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域古城探秘/西域探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突然销声匿迹了,只留下楼兰美女神秘的目光。尼雅,这座东方的“庞贝城”,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在沉睡——连当初入睡的姿态都没有改变。曾经灯红酒绿的高昌,惨遭屠城,急呼哀嚎都化作了一阵接一阵的狂沙热风。龟兹,这个令玄奘大师脱鞋舞蹈的城市,就像她神奇的乐舞一样,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世界屋脊的屋脊的古格王国有着一段长达七百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

内容推荐

是战争的大摧毁?是举国的大迁徒?是自然界的惩罚?楼兰人到哪里去了?东方的“庞贝城”尼雅呢?惨遭屠城的高昌呢?乐舞龟兹在哪里迥响?还有古格王国的故事让你心颤……

西域的全貌,并非都记载在史书里,西域的声音,更不可能长存在记忆里。悠悠岁月,神奇落于尘埃,等待我们去探寻;漫漫苍海,珍宝委于泥沙,等待我们去开掘。《西域探秘》以探寻西域物质和精神的宝藏为主旨,倡导严谨的科学与优美的语言并重齐强,以求独具风格,别有洞天。

目录

第一章 楼兰追梦

1 胡杨泪

2 沙虎出笼

3 风沙风沙漫天飞

第二章 尼雅解梦

1 从《鲍尔文书》说起

2 盗宝特使斯坦因

3 沙海古卷

4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5 梦回尼雅

第三章 高昌惊梦

1 千佛呻吟

2 戊己校尉腐

3 张雄之死

4 高昌与玄奘

5 商贾贩客

6 破城之哀

第四章 龟兹托梦

1 玄奘与龟兹

2 绛宾王与汉家公主

3 匈奴铁蹄

4 龟兹霸主梦

5 千佛起舞

6 佛迹玉石

7 狼烟四起

8 吐蕃的侵扰

9 天厌龟兹

第五章 古格听梦

1 走进古格

2 古格寻古

3 古格之死

4 了民今何在?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胡杨泪

古楼兰是早期丝垌之路重要地段上的一个城邦小国,但其地位却不可低估。

最早的丝绸之路从甘肃敦煌西行后的具体走向,是沿着汉代长城,越过盐泽的北端进入楼兰,随后再从楼兰出发,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分为南北两道继续西行。

当年的丝绸之路上,是怎样的景象呢?据史书上记载:

“使者相望于道。”

“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

“一岁中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

“楼兰国最在东陲,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

尽管是零零星星的记载,但也足以证明当年楼兰国在丝绸之路上曾经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城市。

但是,历史发展的事实,却完全不顾及人类的感情,只留给后世的人们沉重的思索和悲凉的记忆:一个存在于公元前后的城邦国家,一座有着灿烂文明的西撼古城,在活跃了几个世纪后,竟然会完全消失于历史记载之中,田地荒芜,居民流失,城市为流沙所掩埋。在其后的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中,后人只是在历代边塞诗人的诗词中才偶尔见到它的名字。

楼兰死了。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不是“国破山河在”,而是像人一样,一旦死亡,便神形俱消,一切都不复存在。假如人死后还有灵魂,那么楼兰死后的灵魂也只能在滚滚的流沙间游荡,漫漫的热浪里煎熬而无所依附。

这是人类生存史上的大悲剧。

虽小是惟一的大悲刚,种种迹象丧明,人类如果不警惕、不约束自己,不克制自己如井喷一般的欲望,这样的大悲剧还会上演。

楼兰死了,直到本世纪初,由于瑞典人斯文·赫定的努力,楼兰的残骸才得以被世人所发现。现在,在距古楼兰最近的边塞城市库尔勒的楼兰陈列馆内,当我们置身于古楼兰人的生活环境之中会看见,身前身后,尽是沉睡千年的楼兰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有男人,也有女人。头发里的虱子还在,腰际间的肌肉还有弹性。但他们显然是不幸福的。他们有的被挖去了双眼,有的被截去了下肢,那抱在妇人怀里的小孩,最多也不超过5岁。他们不可能张口说话。如果能,又将会讲述出何等悲惨的故事呢?当然,除了人,还有那一匹匹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丝绸,还有那做工精巧的草编和皮革制品,还有那样子古怪而又特殊的陶器箭刀……置身在古楼兰人中间,你会在脑子里反反复复想的,只有一个问题:古楼兰于现代被发现,也许就是为了给我们揭示点什么。不!不是也许,是肯定。死亡2000年的楼兰于本世纪露出残骸,肯定是要告诉我们点什么。而寅际上也已经告诉了我们最最重要的东西,只足由于现代人的漫不经心和急功近利而对此无动于衷。

它告诉我们,江河并非万古流。一个部族的灭亡并非是没有可能的。一个国家的灭亡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如若不信,请问:楼兰人到哪里去了?或者,再扩大一下范围,罗布人到哪里去了?

