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与中国民俗学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4年4月18至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题为“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以及其他民俗学、民间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学术成果。而本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会议论文20篇。
| 图书 | 民间世界--理论与存在(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全国学术研论会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与中国民俗学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4年4月18至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题为“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以及其他民俗学、民间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学术成果。而本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会议论文20篇。 目录 前言 贺信 民俗、民间文化保护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 目标差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也谈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民间文化保护的民俗学思考 需要多一点保护意识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试论知识分子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双重作用——以畲族民俗文化研究为例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中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开发价值研究 永嘉林坑村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 民俗、民间文化田野调查与研究 乡土研究的先驱——董作宾的《看见她》研究及其他 区域特征:“风水”背后的生态认知——以浙江省武义县部分村落“水口树”文化为例 古梅山峒区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调查(一) 上海城乡民俗中的禁忌、仪式与社会转型 龙母信仰的历史演变——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三 盘古探源 2000年贵州榕江县计划乡加去村苗族鼓藏祭祖节调查报告 汉族石敢当信仰在仫佬族中的演变——兼谈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 布努瑶的母性图腾——兼论布努瑶民间文化的研究开发 当代村镇寺庙存在状态调查——以浙中、浙北诸村镇为例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间世界--理论与存在(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全国学术研论会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华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7133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黑龙江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