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18种基本观
内容
编辑推荐

  时政文主编的《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18种基本观》紧扣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选取了18个专题——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人民观、发展观、政绩观、荣辱观、学习观、创新观、民主观、法纪观、作风观、修养观、亲情观、道德观、和谐观,等等,分别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党员干部基本观修养”这个问题。这18个专题,也许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党员干部基本观修养”的内涵和要求,但这些内容是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认真把握和积极实践的重点。因此,我们希望本书能对党员、党的各级干部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一些帮助。

内容推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应当确立并增强哪些基本的观念呢?这是我们在谈到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和纯洁性意识时,需要明确的具体问题。可以说,共产党员的“基本观”就是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具体化。

时政文主编的《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18种基本观》紧扣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选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人民观等18个专题,分别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党员干部基本观修养”这个问题。18个专题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党员干部基本观修养”的内涵和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应该充分认识、认真把握和积极实践的重点,对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一定能提供一些帮助。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18种基本观》语言浅显易懂,提醒全面到位,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读性,是广大党员干部必备的案头书,工作之余常翻常看,能敦促自己自重、自醒、自警、自励。

目录

1.世界观:管信党员思想观念的“总开关”

2.人生观:指导党员人生追求的思想意识

3.价值观:支撑党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4.权力观:影响党员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的直接因素

5.利益观:制约党员行为和追求的内在动因

6.人民观:共产党员实践根本宗旨的永恒意识

7.发展观:抓好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首要问题

8.荣辱观:评判荣辱是非问题的标准规范

9.政绩观:党的干部履行职责的基本导向

10.学习观:共产党员提升素质的态度和方法

11.创新观: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一种素养理念

12.民主观:共产党员必须带头弘扬的种社会观念

13.法纪观:遵守国家法律和组织纪律的自觉意识

14.作风观:党员素质、能力和形象的综合体现

15.修养观: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炼

16.亲情观:人之常情与党性原则对共产党员的考验

17.道德观: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并坚守的底线观念

18.和谐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共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

后记

试读章节

支撑党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是处理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因为人有理想和追求。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理想和追求?就是因为心中有值得追求的东西,这种“值得追求的东西”成为一个人不怕困难和风险、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可以说,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精神支柱。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是共产党员对于人生价值或共产党员自身价值的根本观点。当前,面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认真思考和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发展转型与人的观念更新多元

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阶段,也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上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轨。但在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还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经济体制的转轨,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性的改革和转变。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时并进,一方面双方可以相互推动、交替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相互制约,使得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结构冲突、体制的摩擦、多重利益矛盾、多角色转换、价值取向的冲突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转型期的难度。加之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国有企业改革艰难、工人下岗、大学生就业困难、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要求人们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困难,又要看到前景,绝不能丧失信心。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社会思想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从社会思想的内容上说,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既有进步向上的思想,又有反动落后的思想;既有正确科学的思想,又有偏颇谬误的思想;既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又有消极腐朽的思想;既有高尚文明的思想,又有低级庸俗的思想。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形形色色的有害思潮乘隙而人,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社会思想的性质上说,呈现出多元的格局:既有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还有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也有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腐朽观念,还有封建主义思想的残余。从社会思想的发展过程说,呈现出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经济在发展,体制在转轨,现代社会变化的节奏和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更大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思想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应该看到,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在滋长。比如,有的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个人欲望膨胀,追捧极端个人主义;有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信念动摇,悲观失望,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仰危机;有人甚至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鼓吹多党制,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错误思想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造成社会的混乱,从而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着整个社会思想。在社会发展转型时期,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首先要坚持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要把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条最根本的政治原则。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此,党中央强调,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尽快形成全面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前进。

用“一元化”引领“多样化”,必须对社会思想状况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的矛盾很多,人们的思想困惑也很多。特别是各种社会思潮也风起云涌,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影响。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关键是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

P26-29

后记

以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观”修养,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和纯洁性意识、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修课。这本不太成熟的小书,就是作者在“基本观”问题上学习和思考的初步收获。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艰苦性、复杂性,全面把握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扎扎实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他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同时,还分析了党内目前仍然存在着的一些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先进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案件仍时有发生。”他强调:“要解决这些问题,不重视不行,不抓紧不行,不下大气力也不行,否则就会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充分发挥。”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四个“紧密结合”,即: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他特别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谈到领导干部基本观修养时,指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一些人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而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读书学习,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因此,他强调,“要通过加强读书学习,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的上述讲话精神,充分说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基本观”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笔者认为,加强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观”研究、宣传和教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这些年到各地调研、讲党课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作者感到,编写这样一本专门谈“基本观”修养的通俗小册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书是作者在党课讲稿基础上扩编而成的。考虑到广大党员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始终坚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原则,围绕共产党员“基本观”修养的18个专题,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逻辑层次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广大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提供一个易学、易读、易记、易用的读本,同时,也希望此书能够继续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课教育的辅助教材。

本书在搜集查阅材料、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曾得到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中央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共北京市委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在书稿修改过程中,吸收了一些实际工作者的宝贵建议,适当借鉴和引用了一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此,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一并致谢。

由于学识水平所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妥不当之处,诚请广大读者同志批评指正。

编 者

2013年2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确立的18种基本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时政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69692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2.2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