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解构与对峙,进入跨文化研究的间性创造境界?本书从不同路径、选择不同个案、从跨文化角度思考当代中国文化的问题,书中具体包括了:那飞龙和瓷壶的国度、内心荒漠中的一块魔地、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 | 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何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解构与对峙,进入跨文化研究的间性创造境界?本书从不同路径、选择不同个案、从跨文化角度思考当代中国文化的问题,书中具体包括了:那飞龙和瓷壶的国度、内心荒漠中的一块魔地、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一切都像长城那样…… 一、万里长城建造时:卡夫卡的中国神话 二、长城是“中国的本质的象征” 三、了解天朝的一把真正的钥匙 四、人的天性如尘埃 五、法老与皇帝的庞大工程 六、从长城帝国到治水帝国 七、东方专制主义的许许多多传说 第二章 那飞龙和瓷壶的国度 一、时尚中国:1650—1700 二、时尚中国:1700—1750 三、在中国典籍中发现福音 四、在中国思想中发现启蒙 五、在中国园林中发现美 六、在“中国潮”中发现异国情调 第三章 内心荒漠中的一块魔地 一、鸦片通向中国:诗与现实 二、鸦片梦幻中的神秘花园 三、鸦片梦幻中的恐怖荒原 四、鸦片梦幻·中国形象·东方情调 五、鸦片梦幻的“东方性本质” 六、鸦片意识形态 七、男女僵卧吸食鸦片:世界堕落的景象 第四章 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 一、在梦想的城市里 二、幸福山谷或城市墓场 三、想象东方的传统 四、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五、从爱慕中国到仇视中国 六、鲁滨逊与格列佛 七、意识形态或乌托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493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5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