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铁窗后走了出来,如同新的树用新的枝叶更新……
本书是服刑期满人员回顾狱中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本书的作者由于自己服刑四年,接触到的事例相当多,有些事例本身与罪犯本人都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可以说,本书是不折不扣地展示了真实的监狱,展示了真实的罪犯。
图书 | 狱内(一个囚犯的真实历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从铁窗后走了出来,如同新的树用新的枝叶更新…… 本书是服刑期满人员回顾狱中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本书的作者由于自己服刑四年,接触到的事例相当多,有些事例本身与罪犯本人都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可以说,本书是不折不扣地展示了真实的监狱,展示了真实的罪犯。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出自服刑期满人员之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本书通过全方位、多侧面地描写,展示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堪称铁窗中的“清明上河图”。此书既是凄婉悲怆的人生笔记,又是鲜活生动的普法教材,看后给人启示,让人深思。 目录 序 第一章 初识老袁 快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的思考 手电筒的故事 没入洞房,先入牢房 同室操戈 “二百五”绝食 7月流火 子不教,谁之过? 沧州大侠 穷途末路 土豆事件 两个死囚 一封遗书 自古奸情出人命 中秋之夜 法不容情 联名取保 法盲多多 监舍寻“宝” 巧传家书 忽发奇想 想做象棋 紧急清监 象棋工程 象棋大赛 特殊奖品 生死之托 因爱成仇 方便面风波 来了一个“牛魔王” 锁柱的故事 爱的回归 一场虚惊 冤冤相报何时了 山村的枪声 女号故事多 夜半惊魂 飞车大盗 春节晚会 第二章 打上犯字 重逢树江 快乐的午餐 见到家人 一份考卷 草坪情思 狱报编辑 一张三屉桌 立下军令状 黄东脱逃 晚饭故事多 夜深人不静 苦思良策 可怜天下儿女心 反脱逃大会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喋血边城 迟开的蔷薇 网事如烟 苦涩的橄榄 想起朱元璋 一个犯护的故事 不速之客 联合帮教 当回耳目 另当别论 我要写作 难忘的春节 会心处不在远 第三章 老伴整出名言来 从囚徒到擦鞋匠 一个怪老头 老华头的心事 “大本夹子”其人其事 石二鸟的阴谋 铁窗烟民众生相 铁马冰洵入梦来 狱中清苦好读书 劳动万岁 小老板萝断英雄城 一封家书动真情 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劳改”讲的两个故事 从刑警大队长到囚犯 多像当年《十五贯》 金字塔考古直播 一个死囚及其他 他有一个好妻子 一个被碎尸案牵连的老头 同室操戈为哪般 怎一个“爱”字了得 凌晨战事 一首打油诗与四个狱友 打工仔萝断京城 有了台灯没了桌子 闹来学读“无字书” 风流书记与苦涩的泪水 没腿的卓子 阳光下的几起罪恶 一份难忘的“四台礼” 蒙面大盗的心声 两起毁容案的思考 亦悲亦喜“大烟王” 他,当过绑匪 铁窗盛开萝卜花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初识老袁 奔流不息的伊通河,像一匹疲惫的野马,流经这座古城时,在东墙根儿打了一个滚儿,留下坝里坝外两片河滩地。不知什么年间,人们先在坝里建了一处垃圾站,接着,又在坝外修了一个看守所。有人说这是决策者有意安排,有人说是纯属巧合,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反正从此全县的生活垃圾和“社会垃圾”便都集中在这里。时间一长,东大桥成了M县人们约定俗成的寓以贬义的代名词。谁家小孩不听话,大人就吓唬说,再不听话,把你送东大桥去!哭闹着的孩子便马上变得老实了。两个人说一件什么事情,一方有点不大相信,另一方马上说:“我要撒谎,让我上东大桥!”于是,这件事情就决定下来了。 2000年7月初的一天拂晓,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触犯刑律,被公安机关押送到这“人渣”集中的地方来。 一进号门,首先感到浓重的汗臭味直往嗓子眼儿里钻。当年,生产队里开大会时,庄稼人散发出的汗臭味和蛤蟆头烟的混合味就够难闻的,可与这种臭味比较,显然逊色得多了。我正琢磨这股怪怪的汗臭味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突然响起一声断喝:“不准东张西望,靠墙根蹲下!” 