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 图书 | 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现代性研究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目录 序言:困境 致谢 导论:现代性、哲学和文化 现代性论争 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的哲学 第一部分 主体和对象的动力机制 第一部分引言 第一章主体主义和先验的综合 主体主义无孔不入 主体主义——先验的综合 第二章打造新的立场:笛卡儿 二元对立 先验之桥 第三章重铸综合:康德 认识的两种秩序 使两种秩序联姻 第四章哲学的自恋和主体主义的极端化 主体主义的财富 自恋的精神动力学概念 哲学的自恋 哲学自恋的辩证法 第五章没有对象的主体主义:胡塞尔 胡塞尔后期著作的理论构架 《笛卡儿式的沉思》中主体间性的失败 放浪不羁的自我 胡塞尔和萨特 现象学诸谜题 结论 第六章没有主体的主体主义: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的理论框架 此在和展开状态 列维纳斯和此在的空虚性 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的坍塌 结论 第二部分 现代性理论 第二部分引言 第七章启蒙和自恋:阿多诺、霍克海默和拉希 辩证理论 理论中的瑕疵 第八章文化理论和反文化的兴起 文化视野与辩证的视野 文化主体主义和反文化 第三部分 文化维度 第三部分引言 第九章反文化和所谓的哲学死亡 主体主义的局限性 反文化的哲学 后现代主义 第十章文化的形而上学:一种多元主义——自然主义的观点 完整性和关联 文化的概念 文化和心灵:温尼科特、卡西尔和杜威 文化和自然 后记:人道主义、民主和文化 楼梯上的纳粹军靴 反文化和美国式民主 并非墓志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现代性研究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劳伦斯·E.卡洪 |
| 译者 | 王志宏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5375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08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