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强者
内容
编辑推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强者之强,始于志气!

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选择或借口!

战胜了自己的人,我们不论他成就几何,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生强者!

设定目标时适度伸展、无势者需造势、不可意气用事、善于变通才会赢、有备无患不慌乱、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本书是关于教导你如何成为强者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讲叙如何成为强者的通俗读物,书中具体包括了:人人都希望成为强者、设定目标时适度伸展、无势者需造势、不可意气用事、善于变通才会赢、有备无患不慌乱、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不能为学习而学习、立身莫为浮名累、刚愎自用最误身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怀鸿鹄之志,显英雄本色

 人人都希望成为强者

 谋万世功方有百代名

 让目标引领人生航向

 看清楚你的人生目标

 设定目标时适度伸展

 强者登场:比尔·克林顿

第二章 有远见卓识,善布局谋势

 眼光看得深远

 先谋定而后动

 谋事要先谋势

 谋势谋些什么

 无势者需造势

 取长补短借势

 智者不与势斗

 强者登场:曹操

第三章 行事有分寸,处世知方圆

 至刚至柔兼顾

 不可意气用事

 切忌斤斤计较

 言辞谨慎节制

 忠言何须逆耳

 有理且让三分

 交际距离适中

 强者登场:陆逊

第四章 遇乱能冷静,应变力超强

 善于变通才会赢

 变通做事易成功

 大路车多走小路

 另辟蹊径智者胜

 非常时期非常道

 大难临头需冷静

 危机意识不能少

 有备无患不慌乱

 强者登场:谢安

第五章 能伸亦能屈,可进也可退

 当忍则忍,该退就退

 以退为进,积蓄能量

 欲擒故纵,欲抑先张

 舍小救大,屈一伸万

 忍辱负重,笑到最后

 强者登场:勾践

第六章 屡败仍屡战,轻易不低头

 不要推诿,去承担

 不要丧气,去反省

 不要诅咒,去战斗

 不要放弃,去争取

 不要畏惧,去冒险

 强者登场:乔治·华盛顿

第七章 终身勤学习,提升我自己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你必须终身学习

 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

 社会是一所大学

 向成功者学习

 失败者亦可为师

 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

 不能为学习而学习

 强者登场:吕蒙

第八章 品行求高洁,终身有保证

 大丈夫一诺千金

 正直是一种力量

 将军额头能跑马

 谦逊处世不自满

 己所不欲勿施人

 强者登场:拉·甘地

第九章 时间不等人,善用必有成

 守时是一种义务

 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时间管理专家的建议

 检讨你的时间管理

 摒弃拖延的陋习

 强者登场:鲁迅

第十章 心态定命运,积极加乐观

 强者一定是最自信的人

 能战胜恐惧者即是勇士

 颓废是埋葬天才的墓地

 告别空虚拥抱充实人生

 拥有赢的激情无所不能

 多一份快乐少一份烦恼

 强者登场:苏东坡

第十一章 不显山露水,惜锐利锋芒

 适度抬高他人

 聪明却不张扬

 出头从不勉强

 藏巧还需藏拙

 善用拟态保护

 选准出手时机

 强者登场:李忱

第十二章 能战胜自己,做人生强者

 立身莫为浮名累

 面子不必太看重

 君子必慎其独也

 刚愎自用最误身

 强者登场:保罗·盖蒂

 人人都希望成为强者

试读章节

“志向”与“理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是因为从小讨论太多,或许是因为理想与实际之间的困难太大,长大后我们对这个话题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只是毫无目标地随波逐流,既没有固定的方向,也不知道停靠在何方,他们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荒废了青春的岁月。他们在做任何事时都不知道其意义的所在,他们只是被挟裹在拥挤的人流中被动前进。这些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做什么,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机会,希望以此来改变生活。

然而,自己都不知道往哪里去,又如何能找到该去的地方?

西晋文学家左思,幼时智商愚钝,口齿不清,没有一丝才气。少年时读子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决心将来撰写一篇与之齐名的《三都赋》。大文学家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认为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与《两京赋》齐名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肯定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移。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并广泛查询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三都赋》流传到京城洛阳,居然使京城的纸猛然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典故。陆机阅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拜下风。

明代旅游客徐霞客,幼年便勤奋好学,博览图经地志。由于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当一个旅行家。从22岁开始出游,前后经过32年,徐霞客的足迹北至燕晋,南达云贵和两广,名山大川几乎没有不到过的。在游历之时,他尝尽了千辛万苦。星月寒星之下,他露宿过;严寒酷暑,他都未间断过;忍饥挨饿的境况,他常碰到。他常常拿着一根几尺长的棍子,去登山,去探寻险境。城墙边,枯树下,点燃篝火,借着火光就写他的游记。终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有二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反而坚定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终于可以骄傲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强者,但成为强者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颗强者的雄心与决心。心有多大,事业才有多大。一份能够称之为“事业”的事,决非糊里糊涂就能成就的。

谋万世功方有百代名

强者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考虑问题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所做的事情能泽被万代,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孔子,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长大以后,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牧场牲畜的“乘田”,这在当时都是很卑微的职位,但是他仍旧做得很有成绩,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从此踏人士大夫阶层。

