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录/西风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篇护教之作。作者帕斯卡尔在书中主要以奇迹和预言论证基督教的唯一合理性,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内容推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是一篇护教之作。他在《思想录》中主要以奇迹和预言论证基督教的唯一合理性。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目录

【译序】

艾略特:导读

论思维方式与文体

人没有上帝的悲哀

论赌注的必要性

论信仰的方式

正义与结果的理由

哲学家

道德与教理

基督教的基础

永恒

象征

预言

耶稣基督的证明

奇迹

附录:论争片断

试读章节

考虑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虚假的奇迹,虚假的启示,巫术等。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有一些的确是真的。如果没有一样奇迹是真的,那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虚假的奇迹;也不会有那么多虚假的启示,如果没有一样启示是真实的;也不会有那么多虚假的宗教。如果没有一个宗教是真实的。如果从来都不曾存在过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那人就不可能想象到它,更不可能想象到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它。但是,由于已经有很多真实存在的大事,由于一些伟人也相信这样的大事,这个印象一直就是人人都有可能相信虚假东西的原因。因此,与其做出这样的结论,认为由于有那么多虚假的奇迹存在,因此就没有真正的奇迹存在,反过来我们却应该说,由于有那么多虚假的奇迹存在,因此就一定会有真正的奇迹存在;正因为有真正的奇迹存在,因此才有虚假的奇迹存在。同样,由于有一门宗教是真实的,因此就有许多虚假的宗教存在。一一对此的异议是:野蛮人有一个宗教。但是,这是因为他们听说过真理,如圣安德鲁的十字架、从洪水和割礼当中显示出来的。——这些源自这么一个事实,即人类的思想发现自身由于真理而倾向于那一侧,因此才有可能感受到这里面的虚假性……

诱惑与导入谬误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上帝诱惑人,但他并不导入谬误。诱惑就是要提供机会,而且不会以必然性作欺骗。如果人不爱上帝,他们会做某件事情。导入谬误就是将一个人置于犯错误和追随非真实的事物的必然性之下。 

亚伯拉罕与犹太勇士都在启示之上。犹太人凭借《圣经》来评判奇迹,因此是盲目的。上帝从来都没有抛弃他真正的崇拜者。

我情愿跟随耶稣基督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因为他有奇迹,有预言,有教理。有永恒性等。

多纳特斯派。没有奇迹迫使他们说那就是恶魔。

我们越是把上帝、耶稣基督和教会特别化……

如果没有虚假的奇迹,那就会有确定性。如果没有评判它们的规则,奇迹就一无用处,也就没有相信的理由了。

从人性的角度说,并没有人性的确定性,但我们有理性。 

要么是上帝打乱了虚假奇迹的秩序,要么是他预告了这些奇迹,无论是这两种方式当中的哪一个,他都使自身超出了相对我们来说的超自然的范围,并且使我们也提升到了那样的高度。

奇迹不是用来使人转化的,而是用来谴责的。

反对。——亚伯,该隐;摩西,魔法师;以利亚,假先知;耶利米,哈纳尼亚;米卡亚,假先知;耶稣基督,法利赛人;圣保罗,巴尔一耶稣;使徒,驱魔者;基督徒,异教徒;天主教徒,异端;以利亚,伊诺克,反对基督者。

耶稣基督说,《圣经》证明了他。但他并没有指出在哪个方面证明了他。

甚至预言也不能够证明耶稣基督在他有生之年的存在。因此,在基督赴死之前,人类没有信他是不应受责备的,假如奇迹在没有教理的情况下不足以说明问题。可是,那些在他有生之年没有信他的都是些罪人,就如同他自己也是这么说的,而且丝毫也没有原谅他们。因此,他们一定掌握着无可怀疑的证据,但他们却抵制了这些证据。他们没有预言,而只有奇迹。因此,当教理与它们并不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后者应该是足够的,它们应该是能够相信的。

《约翰福音》第七章四十节。犹太人当中的争论,就如同在今日基督徒之间的争论一样。有些人相信耶稣基督,另外一些人不信他。因为预言说他应该是在伯利恒降生的。他们本应该多加考虑。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在那里降生的。他的奇迹既然是令人信服的,他们就应该相当肯定,知道他的说教与《圣经》之间存在的这些所谓的矛盾。但是,这样的隐晦并不能够成为他们的借口,而是使他们盲目了。因此,那些因为今日存在并非真实的假定的矛盾而不信奇迹的人,他们并不可得到原谅。

法利赛人对因为他行的奇迹而相信他的人说。“这些不知道法律的人蒙了诅咒。但是,有没有任何一位统治者,有没有一个法利赛人相信他呢?因为我们知道,加利利这里并没有先知出现。”尼柯德穆斯回答说:“我们的法律在听说到一个人,尤其是这样一位行奇迹的人]之前,是否会评判他呢?” 

