 现代自杀问题的诞生:英国个案 第六章 英国病 一、约翰与艾米 二、良知的冲突 三、自我保存 四、怕死的人 五、自然权利 六、另外一个声音 七、忧郁的英格兰 第七章 莎士比亚:多佛悬崖上 一、天神的戏弄 二、两脚动物 三、恶魔 四、只有爱,真切的爱 五、准备时机成熟即是 六、应许的结局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杀与美好生活/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44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9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1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