这时,也就清晨五点,离起床时间还有半小时。但大家都被惊醒了。靠右边铺头一个四十多岁白净面皮的人,打量我几眼,问道:“你姓邹,是县里的局长?” 我点点头,又“嗯”了一声,算是和他打了招呼。此时,我不了解他的身分,更不清楚他是怎样认识我的。冉说,刚进看守所,也不适合拉家常。因此,只能这样不失礼貌地答应一声。 “坐班的——就是班长,问你什么,你马上回答!”刚才那个让我蹲到墙根的人,又诈唬开了,“算你有福气,碰到袁班长了,他是菩萨心肠……” “闭上你的臭嘴!”老袁冲他喊了一嗓子,然后又对大家说,“都起床吧,倒倒地方,让老邹休息休息。” 起床、整理内务、洗脸刷牙、大小便,一阵忙乱之后,整个监舍里在押的十五名犯罪嫌疑人,又都规规矩矩地在板铺上坐好。 我被老袁叫到他的身边。他自我介绍说:“我叫袁志田,在一个乡里工作,因为挪用公款进来的,咱们一样,都是经济犯罪……” “你认识我?”我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 “只是在电视里看见过你,未曾谋面,”他略带歉意地打个哈哈,“昨天晚上看守所就接到通知了,要求对你严加看管,不准任何人接触你。看来,你的案子挺复杂呀!” 我不置可否地苦笑了笑。 “5号监舍,打饭!”走廊里传来粗鲁的吆喝声。 没用老袁吱声,两个值H的犯人便从墙上一个比硎堡射击孔大不了多少的方形窟窿眼里,接过窝头和菜汤。 老袁热情地招呼我:“吃饭吧,就这个条件,谁让咱们犯罪了……” 看着粘有苍蝇的窝头和大头菜汤,我直想呕吐,哪还有食欲了。 “要不,你吃点这个吧。”他从床铺底下的一个小纸箱里,拿出几块绿豆糕。 “不,我能吃。”我为自己瞬间的迟疑而悔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早就锻炼出入乡随俗的本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人,要能够适应环境。”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如今到了监狱,我更不能让这些犯人瞧不起我,让他们看笑话。于是,我抓起一个窝窝头,猛地咬了一大口,本想马上咽下去,让他们看看我不是孬种,可是,窝窝头在嗓子眼打了几个来回,就是咽不下去。 快乐的“泼水节” 无奈,我只好摸起几瓣蒜,在大酱和大蒜的刺激下,终于吃下去一个窝头。 看我这副吃相,老袁笑了笑说:“挺有毅力,是条汉子!”从此,他处处给我以关照,伴我在这个看守所度过了五个多月的艰难岁月。后来,在监狱里我们俩又碰到了一起。这是后话。 第二天是双休日,看守所要求打扫卫生。 刚吃完早饭,老袁就忙开了。他先安排几个人,把行李和简单的杂物搬到门口,又招呼四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把能有五米宽、三米来长的用角铁和木板制成的板铺,呜噢地喊一声号子,抬了起来,挪到窗台前,腾出屋里很大一块地方。以前,配合公安机关“严打”报道也好,还是进来探望亲戚朋友,我不止一次来过看守所,但从没有进过号里看个究竟。今日置身其中,也就识得庐山真面目了。这个东西宽约五米,南北长约三米多点,面积在十五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朝阳一面开着窗子,上下左右都用钢筋铁板固定。采光很好,只是离高高的狱墙近了些,通风不好。正是溽暑高温时节,闷得人喘不过气来。风,那夹杂着夏季花香的清风,对关押在监号里的犯人,已是明日黄花,今朝难得享受的奢侈品了。 老袁为人正直,又有工作方法,犯人都拿他当主心骨。管教们也经常问他号里情况,在这个看守所里,他是既受政府重视,又得到犯人拥护的一个特殊人物。 挪好板铺之后,老袁又开腔了:“咱们先泼水,后搞卫生,第一组负责墙壁,第二组负责地面,第三组负责厕所,一定要物见本色,干干净净……”当老袁布置任务时,我正寻思把我编到哪个组,或者让我干点什么时,突然,不知是谁拿着一个洗脸盆,把满满的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浇到我的身上。水,刚从自来水管里放出来的凉水,又是猝不及防地从身后突然泼来,寒冷和惊惧使我本能地握紧了拳头,猛地转过身来,寻找攻击我的目标——不知何许人也,如此胆大妄为?我回头一看,竟是一个长着胖胖的圆脸,还有几分孩子气的少年,顶破天也就二十岁。他手里拎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洗脸盆,吃吃地笑。那十几个犯人,见我浇成落汤鸡一般,也都吃吃地笑起来。我往他跟前挪动一步,他往墙角退了两步,脚上的镣子哗啦啦一阵响。一看我又窘又怒的样子,老袁也笑了。但他的笑只是在脸上一闪,便立刻板起了面孔:“李伟,你净胡闹,老邹比你爹岁数都大,你这么泼水,他受得了吗?” 被唤做李伟的这个毛孩子被老袁一骂,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但嘴里还是分辩道:“我也是好心,让他痛痛快快洗个澡嘛!” “好心……也得让他脱完衣服,不能这么愣浇啊!”老袁看着我的狼狈样儿,忍俊不禁,也笑起来了。