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诗性文化/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本书依次阐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发生背景,历史形态,轴心期的连续性,以及它所提供的生命诗化方式。目的在于指出:尽管其表现形态在历史中屡有变异,但其以生命伦理学为精神硬核的诗性精神,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天地大德日生”,是如何凭借个体生命中从原始时代禀承而来的诗性智慧,来完成个体的死生解脱与自由的存在方式。

内容推荐

古生物学研究揭示,物种的灭绝和变异,都根源于自然界固有食物链的突然中断,人类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纪冰川以及大洪水时代对原始食物资源的巨大破坏,正是在食物再分配过程中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分离;二是随着青铜时代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以及轴心期私有制的成熟,它加剧了人类社会内部食物分配的激烈竞争,从而促发了人类个体精神生命的觉醒。中国文明正是在对食物匮乏与分配的持续应战中,创造出其以生命伦理学为本体内涵的中国诗性文化。

由于食物资源分配的压力,在轴心时代,私有制运动实则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时代大潮,正是在对这一挑战的回应中,人类共通的诗性智慧开始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上自然的对象化;二是人自身生产层面上的生命的主体化。它们正是针对着诗性智慧的天人合一形态而发,由于早期世界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于是从中分别产生出古埃及的死亡伦理学、古希腊的死亡哲学、古印度的死亡宗教学以及中国文明的生命伦理学。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本书依次阐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发生背景,历史形态,轴心期的连续性,以及它所提供的生命诗化方式。目的在于指出:尽管其表现形态在历史中屡有变异,但其以生命伦理学为精神硬核的诗性精神,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天地大德日生”,是如何凭借个体生命中从原始时代禀承而来的诗性智慧,来完成个体的死生解脱与自由的存在方式。

此外,为了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新的理论总结,本书在方法论上也有所发展,如把历史考古学同精神现象学相结合的诗学人类学方法;与传统的历史文献学相补充的俗语文化学方法;与逻辑分析相并行的精神分析方法,以及思想源流与思想斗争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等。其目的旨在如何摆脱目前过于西方化的学术思路,以便能真正还原出中国大地上的生命历程之原貌。

正如海外新儒家所言:21世纪意味着人类又一个轴心时代的到来。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本体分析与理论总结,其正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之意也。此中有真意,鲁歌空复情。

目录

绪论 从轴心期到青铜时代

第一编 天地之心

引 言

第一章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对挑战的回应

第二章 诗性智慧

第三章 主体视角:天命之谓性

第四章 自然之维:万象为宾客

第二编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诗性伦理学的历史形态

引 言

第五章 目击而道存:汉语“道德”考源

第六章 胼手胝足:诗从寺新考

第七章 原始歌舞:从风诗到比诗

第八章 仪式歌舞:从兴诗到赋诗

第九章 诗性政治:从雅诗到颂诗

第三编 诗云子日:轴心期的崩坏与重建

引 言

第十章 诗性文化的轴心结构

第十一章 君子远庖厨:原儒篇

第十二章 礼与食孰重:原墨篇

第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原庄篇

第四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诗性主体的死生解脱

引 言

第十四章 咏而归: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五章 与物为春:庄子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六章 存在本身的美:禅宗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七章 天地大德日生: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五编 此中有真意:生命的诗化之路

引 言

第十八章 涵盖乾坤:大而化之的诗圣

第十九章 截断众流:行气如虹的诗仙

第二十章 随波逐浪:和光同尘的诗人

第二十一章 神农氏之诗境

结语 此身虽异性长存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国诗性文化》评论存目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诗性文化/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士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17214
开本 16开
页数 4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64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31.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9
170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