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梦九讲(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艺术)
内容
编辑推荐

世上人都是梦中人,梦把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能理解梦里千种风情者,必能发现其对人间万事万物的重大影响。本书论述了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利用梦和解梦技术,旨在释要探讨运用心理学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来解析梦的可能性,进而促使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内容推荐

本书论述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利用梦和解梦技术,包括梦的概述、梦的心理咨询室开业、治疗中的文化差异等。本书的宗旨释要探讨运用心理学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来解析梦的可能性,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因此,本书要探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目录

前 言

第一讲 走进梦治疗的心理世界

1.通向人类内心的奥秘之路

2.医学研究:你的梦能诊治疾病吗?

3.什么是梦的心理疗法

4.临床实践:电影《爱德华大夫》的启示

第二讲 梦的心理咨询室开业

1.如何开设梦的心理诊所

2.训练与督导(1):梦的记录法

3.训练与督导(2):梦的神经生理学知识

4.训练与督导(3):梦的问卷测试

第三讲 临床治疗中的文化心理

1.开启梦治疗大门的先驱者

2.霍尔的“梦的编码”系统

3.民族文化与解梦

4. 宗教信仰与解梦

5.临床诊断的素材:梦的分类

第四讲 解梦的基础技术——象征

1.象征的喻意与含义

2.新的“象征符号”理论

3.再探索:个体与象征的关系

4.对象征进一步的挖掘:联想

第五讲 梦中的情感

1.两种不同的情感

2.情感的否定:改造与审查?

3.扭曲的情感表现

4.心理分析和治疗的技巧

第六讲 梦中的性爱活动

1.性爱梦的象征与人格体现

2.几种典型的性爱梦

3.心理治疗中的性梦分析

4.女性的性梦特征

第七讲 阻抗和不安

1.阻抗的产生与表现形式

2.不安和“第二焦虑”理论

3.心理治疗师的“逆向阻抗”

4.阻抗的变异形式及其应对策略

第八讲 噩梦的诊断与治疗

1.人类对噩梦的探究

2.哪些人在做噩梦?

3.创伤性噩梦的特征

4.噩梦的临床治疗

第九讲 在解梦的旅程中:灵魂的再生

1.梦的分析过程中之解释活动

2.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评估

3.梦中出现的心理咨询师

4.治疗目标完成阶段的梦

附录:本书解梦案例索引

试读章节

1.通向人类内心的奥秘之路

在世界的一切奥秘中,再没有比那些来自人类内心的奥秘更令人着迷了,而梦又是通向这个奥秘国度的通道。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梦中去理解这些现象,探索这些奥秘和启示,做自己的精神分析师。当我们对自我和内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便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愉悦。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文学家都对梦这一神秘现象作过探索。梦有私人性、神秘性、隐秘性等特点。有两则谜语可以说明这种现象:

①一人独自做,两人不能做;

只要你不讲,别人识不破。

②一个人做得,两人做不得;

人人都做得,没见做过的。

这两则谜语的谜底都是“梦”。我们可以把做过的梦说给人听,但如果听者对什么都持怀疑态度,我们就无法使他相信这个梦,他如要我们拿出证据来,我们往往就会束手无策。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清醒的人们处于同一世界,梦中的人们各奔前程”;“醒亦一世界,梦亦一世界,醒时与人共处,梦中世界己所独享”;心理学家荣格说:“梦是睡眠中的自我传给我们的神秘信息”;英国哲学家加尔文说:“梦是一封私人信件,是自己寄给自己的信”,“没有被理解的梦就像没有被开启的信件”;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疯子是清醒的梦想家”;比利时著名画家马格里特说:“如果说,梦是清醒生活的翻版,那么清醒生活是梦的翻版。”

梦既含有深刻的意义,同时又含有深邃的奥秘。不管人们把梦看作是一种处理生活中悬而未决事件和经历的潜意识,还是看作一种深奥的内心现象,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人生、日常生活,包括情绪、身心健康、灵感和艺术创造等。

非洲的音乐家沙巴拉拉说:“我的梦想来自于天上的歌咏团。梦中孩子们在天空与舞台间浮动,歌唱。很难说是男是女,不过都是孩子,他们还跳着了不起的舞蹈。听着悠扬的歌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我开始唱歌。他们教会我唱低音、高音和最高音。我们组建了乐队,取名为‘黑人巴马素乐队’。这个梦突然而至,帮了我一把,给了我方向,使我明白如何把人民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思想带回根本、传统的非洲音乐传统——沙巴拉拉之曲中。我们这支乐队受梦境驱动,把这种音乐精神在国内外传扬。”