于是,上来几个人,七手八脚帮我把湿衣服全都脱下来,浑身上下赤条条的。我刚要找件衣服换上,被老袁拦住了,“不用换了,洗个澡吧,每个星期天都这样。”他说着话,自己动手,也脱得浑身上下精光光的。再看那十几名犯人,瞬间也都一丝不挂了。大家你一盆他一捧地,打起水仗来。老袁一连往自己的头上浇了三脸盆冷水,这才摇摇脑袋,晃晃肩膀,对我说:“犯人们把这叫‘泼水节’,每到周日,都玩一次,既讲究卫生,又消暑避夏,还能锤炼意志呢!来,你也过来试试,几天就习惯了。”不知是他的宣传“煽动”了我,还是随大溜的想法起了作用,我接过那个叫李伟的人笑眯眯地递过来的一盆水,用两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哗”地一下劈头盖脸浇到自己身上。不知是方才有一盆凉水垫底儿的缘故,还是受大家的情绪所感染,这第二盆水浇到身上,已经不觉得那么凉了,而且还有一种通体发热的感觉。于是,我又让那个小胖孩给我浇了两盆。这四盆水浇过之后,周身发热,通体爽快,浑身上下连骨头节都舒舒服服的。老袁见我一副惬意的样子,问道:“怎么样?感觉不错吧?”我笑着对他点点头,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在琢磨,这看守所里的“泼水节”和洗浴中心的桑拿浴,同样能够给人以清洁和欢快,其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态,在于心之境。前天晚上,也就是我被公安干警“请”上警车之前,正在沈阳市和几个好友洗盐奶浴,那时的心绪不佳,那最高档次的洗浴,给我带来的感觉,并没有比今天、比现在的凉水澡好多少。今天,在这囹圄之中、铁窗之内,和这些杀人放火、盗窃财物、斗殴伤人的囚犯,赤裸裸地混在一起,心里反倒释然得多。 突然,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看守吵吵嚷嚷地直奔我们这个监号走了过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P3-6 序言 在许多人的眼里,监狱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没有阳光、没有欢乐、没有自由,囚禁着的是那些犯了罪的灵魂。仿佛一只潘多拉盒子,装满了罪恶,甚至有人夸张地对我说,监狱每一次黑色大门的开关,好像都会不可避免地偷跑出几缕毒气。 其实,监狱只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可以救“死”扶“伤”,可以传道授业,可以安乐祥和,如果单纯地将监狱与暴力、血腥、变态联系在一起,未免有失偏颇。尤其是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新时期,监狱各种设施更加齐全,干警素质明显改观,这里相对罪犯来说,更像是一所医院,由高明的医生为他们脱胎换骨,让他们能够再次健康地走上人生征程;监狱又像一座农场,由辛勤的园丁为他们修剪枯枝歪权,期待他们还有再发新芽的一天。 作为一名在监狱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兵”,我深知监狱管理工作的艰辛,我更深深了解由于犯了各种过错而必须强制在监狱内改造的罪犯们那种深深的悔过与痛苦。人类本性中存在着的劣根性,也许就在一个非常巧合的机遇里被无限放大,因而为他们带来了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我甚至可以毫不武断地说,作为一名罪犯,他们由于犯罪而为自己带来的伤害远远要大于被他们伤害的人,当然,这种痛苦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而本书的作者由于自己服刑四年,他接触到的这种事例相当多,有些事例本身与罪犯本人都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可以说,本书是不折不扣地展示了真实的监狱,展示了真实的罪犯。如今,虽然各种媒介都对监狱有过报道,但仍然有人对此还有偏见和误解,我也真诚地希望这部分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对监狱有个正确的认识,更会对罪犯有所了解,如是,作者的苦心也便得偿所愿了。 刘忠信 吉林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局处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狱内(一个囚犯的真实历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兆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7220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5 |
宽 | 15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