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妇女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本书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册为《妇女新生》将带你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过程中发生的那些故事。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

本书将为你介绍带给妇女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目录

一、《婚姻法》颁布

 毛泽东发布主席令实施《婚姻法》/002

 《婚姻法》为新型婚姻奠定基础/008

 《婚姻法》引起各界极大反响/014

 《婚姻法》颁布的伟大意义/020

二、《婚姻法》起草

 罗琼谈《婚姻法》起草经过/026

 中央妇委组织《婚姻法》讨论/033

 邓颖超对《婚姻法》草案的意见/039

三、《婚姻法》实施

 全国掀起贯彻《婚姻法》高潮/048

 贯彻《婚姻法》遇到的阻力/052

 全国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057

 全国再掀贯彻《婚姻法》高潮/064

 全国出现婚姻自由新时尚/068

四、婚姻新面貌

 《婚姻法》带来新气象/074

 《婚姻法》倡导再嫁新风/084

 《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087

 《婚姻法》规定离婚自由/091

 《婚姻法》实施后的夫妻新生活/097

 《婚姻法》贯彻后的婆媳新关系/104

试读章节

《婚姻法》一颁布,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说:

北京刘娘府村有位老太太,在《婚姻法》公布以前,她不让姑娘知道,给姑娘找了一家有土地、有大车、有骆驼的人家。老太太听了《婚姻法》讲解后说,“还是这样好。找个同脾气的女婿,姑娘不受气,当妈的也放心。”

据离休干部赵锐捷回忆,1950年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当时曾经有这样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那是1951年3月的一天,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大门外,一位身着粗布衣裳,面容憔悴的女子犹豫了很久,才挪着小步怯生生地走进校门。这个20多岁的农妇神情凄苦,是来找她的妹妹赵锐捷的。在姐妹俩对视的一刹那,那位农妇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扑进妹妹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赵锐捷回忆说:

我也哭了,紧紧搂住姐姐,心酸得很。姐姐尽管比我大了10岁,但比我瘦弱得多。

当年姐妹相见的那一幕,深深刻进了赵锐捷老人的脑海中。后来回忆起往事,赵锐捷依然唏嘘不已。

赵锐捷出生在商丘虞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950年3月,17岁的赵锐捷进入河南省第一期妇女干部学校学习班,毕业后留校工作。

她在回忆时说:

来找我的是我二姐,她生性老实,啥事都顺从父母,很小的时候就和外村一个地主的儿子定了亲,结婚后日子过得很苦。

二姐夫家封建规矩特别多,儿媳妇必须遵循“三从四德”,任由丈夫打骂,绝不能反抗。婚后不久,二姐身上就伤痕累累。

1950年年初,二姐夫独自离家出走,此后没有任何消息。可怜的二姐一人操持家务,还要忍受公婆无端的责怪。她受不了虐待,几次上吊寻死未遂。

半年后,村里开始宣传《婚姻法》,听说允许夫妻离婚,二姐偷偷跑到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向我求助。

二姐的不幸遭遇,让我既同情又愤恨。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女干部,决定用法律手段解除姐姐的痛苦。

虽说二姐对丈夫没感情,但毕竟她是有丈夫的人,还养了个孩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帮她。我的几个同事出主意,说看能否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帮助。

于是,我带着二姐来到河南日报社,向他们诉说了二姐的遭遇。了解清楚政策后,我们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寻人启事,大意是:二姐的丈夫杳无音信,如果他在1年内仍不回家,婚姻关系视为自动脱离。

一年后,二姐夫仍未归。二姐高兴坏了,我跟她一道拿着报纸跑到乡里,顺利地开了离婚证明。依据《婚姻法》,二姐冲破了悲惨的婚姻牢笼。二姐夫家干生气也没用,而我家是非常高兴,特别是二姐更是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父母再也不干涉二姐的婚事了。后来二姐再婚.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赵锐捷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使得结婚自由,离婚自愿,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婚姻法》完全否定了人们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婚姻观念。特别是对受封建婚姻制度压迫的妇女来说,有了《婚姻法》做后盾,她们终于敢对丈夫说‘不’了。”

《婚姻法》是保护人身权益的一部法律。中国妇女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自身言行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解放。P004-006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妇女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静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373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