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介石日记秘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与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相比,蒋介石的日记或许更有说服力。《蒋介石日记秘事》辑录了蒋介石在台湾、日本等地的部分日记,再配上毛氏后人捐献出的早年日记,内容主要涉及军事、政治、党务、外交以及游冶、家事等活动。日记揭示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蒋介石。

  这本书披露了蒋介石所经历的这段重要时期的历史内幕,使很多历史疑问得到了解答。

内容推荐

编者择取在台湾、日本等地出现的一些蒋介石的部分日记,配上毛氏后人捐献出的早年日记,撰写成这本《蒋介石日记秘事》,以飨读者,以期后来人能以正确观点、公正立场来全面评价、认识蒋介石其人,不鬼化,不神化,用辩证唯物观点、方法来看待那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和那些左右中国命运、影响中国进程的人物。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愿此书,能给读者有所裨益和思考,便达到笔者寸心于万一也。

目录

序言

“家族观念打不破,埋没古今多少英雄”

“见毛氏犹在,为之晕厥”

“娶妾之为害,实不可胜言”

璐妹——一个在日记中被抹去的蒋夫人

恋美龄,“心甚依依”

“经儿可教”

“纬儿可爱”

蒋介石日记中的“三二。事件”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从蒋介石日记中看其对日态度

蒋介石日记中的“中原大战”

九一八事变,“世界之第二次大战于是开始矣”

蒋介石主张迁都洛阳

蒋介石问张学良:谁先下船

“西安事变”——历史从这里转弯之一

“西安事变”——历史从这里转弯之二

蒋介石日记中的“皖南事变”

请来一位“洋爷”——蒋介石日记中的史迪威事件之一

陕北化险为夷——蒋介石日记中的史迪威事件之二

蒋介石与日本投降

蒋介石日记中的“收复延安”

沐猴而冠做总统

最后的大决战

蒋介石玩弄李宗仁

试读章节

事情还要从蒋母王采玉说起。

王采玉,嵊县葛溪人,出生于一个半读半耕的小康之家。其父王有则,字品斋。蒋介石称他:“幼而敏学,精研诗礼,长弃举业,远游四方,体格魁梧,风范雍容,远近之人无论知与不知,望而识其为葛溪王先生也。……公虽富而治其家以勤俭,教养子女以礼义廉耻之节,尤谨于女教。先妣王太夫人,通诗书,工女红,独得外王父母钟爱。”(蒋介石《外王父母传》)

王有则有二子一女,采玉在兄弟之上,下有大弟王贤钜、小弟王贤裕。

王釆玉17岁时,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当地曹家田一位俞姓农民为妻,第二年便生了个大胖小子。夫妻俩欢天喜地,男耕田、女织布,日子倒也其乐融融。孰料天有不测之风云,婚后不到三年,老实巴交的丈夫撒手而去,不久,其儿子也不幸夭折。婆家人咸说王氏命硬,前世造孽。于是,采玉一气之下,回到娘家,在附近一处尼姑庵——金竹庵带发修行,烧香拜佛,伴青灯,敲钟磬,以修来世。

再说,溪口镇上,有个蒋姓大族。翻开其厚厚的家谱,好生了得,源远流长。西周时期政治家周公叔旦有第三个儿子伯龄,封于蒋国,即今之河南光山、固始一带。以国为姓。东汉时期有蒋澄者,为伯龄之后,封为函亭侯,其墓在宜兴。蒋澄的后人,晋时迁浙江台州(台州治所临海,以境北天台山而得名)。

蒋介石在1920年12月4日日记中称:

吾蒋氏在唐代由台州迁奉,楼隘或即俗呼楼岙者便是之。蒋浚明公,官至金紫大夫,即此派也。其墓在三岭山,子璿与欢拊葬。摩诃蒋宗霸公,世传为吾祖。

蒋介石的祖父叫蒋斯千,年轻时在溪口镇上开了一爿玉泰盐铺。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对外通商口岸。蒋斯千头脑精明,一方面运销食盐,同时将山区的茶叶、土产贩运出口,利润甚丰,“生计日见饶裕”。蒋斯千年迈时,将玉泰盐铺生意转交给他的儿子蒋肇聪,也就是蒋介石的父亲。

蒋肇聪(1842—1895),字肃庵明火,由于头脑精明,做事干练,当地人称之为“埠头黄鳝”。朱执信在《蒋肃庵先生墓志铭》中称:“太平天国兵起,全浙残破,百业皆废,蒋氏家亦中毁。……先生稍壮,承父命,复治盐业,振乏起匮,废者皆举,数年而复其初。”蒋家产业在其手中振兴起来。

蒋肇聪另有一手段,即善于助人打官司,有“绍兴师爷”的本领。而“锦溪人喜讼,讼辄不休。先生以为是非不可以已者也。遇有欲讼者,悉力弭之。即有真不平者,倾资助之使必胜,狡者惩焉,故讼日减而奸非自绝”。因此,当蒋肇聪故后,“乡人有讼兴,父老往往相与叹息言曰:肃庵先生在,不至是也”。

