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这么好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带你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一起体味人与书的美妙关系;二十二幅世界经典藏书票,见证书籍永恒的魅力!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青年评论家张新颖老师应《上海中学生报》编辑之约,专门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关于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等一系列问题的著作。作者庄谐并备,文字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令青少年读者感到平易亲切,同时又深获启迪。配有插图20幅;由上海延安中学高中学生孙正夷(现已毕业)手绘,构思新异,笔触轻灵,从中可见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华和奇思妙想。

内容推荐

读书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人与书的那些亲密的互动,书的漫长历史中那些美妙的时刻和经典的心得,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时代读书人的选择和坚持……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回味书本曾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心灵世界,也让更多已经和最好的书籍疏离了的人们重新学会在书本中得到快乐和永恒。书中配有二十二幅世界经典藏书票,更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

目录

致敬

上篇/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003

二、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008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013

四、不读书的种种理由/018

五、很困难,所以很快乐/023

六、书中的恒星/029

七、“不懂”的召唤/035

八、起死回生的一骂/039

九、亲密与美妙,还有幸福/043

十、普通读者/049

十一、工具书不是工具书/054

十二、“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059

十三、书的侦探/064

十四、重读/069

十五、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075

十六、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080

十七、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085

十八、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090

十九、阅读冈阅读经验的唯一性而存在/094

二十、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099

二十一、十二种声音/105

二十二、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112

下篇/读书这件事——一次演讲

一、一种基本的精神活动方式/121

二、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读书,可能造成大的障碍/123

三、在“无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乱想”/126

四、阶段和顺序:野,从,通,物,来/129

五、离开,扬弃/133

六、一本没有读懂的书/135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138

八、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142

新版后记/144

试读章节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既然“不求甚解”,为什么还会有所“会意”呢?这个很有意思。

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读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是随时出现的,读到某一页,某一句话,读到某个情节,哭了或者笑了,都有可能。这些随时出现的感受,很零碎,不条理,前后矛盾,说不清道不明,其中大多也许可能只存在了一瞬间,很快就消失了。很多人读书,急于做的事情是,当一本书读完的时候,要对他的感受进行概括,提炼,总结。我想说的是,要把后面做的这些事情放得慢一点,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读书过程中的那些零星的、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保持得长久一点,不要急于把它们提升、概括、提炼、总结成一个什么观点,不要急于去形成意见和看法,而让感性的那个东西保存得长久一点。其实那些感性的东西是最珍贵的,你不有意去保护珍惜的话,它很快就没有了。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意见、看法,对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有意见和看法,其实呢,这些意见和看法不一定那么有意思。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形成意见和看法之前的、属于你个人的、和你原始原生的反应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感性的状态。所谓“不求甚解”,在我的体会里面,就是不急于把它提炼为、概括为、总结为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把自己那个感性的东西保存下来,这个才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的大脑是什么呢?好的大脑是野生的、枝叶繁茂的植物,而不是修剪得很规矩、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树木。当然,那个原生的东西它很可能会自然、自动结晶为某种东西,自然、自动形成我们人生经验当中一些宝贵的东西,不要人为地去加速这个过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自己的想法、独立的见解,这个当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在家里,在学校,他的独立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怎么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呢?对生活的见解和看法是慢慢地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是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做过母亲之后你就知道做母亲的辛苦和伟大,这个东西不用去教的,不用去提炼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生活,你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这是不合理的。现在好了,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很有看法,对很多问题都很有看法,但是这些看法是可靠的么?它背后没有一个生活世界的支撑,这样的看法是什么东西呢?这样的个性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我对这样的方式是很怀疑的。让这些东西很自然地成熟——我觉得生命就是一个时间过程——一定要时间到了,它才成熟,不要催生它。当然可以有三季稻,但是三季稻就是没有一季稻好吃。我们应该要有耐心,有耐心等待我们在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感受自然地形成某种东西。

我们也要有耐心等待阅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慢慢地解决,我们要学会和问题相处。通常我们碰到问题都很着急地去解决它,解决了就轻松了,其实不妨让那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得长一点。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越多。有的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东西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所谓“会意”,“会意”的一定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可以概括成几条的东西。

当然我也不是反对理性的概括,反对理论,反对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或者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理性、一些理论、一些方法,但是它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不是一个最终的阶段。冯至《十四行集》的最后一首,说一片泛滥无形的水,一个人用一个椭圆形的瓶子去取水,这些水就得到了一个定形。水是没有形状的,但是如果用椭圆形的瓶子去装它,它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形状。理论有一个什么好处呢,是可以用它来把握你没法把握的东西,也就是给它一个形状,就像那个椭圆形的瓶子;可是你的那个东西本身是不是就是椭圆形的呢?有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理论,我们就记住了这个理论,我们就认为水就是椭圆形的。这可是个问题。我喜欢听小孩子说话,我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问我,爸爸,水是什么形状的?我一愣,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然后他自己说,如果用一个长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长形的;如果用圆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圆形的。虽然他用的长形圆形这些概念不准确,可这不就是冯至的诗嘛。后面他接着又说,那水是什么形状呢?——水在水里的形状就是水的形状。小孩子常常会说出你想不到的话来。水在水里的形状,那才是水的形状。我们学习读书的理论和方法,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书,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椭圆形或者长形或者圆形的瓶子,最后水的形状其实是水在水里的形状。你一定要把它放掉。“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要急着去提升、概括、总结、结晶,因为提升、概括、总结、结晶的那个东西就是一个形状,中间我们可能需要这个形状,但是到最后还是要把这个形状打碎的。

P138-141

序言

这本小书篇幅不大,按比例来说,引用的文字却不算少。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式,一种在已经存在的书中、从其他人那里寻找自己的认同的情趣;比这种情趣更重要的,是一种致敬的方式:向读过的书,向那些书的作者致敬。

后记

二○○一年春天,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写了一组谈读书的文字,前后关联,共十八节,组成一个小整体。这个小整体就是陈思和老师主编的《人文知识读本》的第一部分。

同年读本出版前后,这一组“读书谈”在报纸上连载,一个没见过面的中学生为每一篇文章画了饶有趣味的插图。

二○○四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我起了个书名叫《读书这么好的事》,增加了两节文字,沿用了报纸上的插图。书出版后,似乎还受欢迎,出版社很快又重印。

这次为出新版,做了修订,又新写了两节,并增加了一次关于读书的演讲作为外篇。

在书前的“致敬”中,我说:“这本小书篇幅不大,按比例来说,引用的文字却不算少。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式,一种在已经存在的书中、从其他人那里寻找自己的认同的情趣;比这种情趣更重要的,是一种致敬的方式:向读过的书,向那些书的作者致敬。”

因此,我内心所感受到的是,这本小书不仅仅是面对阅读这本小书的人的,它同时也面向它从中受益的那些书和那些书的作者——它向它们和他们致敬。

从最初的试写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么一件事,并且常常想着怎么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一点。最初并没有预料到我会一直想着它,现在我知道,以后我还是会想着它。

张新颖

二○○七年一月 于复旦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这么好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新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1148
开本 16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9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5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