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书记事忆人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共和国上将的书缘,人缘、情缘。

历时十数载,广搜宏著;两千余册签名盖章书,筑起一位高级将邻精神世界的雄壮底气!

本书记载的是熊光楷将军的收藏故事,从中国名人的签名书,到外国名人的签名书,再到亲友师长的签名书,通过这样一本本签名书,熊光楷将军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串起了他独特的人生履历与人生感悟,也串起了半个世纪里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近几十年间世界风云的变幻……

内容推荐

本书记载的是熊光楷将军的收藏故事,从中国名人的签名书,到外国名人的签名书,再到亲友师长的签名书,通过这样一本本签名书,熊光楷将军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串起了他独特的人生履历与人生感悟,也串起了半个世纪里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近几十年间世界风云的变幻。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本签名书也必有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一本谈书的书,要把那么多完整的世界纳于一炉,熔炼成自己的完整世界,这不但需要高超的见识和宏阔的视野,还需要有一定的叙事技巧。令人赞叹的是,熊光楷将军虽然戎装在身,却是文笔粲然。谈书则高度概括,记事则娓娓道来,忆人则写意传神,谋篇布局时又常有变化。叙述简洁却不单调,笔至精微处亦不敷衍,可谓收放自如,让人捧读之余时有惊喜:历历在目的满是精神的愉悦;点点入心的尽含作者浓缩了的灼见。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名人的签名

 共和国元帅的风采:三位元帅的盖章节

我接触最多的元帅

走错门走到了徐向前家

我和陈昊苏的“秘密协定”

 对一代元戎的怀念:三位大将的盖章书

成为粟裕军事论述的学生

以隐蔽战线的老前辈陈赓为榜样

见证罗瑞卿的生命最后一程

 照亮黑夜的璀璨群星:三位开国上将的签名盖章书

躲飞机是写作的最佳时间

对剑与书法情有独钟

百岁将军不觉老

 奏响战争与和平的乐章:四位开国中将的签名盖章书

师者与长者的关爱

“文革”后首次来到旃坛寺

忠实记录革命战争每一天

和毛泽东并肩作战的井冈山同志

 将军情深深几许:两位开国少将的签名盖章书

迟到一步,未及解救歌乐山英雄

我军参谋工作的先驱

 纵横捭阖天地问:四位隐蔽战线与外交战线领导人的签名盖章书

知君才调擅中华

我为伍修权即席译诗

毛主席说他能“顶几个师”

在美国抢先获得钱其琛签名的《外交十记》

 科技元勋:两位科学泰斗的签名书

把钱学森的盖章书换成签名书

80岁的时候,天上有了一颗“朱光亚星”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八位文学家的签名盖章书

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汪道涵替我请巴金签名’

书写笑中有泪的人生

“《日出》写成了,太阳却没有露出”

清隽淡雅,明朗善良、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金庸赠我一箱书

才兼作家与学者

 中国人的经济学大师:四位经济学家的签名盖章书

92岁老人颤抖的签名

倡导和推动中国市场取向改革

计划与市场烈火的锤炼

推进改革靠的是经济学界的集体奋斗

 文艺大树,根深叶茂:八位艺术家的签名书

雍容启功、遒劲李铎、工整刘炳森

“奇人”王世襄

《长城谣》首唱周小燕

茶界泰斗张天福

中国最“富有”的画家侯一民夫妇

“抟抟泥”的紫砂陶艺大师徐氏兄弟

 德高望重的长者,博览群书的智者:汪道涵的签名书、

 院士从政:路甬祥、韩启德、徐匡迪的签名书

为国家创新体系铺路

“要勇敢地生活,做生活中的强者”

匡扶正义、迪吉平安

 女子到此是豪雄:女部长、女将军的签名书

 世纪老人的世纪传奇:董竹君的盖章书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三位特首的签名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马海德、爱泼斯坦的签名和盖章书

 根在中国,流丽世界:韩素音、陈香梅的签名书

第二部分 外国名人的签名

 “德国情结”:科尔及其他德国领导人的签名书

 俄罗斯的乱与治:叶利钦和普京的签名书

 中俄友谊的路与桥:三位俄罗斯名人的签名和盖章书

 与长城握手:七位关国总统的签名书

 求同存异。扩大共识:五位美国名人的签名书

 唐宁街10号的11年和lO年:

撒切尔夫人与布莱尔的签名书

 拇指印下的“新世界”:霍金的指印书

 为了和平,为了法兰西:希拉克的签名书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曾根康弘、桥本龙太郎的签名书