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微,诸侯之间一心想着征伐对方,天下“礼坏乐崩”。孔子看到这一切,决定用自己的思想和力量去改变这个世道,建设一个天下统一、充满仁爱的,用“仁”、“礼”法维持的有序的社会。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这使他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任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仅仅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四方的官吏都争相去向他学习。鲁国的国君了解到孔子的政绩,升他为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并代行国相(相当于总理)的职务,参与治理国政。在孔子参与治理国政仅三个月,鲁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人们不再哄抬物价,全国百姓各守礼法,社会秩序安定。在此期间,孔子还为鲁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他在齐、鲁两国国君会盟的时候,运用自己智慧和口才使强大的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领土;二是他下令拆毁了鲁国三大权臣之中的季氏和叔孙氏的城池,使鲁国国君的地位得到了强化。虽然孔子参 与国政的时间很短,但是他“为政以德”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成效显著。

这时,齐国看到鲁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害怕鲁国的壮大对自己不利,就向鲁国国君进献了大量的美女和歌妓。鲁王被美女和歌妓所迷惑,从此无心朝政。孔子看到这些,觉得自己的理想在鲁国是无法实现了,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学生,打算到其他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希求继续得到其他诸侯的信任。

当时,各诸侯国几乎都是由权臣或大氏族执政,他们怕国君任用孔子抢了自己的威风,因而都极力排斥他。有的人又怕别的诸侯国任用孔子,对自己国家不利,于是也加害他。孔子到了卫国,就有人带着手持利刃的官兵来威胁和恐吓他;孔子到宋国讲学,宋国权臣派人来暗杀他;孔子到了楚国,得到楚昭王的赏识,赐给他封地700里,却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孔子还几次受到围攻,差点送了性命。虽然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各国之间奔波,受尽了磨难,但是他始终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一刻也没有改变过。有一次,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到了两国大夫的围攻,他已经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的学生也因为疾病和饥饿都相继倒下了。孔子面对围攻依然弹瑟吟唱,没有一点沮丧懈气的样子。学生们看到老师身处逆境却仍旧乐观自若都非常佩服他,他们说:我们的老师理想高尚而远大,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我们的老师仍然尽力去推行自己的理想,这是君子所为啊!

有些逃避乱世而隐居山林的人,自以为是看透了世间冷暖,就嘲笑孔子和他的救世思想,说他是在做无谓的努力,因为他的思想根本无法实现,他只能到处碰壁。还劝孔子的学生不要跟着孔子做傻事,不如也随他们归隐山林,等到太平盛事再出来。孔子对此不屑一顾,对学生们说:“我们是不能与山林中的鸟兽为伍的。但是如果天下太平了,我就不会同你们一起去改变这个世道了。”

孔子在各国奔波,常常寄人篱下,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处境十分艰难。他到了齐国后,齐景公打算赐给他田宅,可是孔子却拒不接受。他对学生们说:“我的主张齐景公并不接受,但他却赏给我田宅,他真是太不了解我了。”孔子把为政以德视为最高理想追求,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摇,离开齐国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国。孔子自从离开鲁国后,14年没有回过故乡,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诸侯的赞同,他就回到鲁国专门从事教育事业。他打破原有的贵族子弟才能读书的传统,提倡“有教无类”,在平民中招收学生,培养了许多有才华、有道德的学生。其中一些人被各诸侯所用,他们贯彻老师的思想,为挽救衰世而不断奋斗。在孔子死后,到了汉朝的时候,儒士董仲舒把孔子的思想加以改进使它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得到汉朝皇帝的认可,孔子的思想因此得到了弘扬光大。

魏晋时名士嵇康说:没有志向的人如同禽兽。

明清学者唐翼修说:“一个人立身处世,当顶天立地,万物备于我。范仲淹还是秀才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有宰相的气象。设心行事,能利人利物,就是圣贤,就是豪杰。小志向岂能成大事?”人的志向小,眼光就短浅;眼光短浅,见识就不长远;见识不长远,气象就不辉煌。

这是说一个人的志愿应高远,志气应恢宏,志向应坚定,做人做事具备这四个条件的人,很少不能超凡出众。P3-6

序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强者之强,始于志气。清末重臣李鸿章在23岁时曾作言志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万丈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而和他同一个时代的重臣左宗棠,在24岁时作有一副言志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李鸿章立志做大官(觅封侯),终平步青云、爵位显赫;左宗棠立志做大事(忧天下),终平叛定乱、战功显赫。不同境界的志向,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有心成为强者的人,志当存高远,宜立做大事之志而莫立做大官之志。

立下鸿鹄之志,当为志向而努力。那些走一步算一步的棋手,休想在棋盘上称霸。在人生的棋盘上,强者莫不是个个善于布局谋势,走一步看数步,谋定而后动。他们有计划,却不死板;行事如水,随器而成形,却不改水之本色。

处处都恃强好胜的人,绝不是什么强者。强者能屈能伸,可进可退。若是合理,做的天下;若是不合,分文不取。他们有时候会委屈自己,但他们的“屈”决非逆来顺受,而是一种识时务的智慧、顾大局的气概。

强者是最珍惜时间的人。有一位外国牧师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倒流,世上将会出现一半伟人。”这个牧师经常为临死的人做祷告,他大概听了太多临终者对于往昔的追悔,因此有了这个感悟。

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品行是强者之所以“强”的基石。一个品行不端的人,越“强”越易行大恶,遭大灾。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无数恶人的下场已经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一个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强者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命运,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在成为强者的路上,倒下了不少聪明绝顶的人、能力超群的人,他们最后没有成为强者,只源于他们不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欲念。

而战胜了自己的人,我们不论他成就几何,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生强者!

编者

2007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强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城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47102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