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禅宗亦常以灯比喻可开明启智的无边佛法。“五灯”系指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5部禅宗灯录,共150卷。杭州灵隐寺释普济曾对其中重复冗赘部分进行删减、编排,合“五灯”为一书,此次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再次精心校订,留取其精要奥妙的文章,选录汇成《五灯会元》,供读者阅读参考。
除了精审精校外,本书收录作品通篇配有注音和注释。同时我们为书中部分文章配以珍贵精美的大幅木版画,展示名僧圣祖悟道成佛的经历和生平的奇闻异事。并以言辞优美,简练活泼的解说为辅助,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大提高本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禅宗亦常以灯比喻可开明启智的无边佛法。“五灯”系指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5部禅宗灯录,共150卷,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至南宋嘉泰二年的近两百年间分别成书。杭州灵隐寺释普济曾对其中重复冗赘部分进行删减、编排,合“五灯”为一书,按禅宗五家七宗分卷叙述,整理成为20卷的《五灯会元》。此次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再次精心校订,留取其精要奥妙的文章,选录汇成《五灯会元》,供读者阅读参考。
除了精审精校外,本书收录作品通篇配有注音和注释。在注音工作中,我们以还原古音为基础,参考多个经典版本,对文中出现的生僻字的读音慎重推敲,力求精确无误。鉴于本书为佛教经典,其中不乏佛教专用词以及人物名号的略称等,我们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对其中的典故、特有名词进行注释,力求浅显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我们为书中部分文章配以珍贵精美的大幅木版画,展示名僧圣祖悟道成佛的经历和生平的奇闻异事。并以言辞优美,简练活泼的解说为辅助,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大提高本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此外,鉴于《五灯会元》中的偈语、禅言多为僧人即兴而发,随性而为,言语难以记述。加注译文恐收一家之言,难免断章取义,顾此失彼,失掉经典中所蕴涵的无限禅意与意趣,灵动与智慧。故反复斟酌后决定放弃加注译文,将《五灯会元》以原汁原味的面目呈于读者案头。请读者自行体悟其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道理。
《五灯会元》中多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之事点悟、教化众人,亦可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精神的修养与提升,拥有达练的处事态度,洒脱面对无常世事,助您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此书如酒,愈尝愈觉其回味醇厚甘美;此书如茶,愈品愈觉其意味深远悠长。但若读者自感未从书中体悟出禅学道理,也无需遗憾沮丧,妄自菲薄。不妨将本书作为了解中古古典文化和佛教渊源的床头读物,闲来读上几页,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企望佛教经典中的警句禅语、经典故事,确能重新开启您被生活所累的智慧之眼。
罗睺罗多尊者
原文
罗睺罗多尊者,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复现五佛影。祖告众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圣者僧伽难提居于彼处。佛志:‘一千年后,当绍①圣位。”’语已,领诸学众,溯流而上。至彼,见僧伽难提安坐入定②。祖与众伺之。经三七日,方从定起。
祖问曰:“汝身定邪,心定邪?”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体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动静,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动静。”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义不然。”提曰:“彼义非著。”祖曰:“此义当堕。”提曰:“彼义不成。”祖曰:“彼义不成,我义成矣。”提曰:“我义虽成,法非我故。”祖曰:“我义已成,我无我故。”提曰:“我无我故,复成何义?”祖曰:“我无我故,故成汝义。”
提曰:“仁者师谁,得是无我?”祖曰:“我师迦那提婆,证是无我。”难提以偈赞曰:“稽首提婆师,而出于仁者。仁者无我故,我欲师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无我故,汝须见我我。汝若师我故,知我非我我。”难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脱③。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系。”语已,即以右手擎金钵,举至梵宫,取彼香饭,将斋大众,而大众忽生厌恶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业。”即命难提分座同食,众复讶之。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当知与吾分座者,即过去娑罗树王如来也。愍④物降迹,汝辈亦庄严劫中已至三果而未证无漏者也。”众曰:“我师神力,斯可信矣。彼云过去佛者,即窃疑焉。”
难提知众生慢⑤,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无有丘陵,江河沟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国土丰盈。无八苦、行十善,自双树示灭八百余年,世界丘墟,树木枯悴,人无至信,正念轻微,不信真如,唯爱神力。”言讫,以右手渐展入地,至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会所。大众见之,即时钦慕,悔过作礼。于是,祖命僧伽难提而付法眼。偈曰:“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祖付法已,安坐归寂。四众建塔。当前汉武帝二十八年戊辰岁也。
注释
①绍:继承。
②入定: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③度脱:指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
④愍:可怜,怜悯,哀怜。
⑤慢:轻慢,看不起。
僧伽难提尊者
原文