据说当贝多芬和莫扎特从梦境中醒来时,有的梦中演奏的音乐还余音未了,有的正在用手谱写曲子。意大利作曲家达天尼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梦。他写道:“我梦见魔鬼拉小提琴,乐音很悦耳,令我潸然泪下。我醒来时重谱乐曲,但总不及我梦中所听见的悦耳。”他称奏鸣曲为魔鬼的颤音。而美国的音乐家吉尔说:“我理解达天尼的这种感受,我也时常有这种感觉,自己的作品虽好,但总不及梦中的好。我录音、监制时的作品只是我梦中所听到的音乐的拙劣代替品。《梦之河》这首歌是我梦醒后哼唱的:我梦游,我在夜半三更……之后便接不下去了。当时我想我为什么会唱‘这首曲子’呢?于是我问我的太太:‘我有梦游吗?’她说:‘没有,你一直安睡在这里。’”吉尔太太所设计的《梦之河》的唱片封套便取材于吉尔的梦境影像。吉尔又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何我会唱‘我梦游’呢?通常我不会梦到歌词的,只会梦到声音,梦到编曲、独唱,甚至监制、灌录,没有梦到过歌词,但这次我醒来在唱‘我夜半三更在梦游’。”

吉尔还说:“我作的许多古典乐曲通常来自梦境。《摇篮曲》是我梦到的较大型的音乐作品。我记起梦中是有合唱的,但我没法清晰地意识到是古典合唱、俄罗斯合唱,还是歌剧合唱。梦醒后我没有这样谱曲,也没有这样灌录,我只采用了钢琴伴奏。在现实生活中,你必须学会控制、剪辑、删裁东西,以及琢磨如何塑造与修饰音乐形象。但当我睡着时,我感觉自己变成了原始人,做了我内心中的远古艺术家,把制作、剪辑等都抛之脑后。我对别人说,如果你没梦见我所梦见的,那么你听到新乐曲时也会有难以理解的感觉。所以要想方设法解释梦境,说明梦境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非常困难,要花很大气力,但那是我的工作。”

另一方面在视觉艺术范畴中,梦的冲击也是特别明显的。梦的超现实形状和色彩被大量呈现出来。19世纪和20世纪的画家较多利用梦境做素材,他们相信直觉和潜意识的提示。

在一个名为“梦世界”的画展上,两名美国馆长着手研究了200多年来梦对绘画艺术的影响。画展上有马吉列、戈雅、卢梭、达利及许多名家的作品。其中一位研究艺术史的馆长说,我们所要找的是梦境所诱发的作品,因为梦幻以及潜意识资料是有趣的。我们特别对维奥拉作品有兴趣,因为她以现代意识将梦境形象化。维奥拉的许多作品是在噩梦中呈现的,例如房子失火,狗在吠,灯在亮起,是我们所见过的唤起梦境的最好作品。

在现实中,有许多作家相信人的“潜意识”是说故事和文学创作的女神。著名的小说家斯泰龙在写作品《苏菲的选择》之前,梦到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子。他这样说道:“在梦境中,这女子来到我住宿地方的走廊里,腋下夹着书本,手臂上有文身。当时我一直在想如何写出自己对纳粹大屠杀的看法,我需要催化剂将这些片断连接在一起,好让我的故事有隐喻。苏菲的出现似乎是个答案,我忽然将对真人的记忆与梦中的人物连接起来。我对这个启示感到震惊,就像我有天赋似的,因为我马上有了大纲和故事,于是我立即走到书房,坐下来写出《苏菲的抉择》的第一页。一个波兰的妇女在集中营中被迫作出抉择——救两个孩子中的一个。我从不赞同梦是有意义的,但我对苏菲的梦是特别的。不平凡的经历也许一生只有一次,然而它会对你有莫大的启示。梦和创作过程的联系是很含蓄的,往往不可解释。我知道苏菲如果在梦中再次出现时,我便又会有精彩故事可说了。”

作家斯蒂文生妻子的私人日记见证了她丈夫的名著《变形怪兽》产生的源起:“我的丈夫半夜里惊恐地大叫,我弄醒了他。他责骂我说:我梦见了好多鬼。然后他草草写下变形怪兽的情节。一到白天,他便努力写作新书。三天后他竟完成了三万字的初稿。”斯蒂文生是受梦境的驱使进行创作的最好例子。他的名著《变形怪兽》中的许多情节都出自于他梦境中的素材。他醒来后就会突发灵感,写人性中的两重性:我们外表文明,但骨子里却是不文明的野兽。

