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图书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乾隆时期诗学 第一节 沈德潜 一 诗教阐释 二 尚格调,辨神韵 三 诗人与诗法 四 溯源流,讲涵咏 第二节 袁枚 一 才具性格 二 儒学新释 三 辨唐宋,讲变化 四 非格调,主性灵 五 诗写真情 六 喜生鲜,爱灵活,尚柔美 七 天分与学力 第三节 翁方纲 一 辨格调,析神韵,议性灵 二 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三 肌理须细密 第二章 乾隆嘉庆之际诗学 第一节 赵翼 一 重创新,崇气力,尚雄豪 二 讲锤炼,尚自然 三 崇才气,尚才思,讲工夫 四 注重涉世 五 创作倾向 第二节 洪亮吉 一 讲性、情、趣 二 讲学识,重独创 三 批评袁枚、翁方纲 四 重气尚奇 五 创作实践 六 诗觇国家气运 第三节 舒位 一 反映现实 二 描写奇异 三 抒发情感 四 重诗思造句 五 论作诗 六 舒位与乾嘉诗学 第三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第一节 方东树 一 主张立诚有本 二 诗重文法 三 尚格调,崇雄奇 第二节 龚自珍 一 诗与史合 二 情感与诗 三 尚怒张瑰奇 四 兼容倾向 第三节 魏源 一 主兴会萧瑟嵯峨 二 人、文配山川 三 推重质实 第四节 张际亮 一 推重志士之诗 一 写志士之诗 三 创作体验 第五节 姚燮 一 作诗聊备风 二 重性情,敛气力,尚沉挚 三 肆奇思,逞辞采 第六节 林昌彝 一 衣■比兴 二 重性情,讲学问 三 诗话设色为世戒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济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028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9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