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城市口水战
内容
编辑推荐

北京VS上海:冰火两重天的影予城市;广州VS深圳:骆驼与马比大小;香港VS上海:谁最有“洋味”谁“死嘎滋贼”;成都VS重庆:亲兄弟打明架;武汉VS郑州:谁是中部龙头城市;杭州VS成都:天府与天堂的对决;福州VS厦门:谁是谁的领导啊……《中国城市口水战》不仅在人文深度上揭示了城市对转型时代中国的彰显和承受,而且忠实记录了城市时代中国热点城市的尊严觉醒和绝地反击。

内容推荐

作为国内第一部城市口水大战实录,本书不仅在人文深度上揭示了城市对转型时代中国的彰显和承受,而且忠实记录了城市时代中国热点城市的尊严觉醒和绝地反击。透过城市口水战,作者冷静理性地分析了走向尖锐冲突的城市关系,以期找到和谐的解决方案。

目录

北京VS上海

冰火两重天的影子城市

大北京还是大上海?

软实力之争

冰火两重天的冤家

死磕:北京与上海的文化心理

时尚北京还是时尚上海?

500强及跨国公司谁比谁多多少?

谁是王者之城?

北京人来自金星 上海人来自火星

广州VS深圳

骆驼与马比大小

命中注定的冤家

广深定位之争

“文盲城市”还是“文化城市”?

深圳自身的问题

深圳为什么轻视广州?

香港VS上海

谁最有“洋味”

谁“死嘎滋贼”

最有“洋味”的城市,最不可开交的口水

现实:香港全面压倒上海

谁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未来:谁能成为最繁华的都市?

成都VS重庆

亲兄弟打明架

一个玩手上功夫,一个鼓嘴角风云

城市化进程中的双城博弈

美女PK美女

西三角龙头之争

两个城市的营销技巧

我不是四川,我是重庆!

武汉VS郑州

谁是中部龙头城市

谁笑傲了谁,谁又被谁PK?

郑州为什么自豪?

武汉:我被误读了

“东方芝加哥”的前世今生

直辖市之争

武汉:静悄悄的出击

杭州VS成都

天府与天堂的对决

兵不血刃的休闲口水战

成都的困惑

“休闲”之外的突围路径

谁说你是“第四城”?

杭州软肋

茶馆之争

川菜东征

福州VS厦门

谁是谁的领导啊

厦门:我比窦娥还冤

PK得你死我活

相似的性格不同的命运

三坊七巷福州乏力

再打历史文化牌

苏州VS东莞

致命的克隆

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

后来居上的苏州

异见和自我辩解

东莞谋变

苏州隐忧:“东莞模式”走进死胡同?

大连VS青岛

谁打出了最后的底牌

惊人相似的城市

城市品牌对决品牌城市

隔海相对口水连天

大连:沉沦的城市性格

两个城市全解剖

青岛的历史优越感

大连《城市检讨书》

工业大连最后的可能性

济南VS青岛

差距是怎么造成的

谁不说俺家乡好

针锋相对的历史和文化

日益尴尬的济南

调查济青

济南:为什么没有省会的气派和样子

烟台VS青岛

港口城市的恩怨情仇

感性的口水与理性的比较

烟台:你为什么落后?

定位问题及边缘化

烟台城市性格的软肋

没文化的青岛

青岛:繁荣背后有隐忧

烟台:假如明天来临

试读章节

时尚北京还是时尚上海?

时尚是文化的派生物,在今天的城市口水里,时尚可以说是更重要的关键词。谈上海不能不提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邻太平洋,手中握有入海口这个利器,背靠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带,一向是交通要塞,更是开埠最早的港口。上海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北京同是文化重镇,海派文化影响可谓源远流长。从纵向的历史来说,上海的“时尚文化”确有其骄傲之处,单是一条淮海路就有不少说道。2O世纪50年代,第一个波浪式发型从淮海路的沪江美发厅诞生;60年代,国内第一双尖头皮鞋从淮海路的奇美皮鞋店走向全国。可以说历史给上海留下的“时尚”礼物,是北京不能去简单地羡慕的。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用一位上海作家的话说,“上海是一座西方人按照他们的理想和模式打造的城市”。理解这句话,不仅要承认上海所受的150余年西方文化的浸淫,还要探究一下时尚究竟来自何方。追根溯源,时尚最主要的策动力还是来自欧美国家,换句话说,时尚在现在、将来主要刮的还是“西风”。时尚的另一个指标就是其表现出来的适度的前卫性、年轻感,而上海此时正是“花样年华”。

的确,较之北京的淳朴、大气,上海的时尚更多的是精致、细腻之气。20世纪3O年代的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英、法租界的历史留下的欧味儿十足的建筑共同打造了上海刻在骨子里的时尚背景。上海的法国城至今仍是很多人探寻租界文化的必到之地,张爱玲的旧居永远有人在凭吊,衡山路酒吧一条街比北京的三里屯多了几分市井气息。喝咖啡更是不能不提上海,时代咖啡馆、1931’S咖啡馆……都是上海民间语文的关键词。很多人都愿意住在这个造就过真正大家闺秀的地方,不只是因为空气湿润、有利美容吧。

所以上海人喜欢说北京人土气,穿衣服像农民;反过来,北京人喜欢说上海人的时尚太肤浅,玩人家剩下的,没个性。那么这两个风情各异的大都市谁主未来时尚中心之位?现在看起来上海的城市性格显得更酷,它深受西方文明影响,城市风格精致细腻、前卫洋派,时尚的气息遍布上海的街区,服装业十分发达;而北京一直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皇城气派,整体风格大气、古朴,与起源于西方的时尚好象不甚搭界。但是论时尚圈子,上海则望尘莫及了,国内最顶尖的摄影师、化妆师、发型师差不多都在北京,北京模特界的实力也远在上海之上。全国五大模特公司北京占了两个——新丝路和概念98,上海只有逸飞新丝路模特公司上榜,且实力比不上北京的老牌新丝路,东亚经纪公司也只能说小有作为。中国的好模特绝大部分云集在北京,上海名模姜培琳、王阳等纷纷北上。北京,以模特公司和模特数量之最、赛事之最,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模特大本营。

