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口论/人文社会科学元典丛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争论了二百多年并将继续激烈争论下去的著作;一部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全世界的著作;一部畅销全世界二百多年的经典著作……它影响了李嘉图、达尔文、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曼等大师,是一部对中国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

内容推荐

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它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目录

《人口论》导读

译者序

著者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附录一 译名对照

附录二 马寅初“新人口论”

试读章节

近年来,自然哲学上发生了伟大的意外的发现,印刷术发达加大了一般知识的普及,学问界与非学问界盛行着热心而自由的研究精神,对那些迷惑悟性惊骇悟性的政治问题投下了新而异常的光明,尤其是政治界那一个凄然现象,“法国革命”,像一颗炎炎的彗星,注定了要以新的生命与活力,感动世间的畏缩的人民,不然,就是把他们烧尽灭绝。这等等,一齐发生,引导许多能干的人们,怀抱这样一种意见:我们已经触到了一个时期,这时期,富有最重要的变化,这变化,将会在某程度上,决定人类将来的命运。

人类将从此以加速的速度,进向无限的为从来所不曾想到的改良呢,抑判定了须永远在幸福与贫苦之间,一进一退,而在各种努力之后,依然离所望的目标,有不可测知的距离呢?据说,这大问题,现在是提出了。

然而,一切人类之友虽均渴望这痛苦的未决状态之终了,研究的精神虽热望一切光明来帮助其洞察将来,但这重要问题两方面的作者,相互间依然距离甚远,实深为遗憾。他们相互的议论,从未受公平的吟味。问题尚未集中在少数点上;甚至在理论上,似亦未曾临近解决。

现制度的辩护者,屡屡目思辨哲学家一派为一群诡谋计略的伪君子,口头宣传热烈的博爱,对于社会更幸福的状态,尽出一种诱人的图画,一心只想破坏现制度,促进他们内心蕴藏着的野心计划:不然,就目他们一派为粗狂的热狂家,说他们的愚妄的思辨,背理的怪论,值不得任何有理性的人注意。

人类及社会完成可能性的辩护者,又以加分的轻蔑,反唇讥斥现制度的拥护者,斥他们是最可怜最狭隘的偏见的奴隶,不然,就骂他们是文明社会的罪恶的拥护者,只因此种罪恶于他们有利。他说他们那种人,乃为自身利益,而以悟性卖淫,其智力微小,不足理解任何伟大而高尚的事情,其眼光狭隘,不能看见一丈以外,所以,开明的人道爱护者的见解,他们是绝对不能容纳。在这不宽容的论争中,真理的本旨只有受害。问题两方面真正良好的议论,不许有适当的估量。各自固执各自的理论,都不高兴注意反对派的意见,来修正或改善自己的理论。

现制度的支持者,对于政治上的思辨,总是非难。对于社会完成可能性的推理根据,他决不要退下来,一加吟味。要他费神,以正当而公平的方法,暴露这些根据的误谬,更加无望了。

思辨哲学家,同样违背真理的本旨。他憧憬着、社会更幸福的状态,而以最魅惑的色彩绘画这社会的幸福。他不用聪明才力,来讨论铲除罪恶的最好又最安全的手段。人类要进向完成,就连在理论上,亦似有许多可怕的障碍,但对于这点,他似乎一点亦不知道。他所自许的,只是肆意嘲笑现在一切制度。

正当的理论,常常要由实验证明。这是哲学上一个公认的真理。有这多冲突,这多细微事情会在实际上发生,要预见它们,哪怕最广博最有洞察力的知力,亦几乎不可能。所以关于某一些问题,任一种理论,经不起经验的考试,即不得称为正当。一种未经实证的理论,在未充分考虑,并明白的合理的驳斥一切反对论以前,说是近似的,已经不行,说是正当的,还更不行。

关于人类及社会完成可能性的思辨,有些,我曾极感兴趣地阅读过。他们所描出的魅惑的光景,曾使我兴奋而愉快。我切望有这样幸福的改良。但据我看,据我的悟性看,改善的途中’实存有巨大而不能克服的困难。我现在的目的,即是说明这诸困难。同时,我得声明,这种困难,虽然是制胜革新派的原因,但我并不以此自喜。没有什么,比这诸困难的完全除去,会给我以更大的快乐。

我将举示的最重要的议论,确乎不是新的。它所根据的原理,赖有休谟,得到了一部分的说明,但亚当·斯密博士的说明,还更详细。华莱士,曾提出这议论,并应用它到现在这问题上来,不过他的应用,不曾按照适当的效力,又不曾应用在最有力的观点上。也许,还有许多著作家说明过这个议论,但我不曾看见。我虽然要把它应用在另一观点——与我前此所见的观点均有若干不同的观点——上面,但若它曾经得到正当圆满的答复,我是当然不想再把它提出。

