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比较论文集,内容包括反偶像崇拜的各种原因与意义,以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所引起的图像功能的剧烈变化的七篇历史论文。本书内容丰富,观念新颖,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取消图像--反偶像崇拜个案研究/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比较论文集,内容包括反偶像崇拜的各种原因与意义,以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所引起的图像功能的剧烈变化的七篇历史论文。本书内容丰富,观念新颖,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比较论文集,内容包括反偶像崇拜的各种原因与意义,以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所引起的图像功能的剧烈变化的七篇历史论文。前言中追溯了“反偶像崇拜”的词源学意义,并简要介绍后面论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社会中所发生的偶像破坏行为的对比,进一步阐明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图像的破坏与创造,以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随后依次讲述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埃赫纳顿的宗教革新举措;中世纪穆斯林军队毁坏印度的宗教建筑、掠夺与亵渎圣像;墨西哥革命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反宗教运动,不仅破坏并焚毁圣像、十字架,甚至捣毁教堂、礼拜堂和天主教学校;中世纪期间对待古典雕塑的态度,异教与基督教间的斗争;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破坏偶像运动与《加洛林之书》;加尔文的新教运动与荷兰的反偶像崇拜;最后一节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与教训。艺术史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学者从中探索了艺术定义的不断变迁,以及在描绘不同形式的反偶像崇拜中的表现形式。 目录 总序/001 作者简介/001 致谢/001 1.前言:“缪斯女神之火”/001 2.重塑早期印度清真寺中的反偶像运动/018 3.反偶像的战争:1910-1940墨西哥革命中反偶像运动的意义/054 4.倒塌的偶像和崛起的圣人:西方对图像崇拜和“敬神文化”的态度/093 5.眼见为实还是字无虚言:《加洛林书》与拜占庭反偶像运动中图像与文字的较量/137 6.埃及破坏偶像运动中的重新命名与变换身份/163 7.荷兰偶像破坏运动之后的圣像替代/192 8.保存与毁坏湮没与记忆/221 专业术语/238 人名(地名)表/24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取消图像--反偶像崇拜个案研究/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波兰)安妮·麦克拉纳//(美国)杰弗里·约翰逊 |
译者 | 赵泉泉//张建涌//杨贤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224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7-187 |
版权提供者 | Ashgate出版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