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在天涯(琼瑶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志翔怀着梦想飞往罗马去投奔学声乐的哥哥,本想已功成名就的志远,必定在各大著名舞台上意兴风发地表演着歌剧,却不料,志远只是歌剧院内抬布景的杂工。真相一旦呈现,志翔顿时惭愧自己利用志远的钱,读着贵族般的学校,更深深感到人在天涯的悲恐……

内容推荐

两个相依为命的兄弟,哥哥为了弟弟的梦想放弃音乐家的梦想,不惜当歌剧院内抬布景的杂工,当弟弟知道后,还能继续自己的艺术梦想吗?一次机缘巧合,弟弟与乐观开朗的丹荔相识,但两人的身分悬殊,结局将会如何呢?他们能经得起梦想与现实的考验,亲情与爱情的考验吗?

试读章节

第七章

接下来的生活,是忙碌和奋斗堆积起来的。对志远来说,是发疯般的工作,加班再加班,在营造厂中,他从挑土到搬砖,从开卡车到扛石块,只要他能做的,他全做!歌剧院从十一月到三月,是一连串大型剧的演出,也是歌剧的旺季,他更忙了。忙于搭景,忙于整理剧院,忙于挂招牌……他永不休假,永不喘息,工作得像一只架着轭的牛。

对志翔来说,是疯狂的吞咽着知识,疯狂的学习,疯狂的绘画……当冬季的第一道寒流来临的时候,志翔已迷惑于雕塑,只有在欧洲,你才知道什么叫“雕塑”!他学习雕塑,观摩别人的作品,每个周末和星期天,他背着画架,到一个又一个郊外别墅,去绘下每个雕塑的特点,人像、神像、战士、马匹……绘满了几百几千张纸。家里,也开始堆满了塑像的原料,和他那些未完成的雕塑品。

志远深夜做完工回家,常看到客厅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速写,和一个个雕塑的粗坯,而志翔则倦极的仰躺在地板上睡着了,手里还紧握着雕刻刀或是炭笔。每当这种时候,志远会站在那儿,对志翔怜惜的看上好几分钟,才轻轻的摇醒他,唤他去床上睡觉。

而志翔呢,每天清晨醒来,他就会面对着哥哥那张熟睡的、憔悴的、消瘦的脸庞看上好久好久,然后悄悄的披衣下床,去烧上一壶咖啡,让它保温在那儿,再把面包放进烤面包器里,煮好两个连壳蛋,削好一盘苹果,都放在餐桌上,另外再留下一张纸条:

“哥哥,别忘了吃早餐!”

“哥哥,别工作得太苦!”

志翔下课回家,也常看到志远留下的纸条:

“明天周末,何不带忆华出去写生?”

“夜凉如水,可在忆华家烤烤火。”

“书呆子,用功之余,别忘了终身大事!”

忆华!志远总是念念不忘的撮合他和忆华,他却很难去告诉哥哥,他与忆华虽然越来越亲密,却决没有志远所希望的那种感情。很奇怪,忆华细致而温存,安详而恬静,虽称不上天仙美女,也是楚楚动人的。但是,她就是无法燃起志翔心里的火苗。他也曾对志远坦白的谈过:

“哥哥,忆华是我的知己,我的朋友,我的妹妹,就是不能成为我的情侣!你别热心过度,好不好?何况我现在全心都在学业上,根本也没情绪去交女朋友!”

“慢慢来吧!”志远却充满了信心,他又亲昵的去揉志翔的头发了。“你全心都在学业上倒是真的,但是,不管你有情绪交女朋友,还是没情绪交女朋友,当爱情真正来临的那一天,你会挡也挡不掉的!”

是吗?爱情会真的突然来临吗?爱情会从天而降吗?爱情是挡也挡不掉的吗?无论如何,这一天,在志翔的生命史上,却是个神奇的日子!

这是个星期天,已经十二月了,天气很冷,阳光却很好。一早,志翔就到了布希丝别墅——也就是布希丝博物馆,这别墅位于布希丝公园里,因为有拿破仑妹妹布希丝裸像而闻名。志翔却不是为了这裸像而来,他是为了贝尼尼的另一件作品:掳拐。“掳拐”也是一件世界闻名的艺术品,全部用大理石雕塑而成。塑像本身是塑着一个强而有力的男人,肩上扛着一个惊恐万状的少女。关于“掳拐”,原有一个神话故事,可是,志翔对这神话故事并没有兴趣,他所惊愕眩惑的,只是那男人所表现的“力”,和那少女所表现的“柔”。把“力”与“柔”混合在一起,竟能产生如此惊人的美!他研究这雕塑品已经不止一朝一夕,每次看到它,就不能抑制胸中所沸腾的创作欲,和那份崇拜景仰之心。

这天,他就站在“掳拐”前面,拿着自己的速写册子,细心绘下那男人的手,那只手紧掐着少女的大腿,手指有力的陷在那“柔软”的肌肉里。“柔软”!你怎么能想像得到,以大理石的硬度,却能给你一份完全柔软的感觉!