在差不多5年的时间里,作者年年都要到南疆去,数次环行塔克拉玛干,企图能找到哪怕是一个真正的楼兰人,但老天爷却不成全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生活着一支讲罗布方言的维吾尔族部落。他们在塔里木河中下游依水而居,渔猎为生,食鱼兽,嚼白草芦根,吃玉米面掺沙枣糊糊,长期与外界隔绝。仅从生活习惯上看,他们有点像罗布人,但实际上不是,最多只能说与历史上的罗布人有一些联系。有些记者把他们称之为罗布人,完全是为了猎奇。他们明白地告诉作者,他们是世世代代的维吾尔人,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会是别的什么民族的人。

有一位老人,安葬在距尉犁县3公里处的胡杨林里,碑文上刻写着这样的话:

在1893年至1899年间,罗布人艾尔迪克曾两次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做向导,去罗布泊考察。

这就是那位第一个发现楼兰古城遗址的人,向导艾尔迪克。但艾尔迪克是维吾尔人。虽然他对罗布泊很熟悉,但不能就此得出他是罗布人的结论,就像斯文·赫定也对罗布泊很熟悉,也不能得出他是罗布人的结论一样。P21-23

序言

中国有两大举世皆知的历史遗存,一是凝固的万里长城。一是流动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所贯穿的辽远而广阔的地区,历来冠之以”西域”的称谓。

广义的西域,泛指新疆、中亚、印度、波斯、西亚、北非乃至东南欧。狭义的西域则指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主要是新疆。世界是联系的,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在”西域探秘”的视野之内。

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都在这里发生,人类最后的神秘遗存也更多地尘封在这里国家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样也将落实在这片土地上。

作为一个复杂的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全部因素的西域,单从某一角度探索是不够的,而必须是全方位多视角的,从诸如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民俗、经济、考古、民族乃至社会、地理、自然、生态、医药等全面观察,方能释疑解惑。

西域的全貌,并非都记载在史书里,西域的声音,更不可能长存在记忆里。悠悠岁月,神奇落于尘埃,等待我们去探寻:漫漫沧海,珍宝委于泥沙,等待我们去开掘。“西域探秘”以探寻西域物质和精神的宝藏为主旨,倡导严谨的科学与优美的语言并重齐强,以求独具风格,别有洞天,

探秘涉险,求真务实。漂泊志士,魂断沙海,赴约死神,是我们所赞扬的:文士大儒,上下求索,锲而不舍。布道立言,也是我们所欢迎的;走雪山,入洞穴,聚火州,散边关,风餐露宿,踏破铁鞋,为国家探珠寻宝,为西部投石问路,则更是我们所要张扬的。

西域是一座迷宫,锁住的秘密太多。拂去尘埃,珠宝才能放光,宝藏必定惊世。千年古都,淹没必有其故;王国消亡,末路自有其因;壁画斑驳,演义着流血的故事,流沙坠简,记录着王朝的更替:石窟薄崖,蕴藏着佛家的兴衰,泥塑石雕,折射着古人的灵光:江河断流。沙暴疯狂,是警示还是报复?域廓沙淹,湖泊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平沙莽莽黄入天,却有流水淙淙地下行,大自然的神奇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奥妙……这些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事,都是“西域探秘“所要涉猎和探索的。

“西域探秘”应该是,百家争鸣,得百花齐放之春色。博采广众,呈五彩缤纷之气象。只要言之有理,就有一鸣之地,只要持之有故,就有一聚之席。对学者,它该有科考价值,对大众,它该有窥奇之趣。让学者走出象牙之塔,让大众走进学问之林,让我们共同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域古城探秘/西域探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广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5300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8.04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2
14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