 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金正日的签名书

 走向民主与和解:金大中和卢武铉的签名书

 清廉的楷模:胡志明的盖章书

 度过乱世:西哈努克亲王与洪森的签名书

 一个现代东方国家的治国之道:李光耀的签名书

 女性治国:阿基诺和阿罗约的签名书

 火线上的总统:穆沙拉夫的签名书

 诗人总理:瓦杰帕伊的签名书

 “回忆未来”:纳扎尔巴耶夫的签名书

 拉美斗士:卡斯特罗的签名书

 和平的道路有多长:拉宾和阿拉法特的签名书

 尼罗河畔的常青树:穆巴拉克的签名书

 自由与平等的赞歌:曼德拉和姆贝基的签名书

 坦桑尼亚的国父,当代非洲的尧舜:尼雷尔的签名书

 向亚洲靠拢:霍克的签名书、

 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两位联合国秘书长的签名

 “萨马兰奇的五环”:萨马兰奇的签名书、

 人类精神桂冠上的明珠: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签名书

第三部分 亲友师长的签名和盖章书

 重教尚学,教授之家:几位亲属的签名书

“这个江西人,读书读得好”

与清华大学的缘分

月池村的子孙们

 英语教育战线的奇葩:两位老师的签名书

研究莎翁的专家

培养军事外交官的女将军

 一文一武两同窗:两位同学的签名书、

国际问题专家萨本望

爱好书画收藏的将军

 军事外交界的前辈:两位总参机关直接领导的签名书

见证板门店谈判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首任中国驻美国防武官

 情系莱茵河:我在使馆工作时的两位领导的签名书

像家长一样的大使

从记者到大使

 学术性的国际战略研究队伍:

三位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的签名书

翱翔蓝天,遨游翰海、

邮传太空,情注太空、

知兵非好战,居安当思危

 别有洞天在心田:两位部长朋友的签名书

像士兵匍匐在阵前,卫护母亲的尊严

来自科技战线的“外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内行”

 持节使异域,结谊遍全球:三位大使朋友的签名书

从“洋娃娃”到大使

热爱翻译工作的大使

山东汉子拉美情

 人民解放军的外交代表:两位武官朋友的签名书

作为翻译专家的武官

作为散文家的武官

 耕耘在财经建设第一线:四位经济学界朋友的签名书

为经济改革总体构思

改革的波浪式运动形态

直面经济学家的责任和命运

破解过剩与贫穷的难题、

 采得百花酿成蜜,香甜芬芳传他人:五位文艺界朋友的签名书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

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

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

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

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

 杏林高手的高明之处:三位医学界朋友的签名书

既做手术又做思想工作的黄洁夫

为病人消除几十年顾虑的王士雯

高手治病不需贵药的李小鹰

试读章节

从1956年穿上军装,到今天,我的军旅生涯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军人的血液流淌在我的血管里,我与这支伟大的军队结下了不可分割的深厚情缘。

在我的藏书中,军人的著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非常令我骄傲。这类书中,居于金字塔顶尖位置的,是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赫赫功勋的一代元戎的著作。从元帅起,到众多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的著作,我都收藏有他们的盖章或签名。

这些开国将帅,我大都只是慕其名知其事,但也有一些,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缘,我亲身见证了他们工作、生活的片段。每当捧起他们的著作,涌上心头的,就是绵绵不断的对于这些伟大军人的怀念。 我接触最多的元帅

北京后海附近的胡同,我已经30多年没有去过了。那儿还是巷道寂寂,少有行人吗?那儿还是柳树浓阴,遮天蔽日吗?每次想到这些胡同,我的脑中闪现的,总是30多年前的景色,而我,也仿佛变成了30多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曾经有3年多时间,我几乎每周都要走过这些胡同,走进胡同深处那座深深的庭院。那是一位共和国元帅的家。毛泽东曾经赠给这位元帅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薄一波觉得,这位元帅的精神风范还贴近于另外两句话:“先生,从浑厚中透出侠义气;人们,从亲近中露出敬畏心。”

这位元帅就是叶剑英。

1971年9月13日,身为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在反党阴谋败露后,从山海关机场乘三叉戟飞机叛逃国外,结果在蒙古国折戟沉沙。不久,叶剑英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新成立的军委办公会议负责人,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我就是在此后不久,第一次走进了叶剑英元帅的家里。但我并不是来执行军事任务,而是为这儿放映的外国电影做同声翻译。

叶帅家的放映厅大约有一百多平方米,简单摆放了七八排椅子,大约有四五十个座位。“今天放映什么电影?”一走进放映厅,我就问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实在话,我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这不但是我第一次担任这么高层次领导的同声翻译,而且我似乎对外语已经有些荒疏了。

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已经好几年没有摸外文了。在不能提前看一遍电影的情况下做同声翻译,难度相当大。为防止现场翻译遇到困难,临出家门时,我在口袋里揣了本英汉词典。

“《丘吉尔》。”那位工作人员回答。

我马上拿出词典,翻到丘吉尔的词条,默默地把词条的内容记在心上。

不久,叶剑英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这位是新来的翻译同志。”有人指着我向叶剑英介绍说。叶剑英很客气地向我点了点头,问:“今天放什么电影?”