过去,预言含义模糊,现在不一样了。 

过去,五条主张含义模糊,现在不一样了。 

奇迹不再是必要的了,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了。但是,当传统不再有人考虑,当只有教皇一个人提供给我们,当有人强迫他的时候。当真理的真正来源——也就是传统因此而被排斥在外的时候。当传统的保护者教皇有偏见的时候,真理就不再能自由出现了。之后,当人们不再谈起真理,真理自身就必须谈到人了。这就是阿里乌斯时代所发生的事情。(迪奥克里底恩和阿里乌斯时代的奇迹。) 

奇迹。——人们自己下了这样一个结论,但是,如果其中的理由摆给你听的时候……

属于这个规则的例外是不幸的。同样的规则还必须是严格的,与例外相对的。但是,由于是规则就一定会有例外,所以,我们的判断虽然必须严格,但必须也是公正的。

在《旧约》里,他们使你远离上帝;在《新约》里,人们使你远离耶稣基督。在这些时候,是要从信仰里排除特别的奇迹。并不需要排斥其他的奇迹。

因此可不可以这样说,他们就有权利排除来到他们身边的所有先知呢?不,如果他们不排除否认上帝的人,那他们就是犯有罪过,而如果他们排除了并不否认上帝的人,则他们也是犯下罪过。

因此,当我们看见奇迹的时候,必须要么是同意,要么是拿出相反的强有力证据来。我们必须看看它是否否认上帝,

P261-264

序言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是一篇护教之作。为基督教的辩护自基督教诞生之初即已开始。从哲学层面来说,自护教学者游斯丁始,经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几十年反复的推敲,再由经院哲学的登峰造极者阿奎那以毒攻毒式的辩说,发展到现代的希望神学、解放神学、过程神学等五光十色的基督教护教运动,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已经远远超出其宗教意义,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部分。

帕斯卡尔的基督教申辩是基督教发展过程中面对以蒙田为代表的怀疑主义在日心说和地理大发现等现代科学萌芽之后,以理智觉醒的名义向基督教提出严重挑战的关键时期的中继加油站,其申辩助记笔记《思想录》本来有可能改写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思潮在法国和欧洲的发展历史,假如他这部14章共924节文字果真按计划形成长达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的话,可惜他英年早逝。

帕斯卡尔是世所公认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法国知名的哲学家和散文家,他全身心投入基督教教义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这是《思想录》中所含精华尤为独特与难能可贵的根本原因。

在17世纪中期一批欧洲现代科学创始人当中,帕斯卡尔由科学转向宗教的经历并非罕见。跟帕斯卡尔一样,同时期的牛顿对经典物理学及数学的全部贡献早在年轻时代就完成了(1664年黑死病造成剑桥大学关闭18个月),牛顿中、晚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神学考证与炼金术的研究,共有上百万字的神学论证和60余万字的炼金术著作。在死后发表的《论丹尼尔预言及圣约翰的天启录》一书中。牛顿利用自己无比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计算出罗马教堂会在什么时候成为先知丹尼尔眼中的第4只野兽的第11只角。从炼金术的角度看,这恐怕只能用走火入魔来解释了。比牛顿稍早几十年并且为他铺平了地心引力理论道路的开普勒。最后竞诉诸占星术以回报神圣罗马国王鲁道夫二世给予他“皇家数学家”的奖赏。稍晚几十年的“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假如不是因为忙于承包税收并使用极端手段索取税款而在巴黎圣母院断头台落入共和党人的刀俎,保不准也会把他的氢、氧发现成果归功于神授智慧,进而使自己的化学研究转向难以预测的方向(《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海南出版社)。

