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新闻评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新闻传播业正从“独家报道”的时代向“独家报道”和“独家评论”并重的时代转变。这意味着我国的新闻评论从理论到实践,正迅速蓄积着一个发展和提升的契机。

本书针对中外新闻传播生态的巨大变化,试图建构以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为主,多种新闻评论,包括媒体和个人专栏评论相辅的论述框架,使其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本书诸多崭新、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独到的阐述,给新闻评论领域的教学和写作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中外新闻传播生态的巨大变化,试图建构以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为主,多种新闻评论,包括媒体和个人专栏评论相辅的论述框架,使其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随着新闻媒介多功能的确立,本书凸显了传统新闻评论学中被忽视的“受众”理念,并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了新闻评论工作把握受众、说服受众的重要。

本书还以国际视野考察了中西方新闻评论,这在我国其他新闻评论类教材或专著中尚不多见。这对于在国际传播时代,我国的新闻评论如何与时俱进、取长补短是至关重要的。

再有,本书对新闻评论实践中越来越频繁接触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作了专章论述。它阐述的“公正评论”、“平衡与包容的伦理取舍原则”、“媒介审判”等内容,是一大亮点,其对于媒介实践有着很现实、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书作者主研传播学理论,在新闻评论领域也时有建树,且翻译过对中国新闻评论界较有影响的《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一书。本书可看作是作者本人针对国内新闻评论状况,结合国内外各种理论与经验而创作的另一具冲击力的著作。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节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二章 当代新闻评论特点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定义辨析

 第二节 当代新闻评论的特性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受众

 第一节 新闻评论受众的一般特性

 第二节 说服受众

第四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技巧

 第一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第二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技巧

第五章 中西方新闻评论

 第一节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概况

 第二节 西方新闻评论发展概况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方新闻评论

第六章 评论写作环节之一——确定评论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从哪里来

 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与标准

第七章 新闻评论写作的环节之二——把握评论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论点

 第二节 论据

 第三节 论证

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和语言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

第九章 专栏评论

 第一节 媒体专栏评论

 第二节个人评论专栏

第十章 新闻评论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法律问题

主要参考书籍

附录

 附录一:皇甫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

 附录二:储瑞耕:“再就业”六题(上)

 附录三:民意调查述略

 附录四:王韬:停捐纳

 附录五:张季鸾:蒋介石之人生观

 附录六:丁刚: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

 附录七: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新闻评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558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0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