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思想评论》为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主持、编辑的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辑包括“神学研究”、“汉语神学的反思”、“学术争论”、“中国与基督教”、“译文”、“书评”、“感悟篇”7部分、共24篇文章。
| 图书 | 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5辑2006年第2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基督教思想评论》为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主持、编辑的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辑包括“神学研究”、“汉语神学的反思”、“学术争论”、“中国与基督教”、“译文”、“书评”、“感悟篇”7部分、共24篇文章。 目录 神学研究 绝望中的生命自由——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望德”与自杀禁忌 阿奎那论“Sacred doctrine”的性质——对《神学大全》的一种自然神学解读 柯勒律治的上帝观 “罗马天主教会静静的推动者”——卡尔·拉纳其人其学 冒称的“上帝”——巴特神学的崇高化 论莫尔特曼的政治神学 巴尔塔萨的基督教多元主义思想 蒂利希的在边缘上的教会观 走出诺斯替主义——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独一性”的神话与再思——试论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包容论的“合题”与“分歧” 汉语神学的反思 言说之道和上帝之道——兼论基督教神学的本质 神学言说与人文学进路 学园与教会:基督徒学人及其困惑 学术争论:佛耶对话的思考 从天台佛学看巴特的基督论 罪身、罪性与如来藏——一个基督论式人类学的探讨 中国与基督教 晚明的西方修辞学和话语团体的形成——以《达道纪言》(1636)为例 兹威默:派往伊斯兰教的使徒 基督教与道教心身观念的科学文化功能——以《神学大全》和《抱朴子》为例 两种“生命的学问”——从比较研究方法看儒学与基督教“会通”之途径 译文 灵修阅读指南 “人”的圆满还是“人类”的圆满? 书评 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从《基督教的兴起》看社会学家笔下的早期基督教史 感悟篇 哭墙:“沉默的诗篇”——《以色列,我带着圣经来看你》之二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5辑2006年第2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许志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669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0 |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7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5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