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文学母题与形式的谱系学追溯,重读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透视19世纪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及作为文化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国民意识核心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传承与演变。全书共分五篇,分别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本土渊源与欧洲始源、自然主义文学的文本策略与审美转型、自然主义文学及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表征裂变、自然主义文学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和大众意识、自然主义所蕴涵的社会价值观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传承与塑型。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文学母题与形式的谱系学追溯,重读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透视19世纪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及作为文化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国民意识核心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传承与演变。作为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所呈现的文学观念标志着美国社会价值观从理想化和人文化到物质化和工具化的变迁;所重塑的现实认知与再现模式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欲望生产和欲望消费——的文化转型;所再现的主体“兽性”实则是美国社会最根本的“人性”;所传承的国民意识已经沉淀为当代美国社会生存的核心价值。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文学视野中社会变迁与价值观研究的学理依据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理论建构及其价值观的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内涵

第三节 美国工业化进程与19世纪美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渊源和进程

第四节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文献综述与价值反思

第一编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本土渊源与欧洲始源

 第一章 两种“现实”认知观念的对立与斗争:美国农村题材文学的社会价值体系

第一节 田园生活与真谛的居所:浪漫情绪中的农村小说

第二节 不满与反抗:现实情绪中的农村小说

第三节 走向决定论与暴力论的美国农村小说:科克兰德及其创作

第四节 文本策略的能动性:豪和科克兰德与自然主义作家的渊源关系

 第二章 现实方向的迷失与拯救:走向自然主义的社会改革文学

第一节 理想化的个体心灵改革与社会改革:美国的农场改革小说

第二节 个人习惯与恶习的社会改革:卫生改革小说和禁酒小说

第三节 性别差异的社会改革:女权或女性文学

第四节 种族冲突中的社会改革:废奴小说

第五节 贫困阶级的社会改革:城市小说与乌托邦小说

 第三章 民主意识形态对“现实”的整合:走向自然主义的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美国现实:乡土文学

第二节 进步与乐观的现实表征: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 进步的现实还是意识形态偏见:现实主义关于“现实”的表征本质

 第四章 美国文学自然主义的欧洲始源

第二编 自然主义文学的文本策略与审美转型

 第五章 新文学创作所蕴涵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第六章 “真实”与“真理”的探索者:弗兰克·诺里斯

第一节 现实的断裂性与文学表征的困惑:诺里斯贬低“文学”的实质与内涵

第二节 寻找“真实”与“现实”:诺里斯面对文学肤浅化和商业 化的思考

第三节 “真实”与“现实”的表征方式:诺里斯的叙述策略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塑型:诺里斯与走向新世纪的美国精神建设

第五节 意识形态的度量衡:20世纪美国批评视野中的诺里斯

 第七章 主体印象与现实谬误的批判者:斯蒂芬·克莱恩

第一节 现实的困惑者和艺术的实验者:克莱恩的文学表征模式

第二节 艺术寻觅与价值裂变:20世纪批评视野中的克莱恩

 第八章 在贫困与困惑中挣扎的作家:西奥多·德莱塞

第一节 困惑中的探索:德莱塞的信仰与创作理念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遏制与重塑:20世纪批评视野中的德莱塞

 第九章 文学艺术商业化与美国文明的困境:杰克·伦敦

第一节 艺术商业化过程中的文学弄潮儿:伦敦的短篇小说

第二节 多元观念张力中的主体困惑:伦敦的创作思想

第三节 墙内墙外:20世纪伦敦批评视野的演变

第三编 自然主义文学及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表征裂变

 第十章 美国精神的迷惘与伤感:诺里斯的《章鱼》及其对工业化文化建构的反思

第一节 悲剧的开局:恐怖伊甸园中爱情与理想的破灭

第二节 流血冲突与发展的困惑:“丛林法则”下的经济神话

第三节 流血之后的阴谋:自由民主面纱下的专制主义神话

第四节 冲突的余音:利润驱动下的帝国主义神话

第五节 “小麦”的悲剧:美国工业化中的伤感故事

 第十一章 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的城市空间观念与城市话语

第一节 道德的深渊与堕落的陷阱:妖魔化的城市空间

第二节 主体的视觉差与记忆缺失:城市家庭的空间模式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欲望面具与物质劝诱:德莱塞的城市话语

 第十二章 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所蕴涵的战争观念与社会价值

第一节 遏制与诱骗: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象征秩序对主体的操作

第二节 暴力化与野性化:战争环境的主体塑造功能

第三节 情景投射与意义贯通:战争作为工业化社会现实的隐喻

 第十三章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美国工业化社会文化的寓言

第四编 自然主义文学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和大众意识

 第十四章 “镀金鸟笼”:诺里斯的《麦克提格》中商业化语境下的主体心理诗学

第一节 野性与冲动:商业化语境中的主体外貌特征与心理欲望

第二节 性欲与物欲一体化:社会大众的心理结构

第三节 自残与快感:商业化语境中的心理幻想

第四节 “镀金鸟笼”:商业社会中主体心理的象征

 第十五章 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与艺术家的社会心理裂变

第一节 从自然到自然主义:德莱塞的艺术审美裂变

第二节 从欲望机器到乌托邦:德莱塞的社会观念裂变

第三节 从生产主义到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大众意识:德莱塞的主体性困惑

 第十六章 斯蒂芬·克莱恩的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与主体心理表征

第一节 寻觅现实:《街头女郎梅季》中的主体心理裂变

第二节 印象的悲剧:《蓝色旅馆》中的主体社会认知偏差

第三节 写作的感伤:《海上扁舟》中的主体社会态度

 第十七章 杰克·伦敦的小说中的文化霸权/暴力及其导致的亚文化群体心理格式

第一节 遏制与颠覆:文化对立中知识合法化的解构

第二节 文化霸权与文化暴力:资本主义文化政治的诡计

第三节 塑造与反塑造:文化互动中亚群体的心理格式

第五编 自然主义所蕴涵的社会价值观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传承与塑型

 第十八章 自然主义在20、30年代美国文学中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新世纪的见证者:约翰·多斯·帕索斯

  第二节 新闻短片:美国帝国主义神话的号角与鲜血

  第三节 虚构的叙述与真实的传记:丛林斗争中的众生相

  第四节 照相眼:社会的堕落与政治法律的荒诞悲剧

 第十九章 自然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叶前后美国文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生存与噩梦:冯尼古特对现代社会价值的反思

第二节 遏制与颠覆:冷战恐怖中的生存与阴谋

第三节 发展与荒诞:战争阴影下的科学技术

第四节 时间与空间:黑色幽默作为现代社会的认知范式

 第二十章 自然主义文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在科学理论中寻找文学创作方法:唐·德里罗的自然主义

第二节 自然主义母题的重现与塑型:唐·德里罗的发现与创作

第三节 符号与符号遏制:唐·德里罗的《白色噪音》中的自然主义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604659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