十二月不是游览季节,布希丝别墅中游客稀少。志翔专心在自己的工作里,对于别的游客也漠不关心。可是,忽然间,他耳中传进了一声清脆的,像银铃般悦耳的、女性的声音,用标准的“国语”在喊着:

“爸爸!妈!快来看这个!一个大力士抱着个好美好美的女孩子!”P57-59

序言

写在2004年“琼瑶全集”出版前

今年年初,长江文艺出版社,送来一个企划案,希望能够再次出版我的“全集”。对于这个企划,我当时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因为,若干年来,我的书已经在内地出版得乱七八糟了。自从1989年起,我也曾两度授权给内地的出版社,出版我的“全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出版品纷纷到期。内地的出版情形,一直是我的“痛”。几乎每本我的著作,都有盗版。除了盗版之外,还有许多冒牌的“伪书”。尽管我有合法授权,违法的书籍却照样出版。于是,在书店中,可以看到我的真书、伪书、盗版书……各种版本,大大小小,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让我“最痛”的是那些伪书,看到它们公然用“琼瑶”的名字出版,内容却荒诞不堪,真使我欲哭无泪,投诉无门。

因而,长江文艺出版社提出“全集”计划时,我不禁怀疑的问:

“盗版书早已充斥在市面,正版书还有人买吗?”

对方很肯定的告诉我:

“这就是我们要出全集的原因,总要有一家出版社,把你的全部作品,作完整的、有系统的出版,让正版和盗版优劣立现。而且,有了正式的全集,冒牌书也就无所遁形了。”

长江文艺出版社说服了我,所以,我再次授权给他们,出版这套全集。在出版前夕,我对“长江文艺出版社”,是充满了期盼的。期盼这套书能够印刷精美,设计精良。能够真正遏止住盗版、伪书的歪风。当然,在市场并不缺乏的情形下,长江文艺出版社还有决心要出版这么庞大的一套书,我也对他们的热忱和勇气,充满了敬意。

写这篇短文前,我翻开一本旧著,看看原来的“自序”,这一看,不禁心头一惊。怎么?上次那篇“自序”,居然是1989年写的。距离现在,已经有15年了。

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会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忙忙碌碌中,我又送走了许多个朝朝暮暮。日月迁逝,春去秋来。我眼看园中的树木,叶子由绿变黄,又由黄而绿,周而复始。但是,我的头发白了,却无法变黑。时间对人类是很吝啬的。人生,能有多少个15年呢?这15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检点书名,发现我又写了好多书,从当初的43部,到如今的64部。其中的“还珠格格系列”,长达250万字,可说是我最近的代表作。“梅花烙”、“烟锁重楼”、“苍天有泪”都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原来,这15年来,我并没有休息。虽然,每出版一本新书,都像考试,我是一个完全缺乏自信心的人,对成绩常常没有把握。但是,不管成绩单的分数是好是坏,读者对我是褒是贬,我一路走来,不曾松懈。

出版“全集”,总会有些顾忌。曾经有媒体访问我说:

“你出版这套全集,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会再写作了?”

我想,在许多人心目里,都认为“全集”是“身后事”,只有盖棺论定,才知道“全集”共有多少部。偏偏我是一个“诸事不忌”的人。我笑着回答:

“15年前,我已经出版全集了,那时是43部书,之后,我又写了21部。如果上苍对我特别照顾,说不定我还能写21部呢!”

当然,这完全是在说笑话,我也知道,岁月不饶人,写作生涯,并不轻松,劳心劳力又伤神,我的大好时光,早已消磨在一个个的“故事”里。最近,我深受“坐骨神经炎”的折磨,无法再久坐书桌之前,以后再想完成像“还珠格格”那样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了。

但是,在这部“全集”中,我依然希望能有一本新书。是有关我的生活、思想、经历、感觉……的散文集。这本散文集,连书名都有了,腹稿早已打过千千万万次,只欠我去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你看,写作就是这样,有腹稿,有计划,有书名,都不等于存在,必须真正完成了,它才存在。)

出版社问我,是不是要修正改写某些作品?

