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只争朝夕新论(英文影印版)/剑桥美国小说新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剑桥美国小说新论》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出书,至今仍在发行并出版新书,目前已有五十多种……

每本书针对一部美国文学历史上有名望的大作家的一本经典小说,论述者都是研究这位作家的知名学者。开篇是一位权威专家的论述,主要论及作品的创作过程、出版历史、当年的评价以及小说发表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评论和阅读倾向。随后是四到五篇论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这些文章并非信手拈来,而是专门为这套丛书撰写的,运用的理论都比较新,其中不乏颇有新意的真知灼见。书的最后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而提供的参考书目。

本册为《剑桥美国小说新论》之《只争朝夕新论》。

内容推荐

本书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小说中受到最广泛阅读、文学专业教授最多的《只争朝夕》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这个悲喜剧讲述了一个生活失败绝望的普通男人的一天的生活,是20世纪50年代犹太小说的典范。本书论述考察贝娄的这部代表作的主题、风格和评论观点,展现了一种不同的解读方法,讨论了该作品是否是种族小说等问题。

目录

Series Editor's Preface

Introduction

The Vanishing Jew:On Teaching Bellow's Seize the Day as Ethnic Fiction

 MICHAEL P. KRAMER

"Who's he when he's at home?":Saul Bellow's Translations

 HANA WIRTH-NESHER

Manners and Morals, Civility and Barbarism: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Seize the Day

 DONALD WEBER

Imaging Masoch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ain:"Facing" the Word in the Cinetext of Seize the Day

 SAM B. GIRGUS

Yizkor for Six Million:Mourning the Death of Civilization in Saul Bellow's Seize the Day

 EMILY MILLER BUDICK

Death and the Post-Modern Hero/Schlemiel:An Essay on Seize the Day

 JULES CHAMETZKY

Notes on Contributors

Selected Bibliography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只争朝夕新论(英文影印版)/剑桥美国小说新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克雷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13592
开本 16开
页数 1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6-7210号
版权提供者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