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自然的日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米·普里什文编著的《大自然的日历(精)》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选,内容包括他的代表作《我的随笔》《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大地的眼睛》《猎取幸福》几个部分。他的创作不仅拓宽了俄罗斯现代散文的主题范围,而且为其奠定了一种原初意义上的风貌。

内容推荐

米·普里什文编著的《大自然的日历(精)》几可认为是一部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将其思想和感情从美学的角度潜入到对世界的原初和根本,即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中。就如高尔基对其作品的评论一样:“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这一点,我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都还未曾见过。”

译作以中国文化诠释着作者的生态理念,读它,将使匆碌中的现代人由衷地感到对自然的需要:不仅因为那里有久违的纯净的阳光、水流和蓬勃生长的树木,更因为那里有越来越难以触摸到的人类的根脉。

目录

大自然的日历

春 天

夏 天

秋 天

冬 天

林中水滴

叶芹草

林中水滴

大地的眼睛

通向友人的路

沉思录

人类的镜子

猎取幸福

个人生活故事

我的随笔

试读章节

我们住在戈里察修道院里。这个修道院很大,能容纳数千城里人。城区是在特鲁别日河和普列谢耶沃湖的岸边,成十字形状:也许曾有一个时候,城里人为了逃避敌人,到这修道院来躲过。如今院内已是空空荡荡,有几口大钟的钟锤也没有了。在一位主教所挖的,正好能容下挪亚方舟的池塘旁边,只有人民博物馆馆长、研究本地历史的学者的两只山羊在游荡,研究本地动物志的副馆长的女儿加利娅同山羊一起跑来跑去。

站在小钟楼上,可以把墙外的景致一览无余。在这座古城里,修道院和教堂比比皆是,乡下人在它们之间络绎不绝地赶往市场去。这座城像博物馆,十分错杂:我们博物馆所在的古修道院,叫作戈里察圣母院,圣母院所在的地方,又叫作虱子山。虱子山上有一条闲人街,现在改名叫沃洛达尔斯基街,还有一处鹰猎房,从前是为伊凡雷帝管鹰猎的人住的,现在只有一个赤贫如洗的人栖身。往下去,教堂林立,人们只有在其间穿行;一座教堂叫“四十圣徒”,坐落在特鲁别日河注入普列谢耶沃湖的口上。起这么一个名字,是为了纪念40位淹死在某个湖里的圣徒;另一座教堂坐落在正对面,也在特鲁别日河和普列谢耶沃湖的岸边,名字叫“诱导”,因为据渔民解释,是为了诱导有名的佩列斯拉夫利鲱鱼落网;再远一些又是山,那又是一处圣地,叫“山上费奥多尔”。

令人纳闷儿的是,在小溪纵横的沼泽上,我们已喜逢水的春天,普列谢耶沃湖却仍像一片冬天的原野,唯有根据依稀可辨长着树木的锯齿形湖边,才能断定这一大片白色原野原来就是湖。

戈里察修道院左边的湖岸上,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白宫,是纪念彼得大帝和俄罗斯舰队的摇篮的;另一面是“亚历山大山”,山上埋着古代的修道院,那山叫亚历山大,是为了纪念佩列斯拉夫利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民间的叫法是“亚里洛…的秃头”。

这些情况,我从本地历史学家那儿立刻了解到了,他一辈子研究故乡佩列斯拉夫利公国,他说话发“O”这个音时,保留着纯粹的弗拉基米尔口音。

“在戈里察修道院里我是第七个住户,”他用弗拉基米尔口音说道, “第一个是侍从丑角,因此就有叫‘小丑树林’、‘小丑山沟’的,就连我们的一座塔楼也叫‘小丑塔楼’。”

先是侍从丑角,后来是几个芬兰祭司,还有一个什么人,最末了是一位主教……我总忘不了侍从丑角。历史学家讲到一个叫复活的村子,民间叫“鬼村”时,我一直想着侍从丑角。

“小丑村成了鬼村,”我寻思着,“是不是因为神甫们同生性快活的亚里洛或者小丑作对时,提出了无法实现的复活一事,而且一件事无法实现又带出另一件事无法实现,结果民俗中好心的亚里洛便被改造成神秘的恶鬼了。”

