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决战朝鲜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峰,笔名谈峰,河北省藁城人,新华社著名高级记者、杂文作家、教授、新闻研究生导师著有《热冷集》、《击浪集》、《名记者新闻作品选评--李峰专集》等。该书是他的纪实文学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其内容包括“风云之初”、“势如破竹”、“硝烟滚滚”、“清长大捷”、“战局转旋”、“虎跃鹰扬”、“凯歌高奏”。

内容推荐

该书是作者的纪实文学之一,它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描述。全书共分7个章节,其内容具体包括“风云之初”、“势如破竹”、“硝烟滚滚”、“清长大捷”、“战局转旋”、“虎跃鹰扬”、“凯歌高奏”等。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风云之初

第二章 势如破竹

第三章 硝烟滚滚

第四章 清长大捷

第五章 战局转旋

第六章 虎跃鹰扬

第七章 凯歌高奏

余绪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图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急红了眼的美国人为防俄国人独占朝鲜,于苏军开始对日作战当晚,由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不让苏联在远东战果上占到便宜,以及如何确保美国利益。

此时,美国的首脑们才认识到了朝鲜的重要性。此前,美国对朝鲜的认识一直是模糊和摇摆不定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承认,美国曾想独自占领全朝鲜,可惜兵力展开速度跟不上,登陆朝鲜就不能及时登上全日本。

其实这是托辞。杜鲁门不愿说的真实原因是日军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防守战中打得极其凶狠,全员“玉碎”死守,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

美军攻击部队在塞班岛死伤两万,在硫璜岛又死伤两万,冲绳更惨,死伤四万,连进攻部队司令官布克纳尔中将都被日军一门残存的独炮炸得粉碎。美国兵想为司令官报仇,那个开炮的日本兵更干脆,打完了这一炮就自杀了!

日本兵的顽强凶悍让美国人头痛不已,美国人实在不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还要死多少人、还死得起多少人了。仅仅马歇尔将军搞的登陆日本九州的“奥林匹克作战计划”预计伤亡就达一百万!而朝鲜和中国东北又是日本人经营了几十年的坚固壁垒。仅在朝鲜,日军就部署了一个方面军二十万正规军,这还没有算上日本在朝鲜的几十万预备役人员。日本人甚至打算放弃本土,迁国满洲与朝鲜,血战到底。让美国军人去打这种血流成河却不讨好的仗,美国老百姓会造反的!所以罗斯福才想到要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承担伤亡,自己坐收渔利,这才有雅尔塔会议斯、罗分赃。

美国人还曾经认为朝鲜对于美国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他们认为只需占领日本就够了。但是,他们却认为在苏联的势力范围边缘必须要有美国的力量遏制,所以美国要涉足朝鲜的官方理由听上去很可笑——“希望朝鲜成为阻止俄国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

仅仅在不到半个月前的波茨坦会议上,美国人还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朝鲜军事占领问题,当时美国人只是准备提出一个军事分界线。美国陆军作战训练处处长约翰·C·赫尔中将与其参谋人员在地图上看来看去,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意见——美军至少应在朝鲜拥有包括两个港口的区域。

寡言少语的赫尔要的这两个港口是朝鲜最南端的釜山和中部首都汉城的港市仁川——两个将会在五年后的朝鲜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港口。

美国军官的素质与眼力可见一斑。

只是美国人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日本政府和日军会突然崩溃。他们原来甚至预计日军及政府即使失守本土,也会迁都朝鲜或中国东北继续抵抗,而此时事实却大相径庭。日本政府匆忙乞降,最精锐的关东军在苏军进攻首日即一溃千里,而苏军伤亡却极其轻微,简直是如人无人之境,很少遇到真正抵抗,美国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大大失算。在当晚的紧急会议上,美军高级将领们清醒地认识到,已不可能在苏军之前抢占朝鲜,遂命令两名上校参谋到会议厅隔壁休息室,在半小时内搞一个既能满足美国政治意愿又能符合军事现状的折衷方案。