我真的不曾这样想过,我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和年代,有不同的思想和笔触,不论它是幼稚的还是错误的,它都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想改变它,就让它带着我的幼稚和缺点,用“本来面目”和读者们见面吧!只是,在“我的故事”一书中,那篇后记之后,我又添加了后记的后记,补充这15年来的“后续”。

我的作品,一直在叙述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字。男女之爱、朋友之爱、手足之爱、父母之爱、国家之爱、民族之爱……写不尽人生的爱。在这些爱的故事中,我难免有重复的对白,或大同小异的情节,这是我的缺点。有些对白,我虽尽力做到流畅,但是由于我的出身,使我的“语言”很“琼瑶”化,(其实,是很“琼瑶家庭”化,在我家里,成语的运用,是普通之至的事。)再加上两岸对白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有些内地读者,对我的语言不能适应。这是我无可奈何的事。至于文字,我也有“不够用”的感觉,常常觉得自己写得不好,“才尽于此,力不从心”。但愿读者抱着宽容的态度,来看我的作品。

在这漫长的写作岁月中,我也写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在我心里,剧本的创作和小说的创作是同样重要的。剧本比小说还难写,因为剧本只能用动作和对白来交待剧情,不能大篇幅的作“内心描写”。我的剧本也是我的创作之一,只因为写得比较仓猝,没时间再去校对它,因而不想出版。我在“天上人间”最后一场戏后,写了两句话:

谨将此剧献给全天下

相信人间有爱的朋友

电视剧播出之后,很多媒体访问我,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两句话?我回答说:

“你不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失去了爱人和被爱的能力了?在目前的社会形态上,许多人心狠手辣,才能得到一席之地。为了生存竞争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是人之常情。逐渐的,大家都不相信人间有爱了,甚至会嘲笑那些还相信的人,觉得他们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只会作梦说梦话的人。不相信人间有爱的人,如何去爱人和被人爱呢?因此,他们失去好多心灵的飨宴,失去了好多痛楚和狂欢。没有痛过,没有爱过。没有哭过,没有爱过。没有笑过,没有爱过。没有爱过,等于没有活过!”

这是我由衷的看法,好希望,人类永远不会失去爱的能力!那么,生命里才有奇迹,活着才有意义。

所以,我把这套全集,献给还相信人间有爱的朋友们!

琼瑶

写于2004年6月23日黄昏

后记

今年年初,我又从国外归来。

前前后后出国的次数,自己也不记得是第几次了。我的生活,长久以来,就是“写作”、“休息”、“旅行”三件事来占据的。“写作”的时候,我总是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不见人,不应酬,不回信,不接电话……全神贯注的写,因而被亲家们给予“六亲不认”的外号。“休息”的时候,我就完全变了,我看书,交朋友,聊天,看电影,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完全不去想我的写作。而“旅行”的时候,我不止是在享受,我也忙于观察和吸收,追寻和体验,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我总在近乎感动的情绪下惊叹而欣赏。这样,我活得好忙,也活得好充实。出国的次数多了,就想以国外为背景来写部小说,但是,这只是个念头而已,我对国外的任何地方,都只是走马看花,缺乏深入的认识,真要写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毕竟太困难。因此,这念头在脑中闪过,却从未有任何力量,吸引我去实行。

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去罗马,我立即被那个城市所震撼了。我疯狂的迷上了罗马,当时,就很激动的说过一句话:

“所有有关艺术的神话!应该发生在这个地方!”

不久之后,我又二度去罗马,坐在翠菲喷泉的前面,坐在古竞技场的拱门下,坐在国会方场的台阶上,坐在罗马废墟的断壁残垣里,我忽然间,觉得有股庞大的力量,把我给牢牢的抓住了,我对自己许下一个宏愿:我一定要以罗马为背景,写一部小说!

“宏愿”是有了,却没有“故事”。我无法去杜撰一个空中楼阁般的故事,也无法“无中生有”,这愿望就埋藏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埋了四年之久。

直到今年一月,我在美国,去了旧金山,去了洛杉矶,去了华盛顿,D.C。接触到很多留学生和华侨,听到很多的故事,包括一些稀奇古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面这些故事之中,有一个故事却深深的感动了我!

