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小书院(少年中华文化典藏共10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许多中国家长的观念中,读书常常是和接受教育相提并论的。孩子去学校上学,家长会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念书!”“念书”是接受教育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观点、知识、经验和感悟,大多是通过书来传承的。人在年幼之时,最需要教育,自然,也最需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呢?专家的建议是:读最值得读的书,即经典!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书籍被写作出来,但大多数都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了,只有少数经典之作不曾绝版,长久为人们所珍惜并诵读,因此无非是这些经典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长存于天地之间。

内容推荐

少年中华文化典藏的特色是原文大字,加拼音,加译文,加注释。字大,可以节省目力;拼音,便于诵读;译文和注释,便于理解。此外,《百家姓》、《千字文》、《老子·庄子》、《孟子》几部另配相关故事,以增加阅读趣味,也助进一步理解原文。《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也是为增加孩子的古代文化基础知识而准备的。但由于古代圣贤往往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话,其中难免有封建礼教的思想及与现代文明冲突的观点。因此,希望家长及小读者加以分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试读章节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地混沌不分,在混沌中有一个生命吸天地的精华,渐渐强壮——他就是盘古。

一天,强壮的盘古睁开了双眼,可他却只看到朦胧一片。他愤怒了,抓起身边的斧子朝混沌的世界劈去,天地被分开了。为了使天地不再聚合,盘古用手托起天,用脚踏着地,他每天长高一丈,天地每天就离开一丈。随着天地的不断分离,天上长出了太阳,生出了星星;地上长出了万物。光阴像流水般逝去,盘古渐渐老去,他不忍眼前的一切随着他一起逝去,于是变成了一块巨石立在天地之间。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人们常常误吃植物中毒而死。著名的氏族首领神农氏看到这一切,十分着急,他决心遍尝百草,找出所有有毒的植物。

神农氏身体构造与常人不同,他的肚子是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肠胃。因此他能看到自己吃东西后身体的反应。有一次,他吃过一种草后,只见自己的肠胃迅速变紫,随后而来的便是剧痛,在他吃了无数种解药之后才慢慢好转。虽然他随时可能中毒身亡,但他仍然坚持尝试百草。  

后来,神农氏终于尝遍百草,总结出了各种植物的属性,造福了老百姓。

仓颉造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载历史事件。那时候没有文字,人们记事都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不仅十分不便,而且容易混淆。

仓颉十分渴望能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符号。为此,他常常四处寻访,向智者请教。有一次,在去拜访一个智者的路上,他碰到几个狞猎的老人正在为走哪条路争论不休。一个坚持往东,说东边有羚羊;一个坚持往西,说前边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另一个则偏要往北,说不远处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根据动物的脚印认定的。仓颉深受启发,既然可以根据动物的脚印辨别不同的动物,为什么不可以用不同形状的东西代表不同的事物呢?

从此以后,仓颉便开始四处搜集资料。等集到足够量了以后,他开始造字。他所造的字都是仿照物体的具体形态,例如,“日”字就是照着太阳的模样勾画的。那时候世上还没有笔墨纸砚,仓颉就把自己造的字刻在山洞中的岩壁上。一个山洞写满了,他就到另一个山洞去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仓颉一连写满了三个山洞。

仓颉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又黑又瘦,非常心疼,劝他在家里好好休息。但他没有听母亲的劝告,而是开始忙着把自己创造的字教给别人。从此中国便有了文字,并开始广为流传。  

尧让位给舜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

那时候,氏族大事都是由部落联盟讨论决定的。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有才德的人继承他的职位。众人推荐了有才德的舜。尧点点头说:“我也听说这个人品德较好,大家能否说得更详细些?”于是大家向尧讲了舜的情况;他生母早死,父亲瞎了,后母很坏。后母的儿子叫象,品质也很差,但父亲却很喜欢象。父亲、后母、弟弟联起手来,几次加害于舜。有一次,父亲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爬上仓顶时,父亲却在下面放起了火,妄想把舜烧死。舜一看起火了,就赶紧找梯子,可梯子早已被弟弟抽走。舜只好用两顶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了下来,才幸免一死。

虽然父亲和弟弟他们屡次加害舜,但舜一点也不记仇,仍尽心对待父母兄弟。尧听了舜的事情以后很高兴,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给舜筑了粮仓,分给他许多牛羊。后来尧又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和舜一起生活,以观察他怎样待人。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尧满意地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序言

在许多中国家长的观念中,读书常常是和接受教育相提并论的。孩子去学校上学,家长会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念书!”“念书”是接受教育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观点、知识、经验和感悟,大多是通过书来传承的。人在年幼之时,最需要教育,自然,也最需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呢?专家的建议是:读最值得读的书,即经典!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书籍被写作出来,但大多数都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了,只有少数经典之作不曾绝版,长久为人们所珍惜并诵读,原因无非是这些经典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长存于天地之间。

经,本义是“织布的线”,是织成一匹布的根基,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典,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知识分子所公认的经典,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一直流传不衰的莫过于经、史、子、集。不能否认,时至今日,它们中仍然蕴含着大量的伦理道德、礼仪风俗、人文历史等古代文化。全球“儿童读经活动”发起人、台中师大教授王财贵博士说:“当我们勇敢地打开一本《易经》来读,全部的经传数万字,普通人大概可以读懂一二十句。但我们要知道,仅这一二十句,若能好好欣赏玩味,已是一生受用不尽了。”《三字经》中有“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至理名言。如果我们能利用少年儿童的黄金时期,有选择地给他们诵读一些经典之作,借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孩子。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孩子一生融入社会、生活幸福、事业大成的基础。

为了让少年儿童有较好的读经教材,我们特地约请了著名高校的古典文献研究专家主编了这套《国学小书院》,包括:

1.《三字经·弟子规》、2.《百家姓》、3.《千字文》、4.《古诗词必背》、5.《论语》、6.《大学·中庸》、7.《孟子》、8.《老子·庄子》、9.《古代名句选读》、10.《古代文化常识》。

本套书的特色是原文大字,加拼音,加译文,加注释。字大,可以节省目力;拼音,便于诵读;译文和注释,便于理解。此外,《百家姓》、《千字文》、《老子·庄子》、《孟子》几部另配相关故事,以增加阅读趣味,也助进一步理解原文。《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也是为增加孩子的古代文化基础知识而准备的。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古代圣贤往往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话,其中难免有封建礼教的思想及与现代文明冲突的观点。希望家长及小读者加以分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关心教育的家长,千万不可轻忽对孩子的读经教育,快快让您的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中来吧!少时熟读,终生受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小书院(少年中华文化典藏共10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吉林摄影出版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067314
开本 其他
页数 16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1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1.7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168
145
1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