蒋肇聪先后娶过三个老婆。第一位徐氏,生子名周康,字介卿,号锡侯,女瑞春,后亡。继娶孙氏,无后而卒。孙氏亡后,玉泰盐铺的一个伙计王贤东,即王采玉的堂兄,从中保媒拉线,成了这门亲事。王采玉时年22岁,还俗嫁与蒋肇聪为填房,即继室,生子瑞元,谱名周泰,学名蒋志清,1918年后用中正为名,瑞青普名周传和女瑞莲、瑞菊。瑞青、瑞菊幼年早殇。

蒋介石发迹后,将其舅王贤东的侄孙王世和带在身边,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王世和做过蒋介石卫士长,后来升至中将侍卫长。虽屡犯错误,一度遭冷落,但是后来还是被带往台湾。

正因为蒋介石之母王采玉是寡妇再醮,于是蒋介石的身世,便沸沸扬扬,迷雾丛生。最有代表性而影响尤大的,则是唐人先生8卷本的《金陵春梦》,描写得有鼻子有眼,说光绪年间,王采玉先嫁给河南许州繁城镇后郑庄一位郑姓农民,生有三子,即郑绍发、郑二发与郑三发子。郑家世代务农,勤勤恳恳,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惟有三发子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而其母尤疼小儿子。迨至1892年(光绪十八年)许州一带大灾荒,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为了活命,夫妻各带孩子逃荒,寻活路。采玉带着三发子要饭到了省会开封,住在大相国寺后檐下,替人缝缝补补挣些小钱为生。因其贤惠能干,经人介绍,给一姓蒋的师爷当奶妈。一天夜里,被蒋师爷拖上床,半推半就,作了填房。于是三发子“拖油瓶”到了蒋家。蒋师爷即蒋肇聪,采玉后随蒋肇聪回到奉化溪口镇上。

不论真伪,蒋母王釆玉再婚是事实,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是低下的。蒋肇聪在时,尚无人敢公开歧视。蒋肇聪一死,世态炎凉,孤儿寡母,备受欺辱。因此,蒋介石记忆中的家人与家族势力,都是冷面杀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乃至蒋介石成人之后,一回想起当年,便忍不住破口大骂“娘希匹”。

1895年,蒋肇聪病逝,蒋门家道中落。嫡子蒋锡侯乘势勾结族人,要求分家。在家族祠堂中,一个个面如铁板的“乡愿”,手执判官笔,析分财产。P5-7

序言

人生大舞台,历史连本戏。活动于舞台上的大人物们,表里往往不一,言行常常矛盾。他们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九重之中,情感、道德、思想、情操、气节、风范、隐私、秘事,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犹如在深宫之内,铁幕层层。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人们渴望透视历史的一切真相。而想达到这一目的,从日记中解读他们是比较直截而真实的。

但是,有一种现象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即有的人物的日记是专供发表而抒发的,它的真实性,需大大地打折扣。而不能公布于世的,则往往是不掺水分的天然货色。

蒋介石的日记应分作两部分来看,早期的部分,即他未飞黄腾达之前的日子里,他的日记,多半是情感与隐私的真实流露,尤其是他后来发表日记时自己以为“不宜公开”而涂抹去的部分,那是一个活脱脱的蒋介石的模样。当蒋介石捷足先登,一跃而成九五之尊之后,角色变化了,他公开的言行与内心思想有很大的反差。例如:我们过去只知道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论及抗日,肯定是“假抗战,真反共”,不是人即为鬼,但是我们按照蒋介石日记所述,去探摸他的思想形成与发展,或许会对蒋介石有个新的了解和重新认识,也能透过这个历史黑匣子更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真相。

蒋介石的早年日记,是经过他本人审阅和涂改过的。当时他的业师毛思诚为撰写蒋介石年谱,蒋介石将其早年的日记、信函及各类文件亲交予毛思诚,毛“反复披览,悉外间所不克见,而为历来珍秘之故楮,惊喜以获至宝”。

毛思诚据此,写成《民国十五年之蒋介石先生》等文。

因抗战爆发,藏于奉化毛家的这些珍贵日记、信函、文件等来不及运出,毛氏家人便将其藏于旧宅墙中。迨至抗战胜利蒋介石还都之后,毛氏未及送还,国共三年内战,蒋家王朝败退台湾,这些文献终无法重见天日。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飙,涤荡着一切“污泥浊水”。红卫兵运动“破四旧、立四新”,而奉化的专案组为追查蒋介石日记等大毒草,抄家、审问,大搞逼供信,毛氏子孙为保护蒋介石日记,几十人受株连,受迫害致死者数人。但始终未被搜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共产党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政治清明。1984年,毛思诚之孙毛丁老人将蒋介石日记等文献捐献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才公布子世。其中被蒋介石亲笔抹去的地方,也由其研究人员辨认、恢复,一个完整的蒋介石的形象才被学者们所认识。

此时,台湾、日本等地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蒋介石的书籍、论文,引用了台湾大溪档案中的一些后期蒋介石政治、军事档案,包括日记。其中一些内容则需要我们去鉴别和研究。

我们略择其中部分日记,配上毛氏后人捐献出的早年日记,撰写成这本《蒋介石日记秘事》,以飨读者,以期后来人能以正确观点、公正立场来全面评价、认识蒋介石其人,不鬼化,不神化,用辩证唯物观点、方法来看待那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和那些左右中国命运、影响中国进程的人物。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愿是书,能给读者有所裨益和思考,便达到笔者寸心于万一也。

卞客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介石日记秘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客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55179
开本 32开
页数 4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08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