不过,尽管有绝对的人才优势,北京在流行时尚速度和商业环境方面则不如上海,在举办时尚博览会方面,京沪几乎是平分秋色,上海有国际服装文化节博览会,北京有CHIC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和中国时装周。上海依托浓烈的商业环境,北京依靠强大的人文优势。总体来说,在时尚业,上海是最大的市场,北京是最大的舞台。一切的争夺都还是如火如荼,胜负难料。

P14-16

序言

城市是什么?

毫无疑问,城市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对市长来说,城市是责任、是充满建设性和挑战性的未知数;对城市FANs们来说,城市则是他们的热爱、玩具和经久不息的话题。

干脆这么说吧,城市是城市人的末梢神经。

为什么会有城市口水?

城市口水就是城市人得了末梢神经综合征。

那么,是谁刺激了城市人的末梢神经,使得城市人对各自所在的城市那么在意呢?

于是回到了那个永久的命题:城市与人的关系。

城市中有人,人身上有城市的影子。城市人如同候乌驮着季节一样,将城市背在身上,上班、下班。

城市不仅是人群集聚之地,不仅是建筑物、林荫大道与公园的展示和组合,也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城市人将爱、尊严、生活方式和宿命别无选择地放在城市上,因此城市口水从城市人主观上来讲,那叫一个如影随形。

在今天,人们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清楚地意识到,每一个城市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彰显出与其他城市的不同,因为恰恰是这种不同赋予了巴黎为巴黎、纽约为纽约、圣彼得堡为圣彼得堡、南京为南京的自我认同的力量。而构成一个城市独特的自我认同内涵的,恰是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个城市的性格。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而且在很漫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信息交流落后的状态,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和风俗习惯,并巩固流传下来。所以,中国人的“老乡”观念,“区域”概念特别突出,比如大学里都会有同乡会,比如“宁波帮”、“温州帮”等。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人的性格,都与那里的气候地理、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性格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具体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反映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文化对人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靠近海洋的城市,由于与其他地区交流和对话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更容易兼容和接受外来文化。而靠近内陆的城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相对会比较封闭保守。

关注城市,实际上是关注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而状态又取决于方式,有什么样的生存发展方式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生存发展状态。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说过:“人类是有领域感的动物,他们会利用空间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所谓交易,其实就是对资源的利用。如果连“领域感”都还界定不清,怎么进行资源的“交易”?

城市如人,是有性格、魅力或者说野心、气质的。比如,关于中国城市,我们经常可以作出如下感性的判断——

……

可以这么说,中国城市口水战缘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域差异,即不同区域间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差异,如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既有发达程度的不同,也有价值观念和习惯方面的不同。在这些差异中,以物质为主的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但以精神和观念为主的方面更多的是主观标准。而地域范畴的同属同源,城市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的接近,双城之间资金、人才、观念的频繁沟通与流动,交通的直达,都足以使两城之间的对比成为两座城市市民经常的谈资。竞争与挑剔,都在有意无意的不断对比中产生。于政府而言,对竞争与合作更感兴趣;于市民而言,挑剔意味着对城市尊严和情感的选择和肯定。

没有挑剔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各省各城之间的“双城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城市能双赢,能在挑剔中变得完美。

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或者城市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城市由盛转衰、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比如当河南处于“天下之中”,农业发达,商贾云集,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之时,其他地方人既不会也不敢歧视河南人,还以能成为河南人为荣。

在城市口水战中,中部城市非常具有典型性——尤其是武汉、南昌、长沙和它们所在省份的小城市。“中部沦陷”的危机感使得近年来处于东部发达和西部开发夹缝中的中国中部产生了巨大的心理不平衡,再也没有比城市老化、产业不振、名企不来、发展落差加剧更令这些所在城市沮丧了。

事实上,中国目前最精彩的城市竞争不是看东部城市的更上一层楼,而是看中部城市的绝地反击和城市尊严的觉醒。中部随随便便一个城市都可能是千年古城,有传统的城市个性、城市格局和一贯的城市尊严,在城市竞争中一旦后起直追,其观念冲击和变脸速度可谓汹涌澎湃。真可谓:如果自己的城市没有个性魅力或没有响当当的城市品牌,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城市口水战的蔓延有时候是因为出现了新兴的外力撮合下的城市群落。在今天,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经济已成为一种热门的话题,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开始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处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城市之间的真实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有一种情况很糟糕,那就是一些城市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中心城市”为自己的发展定位,以自我为中心,而较少考虑和周边城市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和功能体系中去摆正自己的位置。任何一个经济区域都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一个经济区域中的“经济龙头”确立了,其他城市如何定位将决定这个区域走向和谐还是冲突对立。在“接轨”与“融入”的高调口号下,这种关系现在大多表现为争做“凤尾”的谦虚和积极合作的友善。但是,随着“接轨”范围的扩大、“融入”触觉的渐长,矛盾与冲撞也将日益显现,所以城市口水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城市口水战,糅合了爱、谎言、颠覆、背叛和质疑,从历史走向现实的今天,又从现实的今天走向遥远的未来。只要城市不消亡,口水战就不会停止。它是人性在城市载体的一个投影,热烈、悠长而黑白分明。

老枪

2006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城市口水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5488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8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