一月底,我从国外倦游归来,一下飞机,就被“家”的温暖给包围了。奇怪,出国的次数越多,对于“家”的感情就越浓厚,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观念也就越深重。海外,即使是集声色之极的拉斯维加斯,即使是雾蒙蒙的金门大桥,即使是华盛顿的国家博物馆,即使是日本的富士山,即使是东京的宝冢歌舞,即使是京都的庙宇楼台……都抵制不了“家”“国”对我的呼唤!回到台湾,回到家里,我满足的靠在沙发中,由衷的说了一句:

“是我开始写《人在天涯》的时候了!因为,我有了‘故事’,也有了‘感情’,还有了‘动力’!”

我坐进了书房,没有延误一分钟,立即执笔写《人在天涯》。虽然我刚经过一段疲劳的旅行,虽然正逢春节,虽然旅美多年的锦春妹第一次返国,我都无暇旁顾,又恢复了“六亲不认”的我,埋头在我的作品中。

《人在天涯》虽然有一个真实故事为蓝本,但,不可否认,我更改了若干情节,也夸张了若干情节。真实故事写成小说,要想完全“写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连“传记”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我把这故事从美国搬到欧洲,一来偿了我的夙愿——以罗马为背景写一部书。二来,我认为这故事如果发生在欧洲,比发生在美国更动人而合理。三来,不论罗马也好,瑞士也好,美国也好,对我而言,都是“天涯”!

我执笔写《人在天涯》的同时,正好联合报在海外发行世界日报,邀稿甚殷。因此,这部书原为皇冠杂志所预订,经情商后先给了联合报与世界日报,再由皇冠杂志转载。也打破了我历年来所坚持的一个原则——书未完稿前决不发表。这本书是边写边登的,因而,也带给我极多的难题。

在写作前,我认为两度去罗马,而且有份很细密的日记,写这本书决不成问题。谁知一旦着手,才知道自己所了解的,毕竟只是皮毛。对雕塑,对艺术,我也只能欣赏而无研究,这本书写得十分辛苦。为了怕出错误,我直接或间接的请教了多位在欧洲留过学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在这儿我特别要向这些位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致谢。包括:林宽先生,席德进先生,郭轫先生,徐进良先生,纪让先生,和白景瑞先生。如果这本书写得真实,是诸位先生帮助之功,如果有错误,是我记录之失,无论如何,若有谬误之处,请读者们多所包涵。

虽然有各位先生的协助,这本书仍然有若干问题。例如,欧洲的艺术学院是学分制或学年制,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学年制,有的说是学分制。经我求证结果,在罗马的“国家艺术学院”,是学年制,欧洲其他艺术学院,多为学分制,于是,故事中,我采用了后者。再例如学位问题,艺术学院毕业后,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最高能修到什么学位?各种说法,莫衷一是。终于,我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认为这学位只有一个“称谓”,并无“艺术博士”的存在。又例如欧洲的艺术沙龙,是一年四季皆有?还是每年一次?凡此种种,我所写的,可能会有错误,虽然与故事情节及主题,并无太大关系,却不能不加以说明。

回忆这些年来,我从开始写作至今,已有十五年以上的历史,这是第一次,我写《人在天涯》这种题材。我常说,我不“求变”,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加,我体验的不同,我的作品可能会自然而然的“变”。这本书,和我以往的作品,我相信有一段距离。我不知道我的读者们,会不会喜欢它?因为赶时间,这些日子,我不眠不休,在书桌前熬了不知多少个通宵!(碰巧有两次,我所住的地方竞通宵停电,我只能秉烛而写,在烛光摇曳下,字迹模糊,连格子都看不清,虽然烛光很诗情画意,仍然弄得我“眼花缭乱”,对古人的秉烛夜读,不能不深深佩服!)这一个月来,我对志远、志翔、忆华和小荔子,比对我自己还熟悉,只由于故事有若干真实性,我写得辛酸,写得激动,写得泪眼模糊!

我爱这个故事,我爱这故事中每个人物,如果这故事不能感动别人,是我写作的失败,不是故事的失败,如果它能得到一点点“共鸣”,我愿已足!走笔至此,我觉得心里有千言万语,难以尽述。我从来不解释自己的作品,十五年来,不论褒与贬,我皆默默承受。对于《人在天涯》,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无论你喜欢与不喜欢,我“努力”过了,我“耕耘”过了,我“写”过了。

一九七六年三月五日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在天涯(琼瑶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琼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4784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08
15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2: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