人类完成可能性的辩护者那一边何以会有这种忽略,是不容易解释的。我不能怀疑葛德文孔多塞那样的人的才能。我不愿怀疑他们的公平心。据我的悟性看来,也许据许多其他人的悟性看来,这困难都似乎是不能克服的。但这些论才能及知力均已有定评的人,却不大肯注意这困难,而以不折不挠的热心,不渝的自信,持续他们的思辨。我确乎没有权利,说他们故意闭着眼,不看这诸议论。它们为这些人所忽视了,无论它们的真实性怎样激动我的心,我亦宁可怀疑它们是不妥当。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一切人都太易陷于误谬了。设有一杯葡萄酒再三献奉在一个人面前,他不注视,我往往会疑心他是瞎子,不然,就太不懂礼节。但更公正的哲学家却教我宁可这样猜想,是眼睛欺骗了我罢,我想象中的献奉,实际并不存在。

在进论这议论之前,我必须声明,我在这里,必须从这问题,把一切仅仅的推测,把一切假设,——其盖然的实现,不能根据任何正当的哲学理由来推论——排除出去。某著作家或将告我,照他想来,人类终有一日变成鸵鸟。我不能适当地反驳这种猜测。不过,有理性的人们,都不会听从他的意见,除非他先说明人类的颈,是在次第增长,唇是在次第硬化而突出,腿与足是日在变形中,毛发已开始变成毛管。这奇怪的突变之盖然性未曾说明以前,即叙述人类在这状态下将如何幸福,描写他们疾走飞翔的能力,说他们将贱视一切片面的奢侈,仅被雇用来集取生活必需品,从而,在这情况下,每一个人分内的劳动均将轻快,闲暇均将充分,那实在是徒费时间,徒劳舌辩。

我以为,我可适当的定下两个公理。P3-5

序言

有一次,同一个朋友,谈到葛德文《研究者》书中的贪欲及滥费论,这便是这篇论文的起源。讨论,从社会将来改善的一般问题开始。作者原来只因笔述较口谈更能向朋友明白叙述思想,才打主意坐下来写。但题目一经展开,有些从来不曾想到的观念发生了;他因想到,对于这一般感到兴趣的论题,每一线光明,即令是最小的,亦将为人所诚实欢迎,他才决心把他的思想,写成一个出版物的形式。

这论文,如征引更多事实来说明一般议论,无疑会更完全得多。但他既愿(也许是不慎重的)出版期不比原定日期迟延太久,又有一种特别事情,使他长期间几乎中断了工作,以致作者不能专心研究。不过,他以为,他所征引的事实,已够证明他的关于人类将来改善的意见,是一种真理。据作者看,要确立现在这样的意见,除了平易的说明,加以对社会的最简约的观察,亦就没有其他,还是必要的。

人口须常常引下到生活资料的水准,这是一个明白的真理,已为许多著作家所注目;但据作者所记忆,殆没有个著作家曾特别研究这水准所由而成的方法。照他看来,社会将来大改善途中的最强障碍,即是此等方法的观察。他希望,在讨论这有兴味的问题的时候,策励他的,只是对真理的爱慕,不是反对某派人或某派意见的偏见。他承认他读社会将来改善的某一些思辨,并非意图发现它们单是幻想;不过,他亦不曾矫揉他的悟性,以致一种事情,为己所愿望,即无证据,亦信从,为己所不乐闻,即有证据,亦拒绝。

他的人生观,虽有忧郁的色彩,但他觉得,他画这黑暗的颜色,乃因他确信图画中确有这颜色,并非因为他的目光怪僻’或生来有忧郁的性向。最后二章所略述的精神理论,据他自己的悟性看来,就曾圆满说明生活上为何有这许多恶害。但别人看是否有同一结果,那须留待读者自己去判断。

更能干的人,设竟因此而注意于社会改良途中,他所想到的主要困难,从而使他看见这困难能在理论上除去,他亦必欣然撤回他现在的意见,很高兴的承认自己错误。

书评(媒体评论)

人口总是威胁着就业手段,有多少人能够就业,就有多少人生出来。简言之,劳动力的产生迄今仍然由竞争的规律来调节,因而也同样要受周期性的危机和波动的影响,这是事实,确定这一事实是马尔萨斯的功绩。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人口论》毕竟是第一本重要的人口著作。把这些早已被別人表达过的思想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去,并详细证明人口增长同经济和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先驱者,甚至超过了他们贡献的总和。

——[美]威廉·彼得逊

我对《人口论》的作者抱有真诚的赞许和敬佩。他的论据的总的风格充分说明作者思想上的正直豪放一他进行争论,好像是除了研究证据,发展真理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企图。

——[英]葛德文(William Godwin,1756—1836)

马尔萨斯先生特别强调了一种他认为十分明显、十分普遍的主张;他毫不加考虑地以此做了他的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他才陷入了严重的错误,我们认为这些错误相当危险。

——[法]西斯蒙第(Jean C.L.S.d.Sismondi,1773—1842)

有人说他是人类的恩人,又有人说他是恶魔;有人说他是深刻的思想家,又有人说他是笨伯……

——[美]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

这本书在今天仍然是很有影响的著作。马尔萨斯的观点系以收益违减规律为直接依据,这些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美]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口论/人文社会科学元典丛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马尔萨斯
译者 郭大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2470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2
丛书名 人文社会科学元典丛书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5
19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