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年轻时的美貌已经遥远得找不到踪影,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亲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本书荟集了王充闾、王周生、邓伟志、赵丽宏等十一位著名作家回忆母亲的篇章,作者含泪抒发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这一人间最为真挚的情感。
图书 | 永远的爱(著名作家忆母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年轻时的美貌已经遥远得找不到踪影,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亲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本书荟集了王充闾、王周生、邓伟志、赵丽宏等十一位著名作家回忆母亲的篇章,作者含泪抒发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这一人间最为真挚的情感。 内容推荐 本书荟集了王充闾、王周生、邓伟志、赵丽宏等十一位著名作家回忆母亲的篇章,作者含泪抒发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这一人间最为真挚的情感。文章包括《望》、《我的两个母亲》、《永远快乐的母亲》、《纪念我的母亲》等。 目录 望 王充闾 我的两个母亲 王周生 永久的悔——忆母亲 王春瑜 永远快乐的母亲 王晓玉 留下长篇遗嘱的母亲 邓伟志 无所不在的母亲 冯亦同 菜篮里的那一束石竹花 史蜀君 不堪回首:与妈妈有关的日子 朱杰人 母亲三章 夏坚勇 纪念我的母亲 范小青 母亲和书 赵丽宏 试读章节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家,家就是母亲。母亲、故乡、童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一位大作家讲的,人即使到了七十岁、八十岁,只要老母亲还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一个人,若是失去了母亲,便像鲜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已经失去了根柢。 在母亲永远离开我们的时节,我的感觉,就是花儿离开了泥土,鸟儿无家可归,一天到晚,忽忽悠悠,心神不宁,像辞柯的黄叶飘飘荡荡,像懒散的白云浮漫无垠。 那天我正在北京出差,突然接到家里传来的母亲病故的电报,立刻,脑袋就轰地一下,感到一阵晕眩。尽管老母亲已过耄耋之年,平常身体也不怎么好,但这个噩耗毕竟还是来得过于突然,一时我竟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两腿像瘫痪了一样,好一阵子站立不起来。我的眼前,模模糊糊地映现出老母亲伛偻的身影,可是,瞬息间便消失了。我马上意识到,从此,便和母亲人天永隔,再见面只能在魂梦中了。 乘坐火车赶回去奔丧,心里乱成了一团,分辨不出快慢来,忘记了昏晓,也失去了饥渴的感觉,觉得整个身心特别地疲倦,却又片刻也睡不着,整个意念都沉浸在无边的悲戚和痛苦的回忆里—— 我的母亲出身于一个满族的世家,她的祖上爱新觉罗氏有几代都是清朝的文武官员。小时候,我在外祖父家的特大樟木箱里,看到过祖辈传下来的黄马褂、顶戴、雕翎和八股文试帖,记得还有一部朱笔点批的《朱子大全》,据说是很有些来头。 但我母亲并没有上过学,外祖父恪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尽管家境比较富裕,却不许女儿读书识字。母亲后来能够看些通俗的话本、鼓词,也能绊绊磕磕地读几句“子弟书”,都是在我父亲的熏陶渐染之下逐步习练的。 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可是,当时父亲却十分贫困。本来,我们祖上的家业也较为厚实,只是因为祖父英年弃世,父亲年岁又小,门衰祚薄,支撑不起这个家当,遂使家道中落。母亲以一个大家闺秀,突然经历这困苦的生涯,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而且,很快就适应了艰难的环境。她真像古代圣贤说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称得上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东方女性。相夫教子,安贫乐道,全家上下、街坊邻里,无不交口称赞。 我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姐姐大我二十二岁,她非常聪慧,受家庭影响,从小读了许多文学作品,一部《红楼梦》,据她对父亲说,读过六七遍。每番读过,都是泪眼模糊,三两顿不想吃饭。不知患了什么病,在我两岁时她就故去了。听说,姐夫是一个电话接线生,夫妻感情非常深笃,当时悲痛欲绝。一天,他托起两岁的女儿,凄然地交给我的母亲,然后长跪在地下,连着叩了几个头,呜咽地说:“妈妈,给你增加了拖累,实在是对不起。原谅我这个不肖的儿男吧!”就在这个风雨凄凄的当晚,鸿飞冥冥,一去便再无踪影。有的说他是出了家,有的说他是投了军,始终音信杳然。 这样,母亲便怀抱着我和外孙女这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我们整天嚷着要奶吃,母亲眼含着泪水,敞开衣襟,把两个已经干瘪的乳头分给我们一人一个。可是,由于吸吮不到奶水,两人又同时“哇哇”地哭叫起来。 外甥女出生在市井繁华的著名商埠营口,习惯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乍一来到穷乡僻壤,油灯不明,道路不平,茅屋低矮,不见楼房、电车,不见熙熙攘攘的闹市,终日哭诉着要电灯,要上楼,要逛街,要妈妈。每一声哭闹,都牵动着母亲的思女之痛,仿佛尖利的钢针,一颗颗都扎在心窝上。 P4-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永远的爱(著名作家忆母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充闾//王春瑜//邓伟志//范小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653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7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