有艺术意义的所有修道院,所有教堂,连同彼得大帝的小艇,连同亚里洛的秃头,全都属于博物馆。

“好一个博物馆啊,”我说,“从亚里洛到彼得大帝……”

“看完彼得大帝的遗物以后,”历史学家回答说, “您要有兴致,我马上可以带您看看叶卡捷琳娜、伊丽莎白的遗物……”

说话间来了一些参观博物馆的人,我们就都一起去看圣母安息教堂。

历史学家是个出色的主人,并且似乎是有意要收集佩列斯拉夫利地名的人,更主要的,自然还是个大俄罗斯人:既能描绘出背景辽阔的画面,必要时又能曲径寻幽……

他发觉大家对他讲解叶卡捷琳娜的圣像壁和伊丽莎白的巴洛克式建筑不感兴趣,许多人只是漫不经心地望望浅蓝色的拱顶,他就讲起主教根纳季·克罗京斯基来,说他死于霍乱,葬在这座教堂房子里的地下。坟墓所在地方的四周围着栅栏,里面有个蒙着布的小墩子。过去修道士常从这块布下面抓一把细沙土,分给信徒,信徒以为这沙土是从地下穿过石头和木头地板,拱上墩顶的。

P11-13

序言

米·普里什文1873年1月23日生于俄罗斯奥廖尔省叶列茨县。他的父亲出身商人家庭,但一生充满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一事无成,后因赌博倾家荡产,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则是一个坚强、能干的女性,丈夫去世后,她守寡40年,为赎回自家的庄园、养活子女并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而含辛茹苦,终日操劳。普里什文的夫人后来在谈到双亲对普里什文的影响时这样写道:“如果说,未来的作家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幻想的热衷,那么,他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则是对工作的责任感。”

1904年,普里什文开始文学创作,于1905年在《泉水》杂志上发表短篇处女作《小萨沙》,不久便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直到30多岁才发表了自己真正有影响的作品,这在天才成群的俄罗斯文学史上算是大器晚成;而他一直不懈地写作到80余岁,在俄罗斯作家中又算是一个长寿者。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普里什文写道:“我将自己生命的前半段,即30岁之前,用在了对文化元素的外在把握上,或是用我如今的话来说,就是用在了对他人智慧的把握上。在我生命的后半段,从我拿起笔来写作的那个时刻开始,我就步入了与他人智慧的斗争,其目的就是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把他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在“他人的智慧”和“自己的财富”之间,普里什文找到了一个过渡,在自己的创作和大自然之间发现了一种契合,并由此形成所谓的“普里什文风格”,这一被公认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大特色,一个成就。而由若干短小章节构成的灵活、有机的结构,日记体和格言式的文体,从容舒缓的节奏和亲切善良的语调,对自然充满诗意的描摹和富有哲理的沉思,这一切合成了“普里什文风格”的具体样式。这种文风影响到了普里什文同时代及其后的许多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索洛乌欣和阿斯塔菲耶夫等人,则更被视为他的散文风格的直接继承人。

普里什文的作品特色鲜明,放在任何一部合集中都可以轻易地被识别出来,除了其中显在的自然主题和亲近自然的主观态度外,它在文体上也有着清晰的识别符号。文学史家一般将普里什文的文字称为“哲理抒情散文”,通过这个定义不难揣摩出他的散文中所包含着的哲理和诗意。散文、哲理和诗意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便构成了普里什文文本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普里什文是世界范围内生态文学的先驱作家之一,其作品中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普里什文的生态和环保思想还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同时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自然保护活动家,特别强调保护自然的事业自身就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灵教育的一种方式,就如他曾经指出:“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孩子们自己去帮助动植物生长,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尽管普里什文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系统的生态学著作,但在世界生态文学的历史中,却无疑应该占据重要的一席。

普里什文是以长篇随笔《鸟儿不惊的地方》和《跟随魔力面包》登上俄罗斯文坛的,而后来的《大自然的日历》更是其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的体现。因此,我们便将这个能概括普里什文整个创作思想的标题借用过来,作为这本集子的书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的关系,《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和《大地的眼睛》三部作品均系节选。

书评(媒体评论)

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这一点,我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都还未曾见过。

——高尔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自然的日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米·普里什文
译者 潘安荣//刘文飞//杨怀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8713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4084772
中图分类号 I512.6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