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筛选你的习惯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可能伴随人的一生;思维习惯、社交习惯、行为习惯,良好习惯令人敬仰,恶劣习惯让人鄙夷。我们既应该尊重习惯,又必须筛选习惯。谁能养成优良习惯,谁就能够事半功倍;谁能扭转不良习惯,谁就能够驾驭人生。本书专为囿于种种习惯的人们而作。全书对生活、工作、社交、思考等方面的习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从正反两面进行了扬弃式点评,同时,还举例说明了筛除种种坏习惯的方略,读者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筛选”,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内容推荐

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习惯这东西,是一种势力——所谓“习惯成自然”,就像火车在刹车后,依然会朝前缓行一样。筛选你的习惯,就是耍颠覆那些习以为常的坏习惯势力,对它们来一次革故鼎新。

目录

1习惯决定品格

1.习惯是你的私人秘书/3

2.思想决定习惯,习惯提升品位/6

3.互赖性能使你成为团队里出色的一员/8

4.起初我们造就习惯,后来习惯造就我们/11

5.好习惯需要代代相承/14

6.梦想、幽默和坚持的习惯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17

7.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19

8.别让心中那个“慌鬼”作怪/21

9.错觉本身也是坏习惯/23

10.千万别做那个“杀鹅取蛋”的“农夫”/26

2以智慧造就习惯

1.把积极的选择变成一种习惯/31

2.习惯:功在当前,利在一生/33

3.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引导/37

4.由智慧造就的习惯能成第二天性/39

5.自制力是一个人品格的主要基础/41

6.自律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一项素质/43

7.自强就是敢于向一切事物挑战/45

8.淡泊名利的人才真正懂得自尊/46

9.自信能给你的人生增添一条成功的路径/48

10.既要能一击中的,又要能百折不回/51

3以习惯成就人生

1.运动能让你获得精神上的松弛和愉悦/57

2.健康是幸福之本,也是成功之本/58

3.有嗜好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瘾”/60

4.感谢不要只放在心里,而要说出口/64

5.空洞的说教不如鲜活的事实/66

6.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懂得接纳与参与/67

7.小毛病能毁大前程/69

8.遵守秩序是尊重他人的表现/71

9.坚毅的心态是产生奇妙力量的源泉/72

10.把诚实作为终生的习惯/74

11.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绝不可优柔寡断/76

12.有时候,不作决定比错误的决定还糟糕/77

13.一以贯之的习惯是成大事的必备要件/80

4缺乏思想的习惯是不成功的习惯

1.别把你独一无二的东西丢了/85

2.没有思想的习惯是不成功的习惯/87

3.先动脑子后动手,这是聪明人的做事习惯/90

4.心有几分清静,就有几分自在的创意/92

5.便宜面前更要三思/93

6.宁静以致远/95

7.冷静,能让你主宰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96

8.养成凡事以逻辑推理的好习惯/98

9.成功在于具有超常思维/99

10.面对难题,引导比强拉要有效得多/101

5把创新变为自己一生的习惯

1.有创造性的人,一定是求异思维的高手/107

2.不要让你的思维习惯进入死角/109

3.将创新变成自己的日常习惯/110

4.大象为什么拉不断铁链却能抬起千斤重物/112

5.扬长避短,其实就是赢家与输家的习惯之别/114

6.逆向思考比一味努力更重要/117

7.创造机会是成功者的成事习惯/118

8.“躺着想想”才是一流的习惯/119

6学会思考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1.读书要读出独立的个性、独到的思想/125

2.学而不思则罔/128

3.细心观察是迈入成功的第一步/130

4.好的记忆力来自好的习惯/132

5.不断学习是成功者的优良习惯/136

6.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生活就会永远快乐/138

7.别让粗心把你的梦想毁于一旦/139

8.做笔记是成功者的好习惯/141

9.灵感源自知识的积累/144

10.文明是一种进步向上的习惯/147

11.在自我检测中找出自己的优劣之处/148

12.不迷信权威,走自己的路/150

13.自我鼓励,能助你实现目标/152

14.改变旧习惯也是一种快乐/154

15.科学用脑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习惯/156

16.要有一套明确而高效的工作方法/157

17.展读会使你每一天生活情绪饱满/160