僧伽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之子也。生而能言,常赞佛事。七岁即厌世乐,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乃许其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积十九载,末尝退倦。每自念言:“身居王宫,胡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属,见一路坦平,不觉徐行。约十里许,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于中。父既失子,即摈①禅利多出国,访寻其子,不知所在。经十年,祖得法受记已,行化至摩提国,忽有凉风袭众,身心悦适非常,而不知其然。祖曰:“此道德之风也。当有圣者出世,嗣续祖灯乎?” 言讫,以神力摄诸大众,游历山谷。食顷,至一峰下,谓众曰:“此峰顶有紫云如盖,圣人居此矣。”即与大众徘徊久之。见山舍一童子,持圆鉴②直造祖前。祖问:“汝几岁邪?”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③。”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童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彼父母闻子语,即舍令出家。祖携至本处,授具戒讫,名伽耶舍多。
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大众议曰:“尊者树下归寂,其垂荫后裔乎!”将奉全身于高原建塔,众力不能举,即就树下起塔。当前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岁也。
注释
①摈:排斥,弃绝;把某人赶出去。
②鉴:镜子。
③决了之:了悟人生真谛。P24-2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世人眼中,禅悟之道正如此偈语般,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一般人难以窥得其中奥妙,且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然而紧张的生活节奏,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人精神焦虑,倍感疲惫。偶尔静思,却发现自己沦为了工作的机器,金钱的奴隶,精神家园早已经在物质的洪流中被冲得支离破碎。
于是,便有人愿意执起一卷经书,细细研读,慢慢品味。经卷中禅师僧众的一问一答、一嬉一笑、一怒一喝,蕴含了无限的禅意与哲理,给人以启迪,在讲述禅道间抚平创伤,涤荡心灵,平添一份安宁祥和。
如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答曰:“吃茶去!”吃饭、饮茶、穿衣、言谈坐卧间皆有道,又何处去求道。这不正如生活,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中的不顺遂,难得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满足,其实快乐与满足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宗元与道谦外出参学时曾说,有五件事是别人无法帮忙的:走路、吃饭、饥、渴、排泄。独立自主、追寻自我、完善自我,这便是佛家修行的最大特色之一。其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洒脱,令人心向往之。而何为“禅”,何谓“道”。这些太过艰深玄妙的东西反而淡了。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禅宗亦常以灯比喻可开明启智的无边佛法。“五灯”系指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5部禅宗灯录,共150卷,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至南宋嘉泰二年的近两百年间分别成书。杭州灵隐寺释普济曾对其中重复冗赘部分进行删减、编排,合“五灯”为一书,按禅宗五家七宗分卷叙述,整理成为20卷的《五灯会元》。此次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再次精心校订,留取其精要奥妙的文章,选录汇成《五灯会元》,供读者阅读参考。
除了精审精校外,本书收录作品通篇配有注音和注释。在注音工作中,我们以还原古音为基础,参考多个经典版本,对文中出现的生僻字的读音慎重推敲,力求精确无误。鉴于本书为佛教经典,其中不乏佛教专用词以及人物名号的略称等,我们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对其中的典故、特有名词进行注释,力求浅显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我们为书中部分文章配以珍贵精美的大幅木版画,展示名僧圣祖悟道成佛的经历和生平的奇闻异事。并以言辞优美,简练活泼的解说为辅助,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大提高本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此外,鉴于《五灯会元》中的偈语、禅言多为僧人即兴而发,随性而为,言语难以记述。加注译文恐收一家之言,难免断章取义,顾此失彼,失掉经典中所蕴涵的无限禅意与意趣,灵动与智慧。故反复斟酌后决定放弃加注译文,将《五灯会元》以原汁原味的面目呈于读者案头。请读者自行体悟其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道理。
《五灯会元》中多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之事点悟、教化众人,亦可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精神的修养与提升,拥有达练的处事态度,洒脱面对无常世事,助您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此书如酒,愈尝愈觉其回味醇厚甘美;此书如茶,愈品愈觉其意味深远悠长。但若读者自感未从书中体悟出禅学道理,也无需遗憾沮丧,妄自菲薄。不妨将本书作为了解中古古典文化和佛教渊源的床头读物,闲来读上几页,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企望佛教经典中的警句禅语、经典故事,确能重新开启您被生活所累的智慧之眼。
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日五灯会元,以便观览。
——沈净明
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
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
——白居易
桑塔亚纳认为宗教是对自然生活所作的一种诗意的变形,以便使自然生活获得一种道德秩序,宗教成为理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