这两名参谋中其中,一人名叫腊安·腊斯克。腊斯克上校望着面前的朝鲜地图发呆。他从未到过朝鲜,却要在三十分钟内决定一个文明史比其祖国历史悠久十倍都不止的古国命运。腊斯克找来找去,找不到划界的依据。时间到了,非得向上司交待不可了,满头大汗的腊斯克只好用红铅笔在横贯朝鲜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上划了一道直线。

就这样,三八线——世界战争史上最有名的纬度线诞生了。

一个美军上校参谋在三十分钟内决定了有三千年文明史、几千万人口的朝鲜的命运。

对于朝鲜人民来说,这是一条泪线、分裂线。统一的国度、无数的血缘亲情都被这条怪胎线隔断,这就注定了三八线将是一条血线!  美国人立刻将朝鲜划分方案提交给斯大林。苏军马上加强攻势并开始抢占朝鲜北部,几个师的地面部队越过中国东北、跨过鸭绿江,急速冲进了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可怜的苏联步兵们腿都快跑断了,一个个叫苦不迭,不过他们要是知道了海军兄弟的遭遇,他们一定会认为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两艘老掉牙的护卫舰和八条小小的鱼雷艇艰难地颠簸在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上,船上的九百名苏军陆战队员吐得昏天黑地,痛苦得恨不得跳海。他们的任务是登陆朝鲜雄基港。

用鱼雷艇充作登陆艇,查遍世界海军史也仅此一例。斯大林疯了吗?

没有,斯大林清醒得很,不过他确实病了。他得了红眼病。此时不抢势力范围更待何时?

不要说鱼雷艇,如果可能,必要的时候,斯大林会毫不犹豫地命令部下即使是坐澡盆也得划到朝鲜海岸。

在苏军拥进朝鲜的时候,美国人也来了。

向朝鲜海岸急驶的苏联海军发现,一群群漆着白色星徽的美国轰炸机从军舰头顶掠过,军舰上的苏联步兵们举着“波波莎”冲锋枪对着飞机欢呼——美国盟友助战来了!

过了一会儿,苏联士兵们糊涂了,他们明明白白地看到,那些美国轰炸机飞到自己马上就要到达的港口上空,投下了一溜溜炸弹,但地面上却见不到火光也听不到爆炸声,怎么回事呢?

等苏联军舰驶进港口才明白——几艘军舰被水雷崩了个底朝天,可怜的苏联登陆兵们在即将结束晕船的痛苦时,又被炸得满天乱飞!

老天爷,美国盟友不是往日本人头上投炸弹,而是往苏联军舰航道上投水雷!

这样,美军“依约”积极配合盟友苏军兄弟的行动,在苏军登陆水域布撒水雷五百多枚,炸毁苏军舰艇多艘。苏军恨极,却无话可说,因为此时港口还在日军手中!

无可奈何的苏联人只好向美军索要布雷图和水雷资料,结果可想而知——美国陆军搪塞不知布撒坐标,美国海军则答复水雷由陆军航空兵布撒不知性能。斯大林痛骂一顿杜鲁门后,只好命令苏联海军自己想办法保障进攻。

二十四日苏军占领平壤。在苏军进攻序列之中,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武装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苏军占领平壤后继续攻击,南进占领了三八线以南的仁川、汉城并与美军会师。在苏军占领平壤当日,美军第七步兵师开始登陆仁川北进。九月初,苏军依约全部退回到三八线以北。随同南进的朝鲜人民武装实力不够,又受制于苏共的大国政治,只得含泪随苏军北撤。朝鲜分裂!

美国人为斯大林居然同意这一条无理划线欣喜不已,又惊奇万分,难缠的斯大林这次怎么这么好打交道?

他们不懂历史。那条线刚好是一九0五年日俄划分朝鲜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三八线在朝鲜地图上几乎就是中线,它太醒目了!而斯大林脑袋里的老沙皇的残留物又太多了!