18.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162

7人要有执著的习惯,也要有放下的习惯

1.低头做人,其实是包容现在拥有的一切/169

2.听富兰克林讲一堂受益终生的习惯课/172

3.要养成三思而后行的做事习惯/178

4.习惯也有个性,怪不一定坏/179

5.好怀疑,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坏”/184

6.没有经过磨难的财富是不牢靠的/186

7.正直操守比钻石和金钱更珍贵/187

8.有执著的习惯,也要有敢于放弃的习惯/189

9.别让旧习惯积“坏”难返/190

11.储蓄比挣钱更需要聪明的脑袋/191

11.一个有思想的人总乐于和自己为伍/195

12.半开的花给人的感觉最美/198

8好人缘,才是好习惯

1.与人握手,要有分寸感/203

2.给人敬酒要彬彬有礼,风度雅致/205

3.与人寒暄,一定要得体适度/207

4.对外交往,要做到不卑不亢、入乡随俗/208

5.争而不吵,靠的是智慧,赢的是利益/211

6.朋友之间,物质是土,友谊是金/213

9先做人,后做事

1.心到还要手到,想到就要做到/217

2.做得丈夫人,方能行得丈夫事/218

3.总想借大树乘凉,就永远做不成大事/220

4.按部就班,总比随心所欲好得多/222

5.你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放松/227

6.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231

7.做事也像做文章,一个小标点也不能忽略/233

8.在小节上用心,必能在大处有所成就/234

10做事有做事的习惯,成功有成功的法则

1.不要在小事上烦恼,无小不成大/239

2.每个人都得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242

3.责任感能使你的人生更坚强,目标更明确/244

4.给下属的自由空间越大,事情就会越成功/246

5.繁忙是戒除一切烦恼的良药/250

6.做到什么地方为止,是一种技巧/253

7.先拿钱再干活的人永远不可能有建树/257

8.实现理想的关键是要有那股“痴劲”/259

试读章节

一个孩子会在最初阶段对作用于他的感官的,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他在盯着一张报纸的时候,其实并不能对传入眼中的信息作出解释。他抓着一个球,神经冲动就会沿着他的手臂传递。当他将球放进嘴里,或者按在鼻子上,或扔到地上,或放在眼前时,又会产生其他对应的神经冲动。

在最初的一个阶段,这些神经冲动和感觉在孩子的头脑中并没有形成任何联系。他不会将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臂等产生的感觉联系起来。他知道感觉的不同,却不能将这些不同的感觉综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会注意到这些感觉总是同时出现,然后他开始注意来自眼睛的那种特别感觉是这一系列感觉的先驱,直到这时,他才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球。在他的视网膜上形成的那个视像,对于他就“意味”着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根据先前的大量经验对由神经系统传人的信息作出解释,这是一个重大的、了不起的飞跃。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觉。

当一个成人看见一匹马时,眼睛所捕捉到的那个形象对他来说就“意味”着马。而对于野人来说,那个形象就不代表任何意义。但假如他有了与我们一样的经验,他也会明白那就是马。同样,当我们看到某种形象时,就会立即知道那是一张方桌而不是别的什么。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所说的桌子并不等同于我们的眼睛里成的像,它只是过去经验的再次呈现。无论我们是坐在桌旁吃饭,站着俯视它,还是坐在椅子上从侧面看这张桌子,都会知道那是一张方桌。如果有人坚持认为他所看到的事物不是由过去经验告知的,而是由眼睛反映出来的,那就请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坐在地板上看到的四条腿的桌子。如果他不是在这方面独具天赋或经过专门训练,那么,他所画出的一定是桌子真正的样子,而并不是他所看到的样子。

我们不仅依据现在的经验观察事物,而且也依靠过去的经验观察事物,无论这种经验是前天的还是前年的。我们所见到的内容是经验提供的,而不是眼睛提供给我们的。

其实,让自己相信从不曾见过真正的方桌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形状,只有当你在距四个角等距离的位置闭上一只眼睛看时,你才有可能看到正方形。但就是这么做,你所看到的仍然不是真正的正方形。眼睛中最敏感的部位——视网膜——是一曲面,你所看见的形象都被它扭曲了。我们不能只通过眼睛对正方形作出辨别,而是要将各种正方形进行比较并观察它们的形状。小孩子玩积木,在成人看来既简单又没有什么意义,但实际上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所见到的是过去经验的产物,而并不是眼睛呈现出来的。我们的视网膜上只映出一种形象,而我们“看见”的却是两种甚至更多的事物。这个图既像挑檐,又像台阶,观察者的经验不同,他们在同一个图形中就会看到不同的事物。

