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祭太阳旗(修订版百万侵华日军亡命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腥风血雨的日本宫廷暗杀,十万日本少女欲为战争献出贞操,百余名日本将领魂断异乡,五百万日军百万亡命中国……

本书正面披露日军侵华铁幕秘闻!以战争时序为经,以人物命运为纬,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战争轶事、宫廷秘闻,再现了臼本上至天皇、大臣,下至将士、军妓在战争中的命运沉浮。战争场面血腥惨烈,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实为一部血迹斑斑的日本侵华战争史和日军人物命运史。

内容推荐

日本侵华战争历时十五年,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十五年间,五百余万日军,近百万亡命中国。本书以战争时序为经,以人物命运为纬,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战争轶事、宫廷秘闻,再现了臼本上至天皇、大臣,下至将士、军妓在战争中的命运沉浮。战争场面血腥惨烈,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实为一部血迹斑斑的日本侵华战争史和日军人物命运史。

目录

第一章 乌云压满洲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一)

第二章 小岛梦帝国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二)

第三章 铁蹄踏神州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三)

第四章 小蛇吞大象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四)

第五章 战火遍中华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五)

第六章 丧心病狂日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六)

第七章 决定盛衰时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七)

第八章 回光返照图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八)

第九章 破碎帝国梦

毙命日军将领录(之九)

附录1:侵华日军伤亡统计表(1931—1945)

附录2:在华毙命日军将领录(1895—1955)

附录3:曾入侵中国后毙命于他地的日军将领录

试读章节

3 日军侵占热河。日本天皇把满洲看成日本的一个省。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冷口,一万多日军的葬身地。

日本国内在1932年发生多起政治暗杀事件,却并没使政府军人化,这让激进分子多少有点失望。既然国内步入军事体制的条件尚未成熟,那么,只能用在中国的“赫赫”武功来促进日本的政体朝战时前进。日军内多数狂热分子看中的都是这一条捷径。

1933年的日本,军队总数仍不足30万,在中国的军队总数不足10万。东北地区,有关东军近5万人,而以马占山为首的中国抵抗力量,虽经10数次大的消耗,仍有近20万之众。关东军提出增兵要求,日本政府没法拒绝。

但是,因为日本国现实政策未变,大规模扩军实非易事。日本人人侵中国东北,基本上把中国的东北看成是日本国土的延伸了,关东军请出溥仪做儿皇帝,其实是下下之策,是兵力不足而采用的计谋。

1932年8月8日,武藤信义接替本庄繁,出任关东军司令。8月26日,武藤大将刚到沈阳,即发出如下训示:满蒙是日本之国防要地,是大和民族生存之保障地区;对王道乐土之满洲国政府及其良民,应求大同舍小异,以保持友好、协力之关系;维持治安,是建设满洲国之基础,希关东军全体将兵以铁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武精神,为此奋斗。

可是,应该怎么为这个目标去奋斗呢?马占山当了“满洲国”军政部部长没几天,又发表了抗日宣言。在东北各地的中国抗日部队总兵力还有近20万。武藤和小矶国昭师团长研究了十几天,终于确定了“步步为营,重点突破”的作战方针。

1932年10月11日,日以2个骑兵旅团、1个混成旅团以及溥仪儿皇帝奉天警备军7个旅的兵力攻向通化、桓仁地区,企图消灭该地的中国唐聚五部。日军从三面包围唐聚五部后,策动唐聚五第37路军司令王永成反水,唐部主力被迫将部队化整为零,就地进行游击战。10月16日,日混成第14旅团占领通化,17日占领桓仁。唐聚五见大部队在原始森林区难以生存,最后决定西征。

是役,日军死伤500余名。

1932年11月lO日,日独立守备队司令官井上忠指挥其守备队和第2师团1部,对沈阳、长春、吉林之间的三角地区进行梳篦式清剿。经过9天战斗,在该地区的中国部队被迫退向辉南、四平。

是役,日军死伤400余人。

1932年11月28日,日14师团在结束拜泉、明水地区作战后,向齐齐哈尔附近集结。马占山、苏炳文侦知这一情况,知力量过于悬殊,遂撤向海拉尔地区。12月3日,日14师团侦知马占山的指挥所设于海拉尔的面粉厂内,当即令两架轰炸机前往轰炸。苏炳文部撤向大兴安岭地区后,日混成第14旅团即乘装甲车快速向博克图、兴安岭追击。12月4日夜间,马占山、苏炳文率部乘火车离开海拉尔,5日晨抵满洲里以西的中苏边境。向苏联边防部队交出武器后,马、苏及其残部被允许暂居苏联境内。

是役,日军死伤500余。

1932年12月24日,日广濑寿助的第10师团开始围剿位于牡丹江以东地区的抗日部队,关东军飞行队协助作战。1933年元月4日,第10师团各联队按计划开始进攻。元月7日,日第10联队占领密山。9日下午,中国李杜部队全部从乌苏里江结冰的江面上越过国境线进入苏联。日军追至这一地带时,苏联边防军正荷枪实弹地在江那边等候。元月10日,第10师团部联队经南天门到达东宁附近,同日占领东宁。

是役,日军死伤700余。

武藤信义用了一个冬天清理完门户,可以把手朝南伸一伸了。这时候,关东军的总兵力已超过10万,可以发动一些大规模的战役了。  1933年元月1日,日驻锦州第8旅团致电中国山海关驻军,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山海关。此无理要求遭中方拒绝。元月2日9时,日第8师团向中国驻山海关第9旅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军队在两小时内离开山海关。10时半,日4辆兵车及3辆铁甲车抵山海关,即遭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元月3日,日大部队逼至山海关。1902年,清政府与日、俄签不平等之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在山海关不能构筑永久性工事,因此,中国守军在装备优势的日军攻击下,无险可依,双方激战4小时,守军伤亡过半,营长、连长大半战死,石世安团长不得已下令撤出山海关。同日,山海关被西义一第8师团占领。

