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菇体肥大,色泽洁白,质地细腻,久煮不烂,食之脆嫩可口,味如鲍鱼,在国外有“蚝菇王”的美誉,我国新疆民间则称为“天山神菇”。其栽培历史虽短,却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备受青睐,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品位食用菌。经研究证明,白灵菇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白灵菇的实用栽培技术,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广大菇农科学种植白灵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书 | 白灵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白灵菇菇体肥大,色泽洁白,质地细腻,久煮不烂,食之脆嫩可口,味如鲍鱼,在国外有“蚝菇王”的美誉,我国新疆民间则称为“天山神菇”。其栽培历史虽短,却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备受青睐,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品位食用菌。经研究证明,白灵菇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白灵菇的实用栽培技术,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广大菇农科学种植白灵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白灵菇是我国近几年开始大面积商业化栽培的珍稀食用菌,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而如何生产无公害的白灵菇成为广大种植户关心的问题。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白灵菇的实用栽培技术,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广大菇农科学种植白灵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1章 白灵菇概述 一、人工栽培的发展前景 二、形态特征 三、生长的环境条件 四、食用、药用价值 第2章 菌种培育 一、菌种分级 二、菌种培育的基本要求 (一)环境要求 (二)菌种培育所需设备和器具 (三)菌种生产计划的安排 三、菌种培育技术 (一)灭菌 (二)消毒 (三)菌种分离 (四)母种培育 (五)原种和栽培菌种的培育 四、菌种引种技术 五、菌种保藏 六、菌种复壮 七、菌种质量控制 第3章 白灵菇无公害栽培 一、无公害栽培的工艺流程 二、栽培季节和生产周期 三、栽培设施与设备 四、栽培用料的计划与准备 五、栽培 (一)培养基及其配制 (二)堆积发酵 (三)装袋 (四)灭菌与冷却 (五)栽培种接种 (六)催蕾与子实体发育 (七)栽培注意事项 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4章 人工栽培各期管理 一、菌丝生长期管理 二、菌丝后熟期管理 三、催菇期管理 四、出菇时期的管理 (一)现蕾期管理 (二)环境管理 第5章 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 一、制种及发菌期病害 二、出菇期病害 三、生理性病害 四、虫害 五、鼠害 六、无公害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6章 白灵菇采收与运输 一、子实体特征和商品价值 二、采收 三、鲜品商品化处理 四、运输 第7章 白灵菇的贮藏 一、保鲜 二、贮藏 第8章 白灵菇的加工 一、干制技术 二、腌制技术 第9章 白灵菇栽培失败的原因 附录一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附录二 蔬菜生产中不允许使用的化学药剂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白灵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爱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3577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9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46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37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