更让人称奇的是。帕斯卡尔作为当世一流的科学家,竟然是以目击奇迹而转向宗教的(其妹在罗亚尔修道院的腿伤被据说来自耶稣荆冠的一根棘刺当场医好),并且由此契机而接触到冉森派理论。感叹之余,我们似乎又可以揣测到帕斯卡尔突然转向宗教的深刻根源,同时也好像能够明白为什么他把奇迹当作论证基督教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千百年来,围绕基督教的信仰与理智之争从未有过停息的时候,其根本原因是,在人生与自然世界的沉沉黑暗中,理智缓慢、不可靠而且盲目的摸索并不能给予人类以真正贴切、确信的指导,我们诉诸信仰,我们不断地更改和超越上帝的概念,希望能够往理智这一只永远无法灌满的杯子里注满美酒。但是,理智与信仰之间的角力,是人生荒诞的另一明证,人被莫名的命运抛撒在时空连续体的任一盲点,同时人又像自咬其尾的蛇一样试图弄清楚个中道理。胜负难分,两相权衡的时候,奇迹的力量就必然显示出来。迟至1988年,还有关于都灵圣布的现代奇迹出现。加拿大科学家里昂西奥,加沙一瓦尔迪斯博士剥离耶稣裹尸布上的“生物塑料涂层”,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碳14元素测定后发现,都灵圣布上有包含人类DNA的血渍,并根据线索证明了耶稣蒙难的诸多细节。该发现成果震动了全世界科学家并引起教皇保罗的注意(里昂西奥·瓦尔迪斯,《上帝的DNA?》,戴波得依出版公司)。然而,据此不是可以推断出上帝的DNA了吗?人类理智要面临的挑战的确未有穷尽之时。

跟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一样,帕斯卡尔早年相信“几何学方法是最可靠的”。但跟走向泛神论的斯宾诺莎不同的是,帕斯卡尔晚年强调,直觉优于演绎,宇宙的真谛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洞察到。《思想录》中关于几何学缺陷的论述是相当有趣的,它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帕斯卡尔甚至牛顿等人抛弃理性走向神学的根本原因是理智自身有莫解的谜团。

然而,基督教教义自身的证明却是更为棘手的事情。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可归结为(相对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前提):(1)恶的来源问题;(2)自由意志问题;(3)《圣经》解读问题;(4)创造和被创造的问题;(5)上帝造人的目的和方法问题;(6)人死以后的去向问题等。在神学研究问题上,帕斯卡尔属于半路出家,他在《思想录》中主要以奇迹和预言(Typology)论证基督教的唯一合理性。这种技术上的象征学诠释法非自他始,亦不以他为终,而且在原罪流转等教理上,他还在书中公开表示疑惑,这是他被人怀疑为异端的一个原因。但是,重要的不在于帕斯卡尔在神学论证上有多深的功夫,或者多么不同于凡人的见解,而在于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如何为自己转向神学寻找理论上的辩解,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会产生兴趣的。

简约地说,人类以约2200平方厘米的皮层和约140亿个神经元去理解无限和全体,这无论如何都是一项冒险的事业。革兰氏阴性菌可能构造出了一个比我们人类壮观宏大得多的宇宙,我们不妨在黑夜里听听它们对着愚蠢的阿米巴发出的骄傲的狂笑,但千万不可因此而回顾人类自身,否则我们便会堕入自轻自贱的窠臼,或者预测自己最后会比什么也不知道的动物死得更痛苦。帕斯卡尔和无数先贤圣哲为我们列出了脑力锻炼的例题,我们应该为此心存感激,我们对待现代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分合也许应该抱同样的态度。人类在荒诞中与自己的影子搏斗,等他明白不应该如此的时候,生命已经走完大半,我们当然也不能否定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所说的这样一种可能性:“未来的科学会纠正自已的错误,到那个时候,生命就更聪明了,同时也会默默地离开,因为它明白自已已经走到了尽头。”

本节译本根据登特及杜顿出版公司特洛特尔氏译本节选后译出,因无法与原版对照,个别模糊处参看了何兆武前辈的译本,在此表示感谢。因时间仓促,可能存在错漏误译,责任全在本人。

译者

2003年10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录/西风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帕斯卡尔
译者 李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3730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2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9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