此时正大占便宜的斯大林不会想到,他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态度已引起世界人民的反感,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严重隐患,也为日后苏联称霸并最终瓦解埋下了导火索……

一不做二不休的斯大林乘强大的美国海军还未到达之际,抓紧时间在北太平洋上攻岛掠地,连夺南库页岛、北千岛群岛,最后干脆抛掉美苏关于美国独占日本的虚辞,把战略位置重要、日本自己的北方四岛也拿了过来,日本政府直到现在还在为此大伤脑筋。

以后不久,俄国驻日联络官杰列维扬科中将向美国驻日司令官麦克阿瑟五星上将提出让俄军占领日本北海道时,傲慢的麦克阿瑟当即拒绝。骄横的俄国海军中将骂起来,并叫道:“不管麦克阿瑟批不批准,苏军都要开进去!”

老大惯了的麦克阿瑟恶狠狠地瞪着俄国海军中将:“假如有一名俄军士兵未经我同意开进日本,我就把包括你在内的整个俄国代表团投进监狱!”

杰列维扬科看着麦克阿瑟凶狠的眼光惊叫:“老天爷,我相信你真的会这么做的!”

此事遂不了了之。苏军此举若成,日本肯定将像东西德、南北朝鲜一样分裂。

苏军终于罢手,不是不想进驻北海道,而是海军实力不允许。美军吐出北朝鲜,不是不想独占全朝鲜,而是陆军实力不允许。在大国政治和强权势力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实力决定一切,而那些弱小民族、弱小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惟其如此,更感新中国开国元勋在如此严酷的国际环境下取得全国胜利的艰难与伟大。P11-14

书评(媒体评论)

朝鲜战场是我军同美军较量的练兵场。通过这场血与火的较量,美军现在签字停战还算明智的,不然,就要被我们赶到临津江里喂王八去了……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

朝鲜半岛的战争,是我们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而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痛苦……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有威胁性。

——美国四星上将、第三任联合国罕司令官 克拉克

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敌人通常在夜间行军,而且比我们熟悉地形情况。他们习惯于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清苦生活……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南朝鲜军)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美国四星上将、第二任联合国罕司令官 令奇微

在朝鲜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的志愿军是我们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

——美国中情局局长、准将 弗农·阿·沃尔特斯

我当了一辈子步兵,同德国步兵、中国步兵打过仗,也看过美国步兵、苏联步兵打仗。德国兵很优秀,但最优秀的我认为还是中国步兵。

——法勒·霍利克上将(北约北改军队总司令,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抓获的英国俘虏。)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们的主要秘密——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我们如何体面地离开朝鲜?

——美国国防部长、五星上将 马歇尔

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中国军人在驻北韩两年半中,他们发动许多次进攻,并作长距离推进……

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六天。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 范弗里特

敌人是非常狡猾的,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当他们与我们紧缠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像鼬鼠一样到处挖地洞,在许多地方掘开许多泥土,使我们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他们……他们有无限的耐心和勤劳……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 泰勒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对朝鲜战争怀有愤懑之情,你一点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你只能指望大型报纸、电台、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的帮助……战争永远不能遏制共产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共产主义在半个世界的胜利而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将是何种结局呢?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居民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呼吁书

闻到中国饭菜的味道就撤退。

中国军队肯定在一个什么地方等着我们。

——美国第八集团罕司令官、四星上将 沃克

(志愿军战士奇怪地看着一大群美国轰炸机杂耍般围着一辆志愿军扔下的破汽车,来来回回轰炸,扫射个不休……)

“我们知道这是辆破汽车,是为了利用它照相,回去可以交账。”

——一位被俘美军飞行员供词

十五军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全局胜利,十五军打完了在所不惜……

——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军长 秦基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决战朝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23566
开本 16开
页数 47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98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30.625
印次 11
出版地 湖北
250
17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