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北极可能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那里冬季长夜漫漫,长年风雪交加,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一个绝地。本书记录了作者两度考察北极的点滴见闻,包括对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存动植物的了解和体验。
| 图书 | 北极圈里寻恐龙--绝地科考笔记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北极可能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那里冬季长夜漫漫,长年风雪交加,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一个绝地。本书记录了作者两度考察北极的点滴见闻,包括对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存动植物的了解和体验。 内容推荐 古生物学家董枝明于1986年、1989年两度踏上北极,是最早寻访北极的中国人之一。董先生以轻松的笔调,将他这两次寻访之旅中的所观、所感在本书中娓娓道来:奇异的冻土石环,神奇的“化石森林”,可爱的北极兔,讲究团队精神的麝香牛,独来独往的北极熊,让人厌恶的北极蚊子;还有因纽特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艺术,以及7000万年在北极生活过的“史前巨兽”的雄姿等。 目录 楔子 什么是恐龙 1.去北极 2.耶洛奈夫——“黄刀子” 3.北极星升起的地方 4.北极的空港——雷索柳特 5.P.C.S.P.基地 6.偶遇丽达 7.签下“生死簿” 8.山北湾——北极恐龙考察营地 9.保护北极的清洁——垃圾和厕所 10.五星红旗在北极地区飘扬 11.北极柳——无畏的精神 12.苔原奇观——冻土“石环” 13.尤里卡——北极导航站 14.北极魔虫——蚊子 15.北极的化石森林和哺乳动物化石 16.冰川时代的动物——麝香牛 17.北极极的兔子和驯鹿 18.我们看到了北极熊 19.海豹和海象 20.保护鲸鱼 21.北极的蛇颈龙和沧龙化石 22.飞越北极 23.北极地区找到了恐龙化石 24.北极的主人——因纽特人 25.因纽特人的艺术 26.开发北极 保护北极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极圈里寻恐龙--绝地科考笔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董枝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00322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0 |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816.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2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