是役,日军死伤500余人。

日军攻占山海关,其实是关东军侵占热河战役的前奏。日军进攻热河,其重要目的是击溃中国在该地区的主力部队,占领长城以东地区,封锁中国关内外之交通,割断中国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为进一步进攻华北、内蒙开辟前线战略基地。武藤信义知道这次行动可能要触动中国关内军队根基,动用了2个师团、3个旅团和其他配属部队。

1月28日,武藤信义在锦州下达了作战准备命令:第8师团一并指挥混成第14、第33旅团,从锦州经义县攻占承德及长城沿线之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界岭口;第6师团一并指挥骑兵第4旅团、第36旅团从通辽、彰武,经过虎山,攻占赤峰,然后策应第8师团进攻承德。预定进攻时间为2月21日。

武藤给各部队将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是有原因的。他知道,关东军这次作战的对手是中国装备较好、素质较高的正规部队,一年多来,中国军队在这一线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关内的平津地区又有中国重兵驻扎,可以随时增援,一点也马虎不得。同时,他和他的高级参谋又认为,中国江西内战正处于一个高潮,中央军不会大量调入华北,而在华北的中国军队分属各个派系以保存地盘为第一要旨,国家利益很难被他们考虑到,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允许其他部队入境,暗中与关东军又有来往,这次作战取胜的把握很大。

2月23日,日第8师团从锦州开始西进,拉开了热河战役序幕。

2月25日,日军攻占朝阳、开鲁。

P48-50

序言

明治维新标志着大和民族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明治天皇在日本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代名君,简直就是一个救世主。然而,这仅仅是日本人的结论。在中国人眼里,这个明治天皇完全是另外的样子,大概和恶魔相去不远。

1868年,明治天皇亲政。亲政后,他立即把“开拓疆域布威四方”列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希望以此解决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现状。1871年,实行中央集权,创建了新式军队,开始推行军国主义。中国成了他的试验对象。1874年,派兵入侵台湾,进行扩张试探。大清帝国此时已经老朽,正受英、法的摧残和蹂躏,对明治天皇这种趁火打劫行为,只能忍气吞声。这便证实了明治天皇的一种判断:中国这个古老、庞大、落后的国家只能任人宰割了。之后,日本发动了多次战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吞并中国。1894年出兵朝鲜,为的是获得一个突进中国大陆的跳板;同年发动甲午战争,是想把中国海军扼杀在摇篮之中;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天津,目的在于试探一下世界列强的实力;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是为了和俄国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裕仁天皇继位后,继承明治天皇的衣钵,继续对外扩张。1931年9月18日,日本揭开了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把战火烧到中国华北。至于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面对这些铁的事实,中国人从1937年开始奋起反抗。8年后,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一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是值得中国人民大书特书的大事件。

距抗日战争爆发已整整70个年头。中日两国早已开始交好,日本的电器产品普遍进入中国家庭,这是一个事实。但是,仇恨可以消解,历史却决不可忘记。特别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中国人更不应该淡忘这一段受日本欺压凌辱的历史。日本国内不断有人跳出来公然否认对中国的侵略,连教科书都要抹去“侵略”一词,这不能不使中国人加倍警惕。鉴于此,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更深层的动因很有必要。

我们认为,在战争结束62年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概念的层面上,分辨战争的性质,披露日军在华的种种暴行,还远远不够。日本之所以敢于发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之所以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与日本的国民性格、日本的文化底蕴、人性最普通的优点与弱点大有关系。从这些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大抵能看出日本民族的一些本相及战争爆发的原因。于是,我们产生了从日本这一方面人手,描画这场战争的想法。

我们以为这么做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它能够为读者提供较为完整的中日战争因果关系脉络图;第二,它能够提供日军各阶层人物在侵华战争各个发展阶段心理嬗变的基本轮廓;第三,它能较为从容地描画出日本上层在战争中的种种内幕;第四,它能对日军高级将领进行性格上的把握,以人物命运昭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必败的结局;第五,它能以准文学形式为读者提供比较鲜活的战争画卷。

日本一亿国民,在20世纪上半叶做了长达15年的帝国梦。这个梦在1945年破碎了,但它绝对不是一个可笑的滑稽剧,而是一个值得日本人民、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深刻反省的悲剧。日本如何启动战争机器,如何煽动日本全体国民对中国的仇视,这些秘闻内幕,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把一亿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代价是惨重的。因此,我们花了大量笔墨对1931年至1937年的日本上层进行了客观的描画。因为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就无法解释日本军人在中国的种种暴行,就无法解释日本在本世纪40年代为什么敢向十几个国家同时开战,而且这些国家还包括中、美、苏三个大国。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发生过的事情,任凭后人评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军人死于中国的,超过100万人。这100万个生命消失了,说他们罪有应得,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六七十年后,我们再这么简单地下结论,恐怕对不起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几百万英烈。我们认为,仔细研究日本100万军人的死,可以寻找到一种能接近战争本源的甬道,看清日本人的肉体和精神结构,进而寻觅出防止战争爆发的途径。这便是撰写本书的目的。

书将付梓,疏漏不当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祭太阳旗(修订版百万侵华日军亡命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090300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706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