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不用过去的经验而对当前的经验作出解释。当盯着旧式煤炉中燃烧的火焰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些图形和面孔。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分天空中的云朵时,看到墙纸的图案时,也会如此。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物,在某个人看来是很明显的,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却不会那么明显,甚至相当困难。让一大群人去判断洒出的一片墨渍像什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这一片墨渍最少会被看做三四种不同的事物。

然而,有时我们也会被过去的经验所蒙骗,因为视网膜会扭曲事物的形象,因此我们就会产生所谓的错觉。如果对刺激作出了错误的解释,错觉就随之产生了。演艺界的某位人士曾建造出一间装有秋千的房子,屋子安装得极其巧妙,可以摇摆甚至旋转。被带进这间房子的人们,可以坐上那个稍有摆动的秋千,这时半规管就开始工作。随后,屋子开始摆动旋转,一开始比较慢,后来逐渐增大幅度,最终完全倒转过来,而秋千上人们的位置仅被移动了一点,但所有的人都坚信是他们在旋转,而且真的完全转到了房顶了。他们的视觉让他们产生了这种误解,使他们认为确实被颠倒了。准确地说在这两种情况中视网膜上形成了相同的视像,但是都没有被解释为地面在动,而是被解释为是自己在运动。人们将这种刺激解释为旋转运动,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作出解释。在一般情况下,仅凭经验完全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关错觉的概括很难作出统一的解释。对它们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认为错觉是由对经验的错误理解所引起的。当然,有些作用是由感受器的特殊性而导致的,如视网膜的曲面。

有这样一种说法:经验使我们形成了知觉和反应的习惯。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错觉就是一种坏习惯,它们会引起错误的知觉和反应。

P23-25

序言

每个人一生一世都在跟自己身上的一样东西较劲,有时候是我们占上风,有时候是它拉着我们走。是什么东西这样不离不弃地跟我们一辈子呢?就是“习惯”。

关于习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这里说的社会风尚又称作“风俗习惯”,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我们请大家更多地关注一下作为习惯的个人的行为和倾向。请注意这句话里的两个要素:一是长时期逐渐形成,二是不容易改变。

所谓“长时期”,当然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可能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代代相传、辈辈相袭的“风俗习惯”;但对于个人而言,这个“长时期”就绝不会有这么长了。但不管怎么说,好习惯需要长时期来养成,坏习惯也不是突然之间就降临在我们身上的。它们的形成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谓“不容易改变”,说的则是好习惯的坚持性和坏习惯的顽固性。有的人常年坚持晨起锻炼身体,风雨不误;有的人彻夜苦读,悬梁刺股,并且不以为苦,反而淡淡一笑对人说“习惯了”;也有的人,见到小便宜就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不占不舒服。笑话里那个大宅门的厨子,在自己家做菜也偷着塞一块肉到怀里,老婆问他自己家的肉怎么也偷,他的回答就是“拿惯了,不好改了”。习惯的确不容易改变,但这并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改变,否则就不会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大变革出现,也不会有洗心革面的个人小变革发生。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习惯,它在很多时候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朋友之间的交往、家庭内部的关系,也都会因我们的习惯而生出不同的结果来。习惯良好者,虽不说必然事事如意,但肯定能够处变不惊、左右逢源,一旦命运之神眷顾,他就能够应时而起飞黄腾达!反之则只有处处碰壁、举步维艰了。

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稳定的、有助于我们成功的习惯,并且使我们不再受恶劣的、顽固的、不利于我们成功的习惯的操纵呢?答案是:筛选你的习惯。习惯如鱼目混于珍珠,必须借慧眼而筛选之。习惯虽然根深蒂固,但却并非不可改变。筛去丑陋粗鄙,选出优秀高洁。我们须阅尽习惯种类,剖析习惯优劣,摒弃恶劣习惯,养成优良习惯。通过实践一系列的手段、方法、技巧,从而达到筛选习惯个性的目的,让习惯不再操纵你!这也正是写作与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筛选你的习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文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17969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