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书附赠梁思成首次面世的随笔手绘稿、父亲梁启超给他的家书和梁思成先生手绘的一张完整的曲阜孔庙平面总图
这张孔庙平面总图,堪称完美,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图从来以艺术性和准确性完美结合而著称,这张图让人十分赞叹,建议放在镜框里给书房增添一丝文气。
书内分为5个部分,精选了近40篇先生经典的建筑文章,对于不是建筑专业背景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文章轻松地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
图书 |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随书附赠梁思成首次面世的随笔手绘稿、父亲梁启超给他的家书和梁思成先生手绘的一张完整的曲阜孔庙平面总图 这张孔庙平面总图,堪称完美,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图从来以艺术性和准确性完美结合而著称,这张图让人十分赞叹,建议放在镜框里给书房增添一丝文气。 书内分为5个部分,精选了近40篇先生经典的建筑文章,对于不是建筑专业背景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文章轻松地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 作者简介 林洙,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遗孀,1962年与梁思成结婚,陪伴梁思成走过了十一年的艰难岁月。1928年了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入清华大学梁思成主持的中国建筑史编撰小组工作。自1973年起全力赴整理梁思成遗稿,先后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书,另著有《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等书 内容简介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曾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思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795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3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