“丘吉尔。”我连忙回答。

“噢,《丘吉尔》,好啊,二战三巨头之一。丘吉尔的生卒年分别是多少?”

要在平时,我肯定会被问住的。但我刚好提前在随身带去的英汉词典上查到过,所以马上干脆利落地答道:

“报告首长,丘吉尔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享年91岁。”

叶剑英没有再问别的问题,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坐到座位中,说:“开始吧。”我感到,他对我的回答还是满意的。

灯光暗下来,在电影放映机有节奏的转动声中,二战风云席卷了那块小小的银幕。我的心轻轻悬起,思维飞快地跟着剧情转动,像攻克难关一样不断克服一个个英语单词、一段段英语对白,把它们迅速转换成汉语。很快我适应了,许多难度很大的台词,我都能准确翻译出来。思维转换的过程消失了,我已经能够像剧中人一样,把他们说的用汉语脱口说出。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这时,我那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我发现,我的头上已经沁出一层细汗。

“你叫什么名字?”叶剑英问。

“首长,我叫熊光楷,熊是能字下四个点,光明的光,楷书的楷。”

“谢谢你了,搞同声翻译很辛苦。你去吃点夜宵吧。”

夜宵的味道很好,但我的心情更好。虽然几年不摸外语,但我适应得很陕,翻译水平没有下降。更重要的是,叶剑英对我态度很客气让我感到很温暖。他是共和国的元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在他面前,我i只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很普通的专业军官,但他礼貌地询问我的名字,客气地留我吃饭,由此可见他对人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一个星期后,我又一次走进了元帅之家。

叶剑英正在走廊里锻炼身体,见到我,他停下来,说:“别告诉我你叫什么。”略一沉吟,他马上接着说:“你姓熊,熊向晖的熊。”

这一次,我不但是感动,而且是钦佩了。战争年代,叶剑英长期担任参谋长的职务,从红一方面军的参谋长,到八路军参谋长,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是军中公认的“参座”。参谋的一项基本功,就是事无巨细,了然于胸。叶剑英只问了一次我的名字,便能准确记住,这样的基本功,令人惊叹。而渗透于其中的,仍然是对人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后来我知道,叶剑英还有一位外文秘书,这在老帅中也是罕见的,而他并不把这位外文秘书称为“秘书”,而是称为“Teacher(老师)”,这也反映出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对国际问题的关注。

而叶剑英提到的熊向晖,既是与叶剑英很熟的一位传奇人物,又是当时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参与打开中美外交大门会谈的主要助手之一,因此叶剑英看到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熊向晖的熊。

我在叶剑英家做同声翻译,前后长达3年之久,主要翻译英语和德语电影。每次放映电影,叶剑英都会邀请一些朋友和同事一同欣赏,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放映电影前后,他们还会进行话题广泛、无所拘束的轻松交谈。逐渐地,我意识到,对于叶剑英来说,看电影不仅仅是放松身心,陶冶性情,还是一种特殊的交往交流方式。有一次,我去解放军总医院看病,恰好遇到曾经在叶剑英家做过保健工作的马望兰。她告诉我,“四人帮”横行时期,到处弥漫着风声鹤唳的气息,身处高位的叶剑英也不得不处处小心,甚至家中电话机的位置稍有变化,也会引起叶剑英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看电影就成了叶剑英与自己信赖的老同事老朋友交流信息、沟通想法的重要方式。后来我想,叶剑英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我们的党和国家,既与他的多谋善断有关,也与他能广泛地进行联络,听取党内老同志的正确意见想法有关。P3-6

序言

人们常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如今恰逢盛世,所以藏宝之风也盛行于世。在众多藏宝之风中,价值连城之宝如玉石、书画等等,不胜枚举,但也有一些收藏,外人眼里不甚珍奇,藏家看来却拱若珍璧,熊光楷同志的签名书收藏即属此列。

熊光楷是我军的高级将领,同时又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文化人。多年来,他沉浸于签名书收藏而乐此不疲,一是出于他对文化的热爱,二是因为他看重书中所记之事,以及著书之人。熊光楷同志曾对我说,他收藏的签名书或者盖章书已逾两千,包括中外领导人、中外名人、亲友师长若干类别,著书之人大都名重一时,书中之事也常常青史有载。我想,光楷同志坐拥书城之时,一定会有与历史同行、与伟人结伴之感。

果然,以藏书为线索,结合书中之事,兼顾著书赠书之人,熊光楷同志写成了《藏书·记事·忆人》一书。在这本书中,藏书、记事和忆人是统一的,以书为媒,熊光楷同志抒发了对事、对人的回忆和思索。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该书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光楷同志的收藏,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拥有,而进人了品味人生、对话世界、追溯文化的境界。

是为序。

孙家正

2007年7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书记事忆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光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82183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3-53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