另一位小说家亚兰蒂在谈到她的一本小说创作过程时说:“我研究自己的梦已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它们教我活在另一个空间,这象征的梦幻世界对我的写作及生活很重要。有时候我解不开故事中情节的死结,梦为我提供我没有想到的方法。例如在写《精灵之家》的结尾时,我非常清楚我想说什么,我也知道怎样结尾,但调子总是不对,总是太感情用事、太政治化、太棘手,这些在作品中都不能用。某晚凌晨三点醒来,我梦见爷爷死了,他一身黑衣躺在床上,家具是黑色的,而现实中爷爷的家具也是黑色的,因为在我姐姐死了以后,他将它们漆成黑色的了。他自己也穿着黑衣,所以在梦中他也是这个样子,我也穿上黑衣表示哀悼。我对他说正在写故事,并读给他听。我说这就是故事的结局,祖父死了,孙女在写书,等待早上的到来,好将他埋葬。于是本书的结局也是这个样子了。《精灵之家》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有许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书中的卡娜就是我奶奶,而在现实中她和我一样叫伊莎贝尔。她是个很特别的人,机敏,尝试超感觉力量,不用触摸也能移动物体,她会解梦。在我幼年的时候她就死了,因此我记不得她了,但是我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奶奶,这样她就一直和我在一起了。”  亚兰蒂这样总结梦对她的写作之重要性:“另一个世界对我的写作及生活很重要,我相信在自己清醒时,我搜集资料时自己是意识不到的。梦中的气味、声音、我听到别人的交谈,而潜意识里却听到另一些声音,这些资料储存在我秘密的大脑花园内,在我睡着时便可来到这里,将资料拿走。如果我有好的方法来到这里并取到资料,那我将会是一个智慧的女人。”

综上所述,梦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命中最普通的方式,也可能是最不普通的东西,就像灵感,它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或火花。它可以联系其他事情,如果人类没有了梦便没有另一种文化及社会认知。梦是不会被人类所摒弃的。这是另一个世界,借着它连接未知的世界,潜意识结合记忆,情感变成智慧,我们就能找到新的世界。刚才所说的创意并不是艺术家独有的范畴,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意的火花,它每晚在我们做梦时发生,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它,就能通向人类内心最奥秘的世界。

P2-5

序言

本书并不是一本对梦进行心理学理论探究的玄奥之作,也不是一般市面上出售的通俗解梦或对释梦进行科普解说之类的书籍。本书的宗旨是要探讨运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来解析梦的可能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因此,本书要探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这似乎是一段既艰难又很有艺术性的旅程,然而心理疗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境界,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了。

本书也是我校攻读心理咨询技术学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必修教材。正如精神分析学开创者弗洛伊德所说:“不管是谁,如果他不能解释梦中影像的来源,那么他也不可能了解恐惧症、强迫症或是妄想,并且不能借此给患者带来任何治疗上的影响。”这就是说,了解梦的形成与了解病态心理问题的本因,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我们在这本书中进一步要做的工作是通过对梦的分析和心理咨询,对人的精神和健康状况进行治疗或者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进行维护。

人们有时非常忽视自身的存在、忽视睡眠、忽视梦,他们甚至会否认做梦,或把做梦看作是荒诞不经之事,他们甚至会用自我防御机制很强的理性对这一切加以审视,加以抹杀,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而不自知缘由。梦是人们情感的“镜子”,人睡着了,理性也就入睡了,但情感活动却不会中止;梦是我们未来生活的“测试器”,它告诉我们未知的东西;梦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安全阀门”,它解除了人心中的束缚和压力,让人自由思考,让我们了解自我的深层心理意识,以及身体和生理变化;它让人保持住生命的活力和生物的节律。如果从人的精神世界中剥夺了梦,人类本身也就不可能再生存了;另一方面,如果人只关注经济活动和电脑,对人类自身精神活动一无所知,也就无心再去寻求认识这个世界的其他门径了。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对于梦,怀着各种各样的兴趣。有人把它当作我们的“第二生命”,是我们被流放到这世界上寻找复乐园的另一条途径;也有人把梦看作是“神灵的启示”、“天意的征兆”等。当然过度的夸大和神化,也会使我们对梦的理解跌入到虚妄之中。

本书第一讲主要说明梦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解说什么是梦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第二讲针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从事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的治疗者·进行开业的培训以及解梦技术的训练和督导;第三讲意在提高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释梦的工作中能根据国家、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实施有效的心理分析和治疗技术;第四讲着重解说了解梦的基础技术一“象征”,说明这一技术对个案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意义;第五讲对人们在梦中的情感活动进行分析,而情绪健康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状态,强调对扭曲的情感如何实施矫治;第六讲分析人们在梦中的性爱活动,说明它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而本讲中女性的性梦特征分析是一种新的研究探索;第七讲考虑到在梦的分析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困难,因而着重叙述如何来消除治疗关系中的阻抗和不安;第八讲是本书一个重要的专题探索,即如何对人们的噩梦进行临床心理学的诊断和治疗;第九讲着重说明如何较好地完成一个梦的分析和治疗的案例工作,其中包括技术的运用得当,以及如何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达成预定的治疗目标等。

在本书的编排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心设计了版面,并配上许多生动、精美的绘画作品,使本书充满了新的创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们的编辑工作给读者带来阅读本书的艺术享受,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专业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

解开梦境之谜,开启梦的心理治疗大门,让我们走入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吧。  徐光兴

2007年5月

于华东师范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梦九讲(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光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5125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5.1-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