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关山无限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事沧桑,时代变嬗。关山苍苍,江河悠悠。三晋大地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还是执明清时期国内商帮牛耳的晋商,皆叱咤风云一时,令人注目。然而陵谷变迁,世事沧桑,往昔的辉煌与时下的失落,每每成为今天的人们抛不开的心中郁结。几年来,出于桑梓情、赤子心,本书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对这块土地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思索,这本文化散文集便是他的心血结晶。

内容推荐

关山苍苍,江河悠悠。三晋大地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还是执明清时期国内商帮牛耳的晋商,皆叱咤风云一时,令人注目。然而陵谷变迁,世事沧桑,往昔的辉煌与时下的失落,每每成为今天的人们抛不开的心中郁结。几年来,出于桑梓情、赤子心,本书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对这块土地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思索,这本文化散文集便是他的心血结晶。

书中共收录文章十八篇,涉及三方面内容。一为名胜古迹,如《永远的鹳雀楼》、《古渡沧桑》、《从雁门关到五台山》等:二为人物史事,如《山坳里的庄园》、《晋商会馆的斜阳旧影》、《追赶大唐的落日》等;三为民情世俗,如《平遥风采》、《漳河故事》、《上党乡俗谭》等。尽管题材不一,但在这些文章里,作者本着谈古论今、抉幽烛明的原则,对一个个既古老又鲜活的话题作了全新的阐述与品评,其视角之独特、观点之新颖,皆引人人胜,并可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沉思与遐想。

目录

永远的鹳雀楼/1

古渡沧桑/19

铁马秋风塞北/36

追赶大唐的落日/50

从雁门关到五台山/65

山坳里的庄园/72

晋商会馆的斜阳旧影/82

棋子山论棋/93

平遥风采/110

乡河三记/118

漳河故事/127

乐山者说/141

“国剧”里的山西/152

广胜寺:不绝的经香/170

三晋悲歌演绎《赵氏孤儿》/187

消失了的潞绸/201

走过旱区/217

上党乡俗谭/227

试读章节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咏唱名山胜川、雄关古驿的篇章不知有多少。唐诗宋词汉文章,铺天盖地,让后辈一代代的读书人青灯黄卷、寒窗苦读,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真正能够令人吟咏不厌、永远留在人们记忆里的还是那些名作佳构、华彩乐章。人们在那里认识了惟见“天际流”的长江,认识了“天上来”的黄河,认识了“春风不度”的玉门关、“飞阁流丹”的滕王阁……眼前这首仅二十字的小诗,也让天下人知晓了黄河岸畔有一座很有名气的鹳雀楼。

人世沧桑,时代嬗变,几千年过去了。多少曾经是显赫一时的历史胜迹,随着岁月的风尘已经湮没了。但有的却可以随着诗词和文章的流传而名垂干卉。即如鹳雀楼,它虽然曾沉没在黄河厚厚的泥沙里四百多年,它的名字却是鲜鲜亮亮地活着,活在千古绝唱的唐诗名句里,活在莘莘学子朗朗的诵读中。不仅时间难以消蚀它,泥沙难以掩埋它,反而更会激起人们对它的深深地怀念与向往。

谁不知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现今的小学生没有背不出这首唐诗的。在当今看重学前教育的父母们的传授下,孩子们学的第一首诗大概就是它;多少孩子还在咿呀学语时,就在摇头晃脑地念诵着它。我深信不疑:只要这个世界存在,就有我们的中华民族存在,这首绝唱也必将干秋万世、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诵唱下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再浅显不过的一首唐诗了。它明白如话,无雕无饰,却能够历代传颂,以至永远。伺也?就在于它昂扬着一种继承前人、超越前人的强烈的奋发自强精神,不管你理解了多少,你感受了多少,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深深地激励和感染。

这是何等令人难以置信却又是真实而鲜活存在的唐诗魅力啊!

诗的作者王之涣,字季陵。生于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死于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原籍晋阳(今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两新绛)。开元初,任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诬陷,弃官而去。此后十五年漫游,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出任文安县尉,病死于任上。

这就是王之涣的生平。如果要像现今动辄就要去填那些繁琐的个人履历之类的话,王之涣的填表就要简单多了。古人追求功名,追求仕途,王之涣可说没有多高的科举功名,没有“文凭”,故而官也做得不大,一生也只是弄了个“副县团”,在职的时间还不长。他生前坎坷不遇,“官一尉而卑栖”,所以在新、旧《唐书》上都没有他的传。但王之涣却以他的诗名让历朝历代的人尊着、敬着,后人只有仰视他的份儿。或问:同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也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样诗如潮涌、著作丰厚吗?这个问题,一时却是很难回答的。王之涣一生到底写过多少诗,无人知晓。因为他的诗大都已逸失了,仅仅只存下了六首诗传世。你会想象得到吗?也就是这六首诗,百十来句、二三百个字,竟然能成就和支撑起一位卓然名垂千秋的伟大诗人。

这是一种多么有趣,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有的独特的文学现象吧!

三  前几年我曾去过古称蒲州的永济市,当时鹳雀楼正在修复之中,我没有去看。我怕看那埋在泥沼中的废墟,怕看那种残破和缺失,因为鹳雀楼的名气太大了,生怕会损害我心目中的鹳雀楼的形象。

如今,我就要去一睹修复竣工后的鹳雀楼风采了。这是去和古人与名楼相会,还有我的跃跃欲试的写作欲望。

在面前铺展而来的,是永济市区两边的一片无垠沃野。这里是古蒲州的老地方。永济早些年迁到了过去的赵伊镇,原先繁华的蒲州虽然还留有一个名儿,且有一个叫作蒲州的镇子,但那已是被黄河水逼着一迁再迁的蒲州,而“城围二十里”的老蒲州,早已沉埋在厚重的黄河泥沙里了。

但这老蒲州却是一个很值得说道的地方。

蒲州,古称蒲坂。“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这蒲坂即蒲州,就曾是古帝舜的都城所在。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几个朝代都建都在陕西长安或中原洛阳,而蒲州正处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均属京畿之地。唐李吉甫道:“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东道一》)这里所说的“河中”,也指的蒲州。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关山无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6196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