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香飘万里最爱铁观音/品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铁观音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一种茶。这部长达70万字并与铁观音同名的长篇小说,时而宫廷,时而民间,为我们娓娓讲述的,是这种名茶的兴衰沉浮和沧桑流变,以及寄托在它身上的人生历练和精神诉求。作品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就像一株铁观音伸展开来的枝枝叶叶,既千姿百态,又韵味深长。当你打开它来细细品味,或许会发现,这里多多少少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内容推荐

铁观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清水岩志》载有:“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说明安溪唐代已产茶。

铁观音又称“红心观间”或“红样观音”其他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则均属非纯铁观音。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不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成品茶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目录

壹 忽如一夜茶香来

娓娓道来——铁观音

近现代铁观音的发展

铁观音的传说

贰 天涵地养人来育

天涵——气候滋养条件

地养——品种培育环境

人育——人工采摘炒制

叁 香飘万里铁观音

铁观音品鉴

慧眼识观音

铁观音的贮藏方式

肆 赏心悦目铁观音

工夫茶之茶艺

工夫茶之备水

工夫茶之择器

潮州铁观音工夫茶艺

台湾工夫茶艺

安溪铁观音生活茶艺

品饮工夫茶应该注意的事项

伍 最爱铁观音

铁观音的化学成分

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的认识

铁观音的养生保健功效

铁观音常识解答

安溪茶诗、茶联

安溪茶俗

试读章节

安溪铁观音的发源

福建安溪是我国古老的茶区,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安溪产茶始于唐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宋、元时期,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安溪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畅销海外。

到明代产茶稍盛,明嘉靖《安溪县志》有“茶,龙涓、崇信(今龙涓、西坪、芦田)出者多”,“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

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

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品种。这些品种的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安溪茶农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安溪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备受青睐。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的代表。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当时安溪茶农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采用铁观音良种芽叶制成的乌龙茶也称铁观音,因此, “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

铁观音问世后,迅速传播到周边的虎邱、大坪、龙涓、芦田、尚卿、长坑等乡镇,因其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茶区,并传到福建省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清末,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在《剑花室诗集》中,曾以“茶”为题做诗22首,其之七为:

安溪竞说铁观音,

露叶疑传紫竹林。

一种清芬忘不得,

参禅同证木樨心。

安溪茶最为著名的“四大名旦”是铁观音、黄金桂(黄■、黄旦)、本山和毛蟹。其中,铁观音闻名海内外,被视为乌龙茶中的极品,且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列,以其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而驰名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特别是其生产了乌龙茶中的珍品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在安溪人不懈的努力下,茶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安溪县支柱产业和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1999年,安溪县铁观音茶园面积约8.5万亩,总产约4500吨,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32.8%。茶叶主产区为西坪、祥华、感德、剑斗、虎邱等乡镇。

2001年,安溪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原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

2002年,安溪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目前,茶业已成为安溪县的特色产业,全县有60%的人口涉足茶产业。P2-6

序言

铁观音原产福建省式溪县,《清水岩志》载有:“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淆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这说明安溪在唐代时已开始产茶。

铁观音又称“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其他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则均属非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成品茶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铁观音茶自问世以来,以其优异品质驰名遐迩,为闽、粤、台湾等地茶客及海外侨胞所珍爱。此茶一经品尝,辄难释手。20世纪50年代以来,铁观音茶逐渐为华北人民所喜爱,现在美名遍及全国各地,消费量在不断增长。1979年、1984年日本市场两度掀起“乌龙茶热”,特别是福建铁观音,更以其迷人的香味风靡日本各地。在日本,铁观音已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香飘万里最爱铁观音/品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国嘉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201633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272.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