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原传说/军旅文学优秀作家经典作品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该文学作品系列反映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军旅文学撼人心魄的魅力,那种传奇、惊险、迷人的军营文化,充满崇高感、使命感的军人特质,生死线上闪射的人性光辉!本书主要讲述了:“男婚女嫁”、“表橄榄”、“洪湖水”,“浪打浪”、“报料人”、“道听途说”、“一条毛毯的阅历”等16个小故事。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大批军旅作家和作品爆发式、轰动式地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影响了一代人价值观的形成。那个时代也成为军旅文学最为辉煌的记忆,本套丛书遴选的大多是创造辉煌的那些优秀的军旅作家的已成经典的作品,当年曾经荣获过各种奖项,是讲中国文学史时不得不提到的佳作。

那是关于英雄的文学。

英雄从来是男儿的理想,女子的向往。壮士出征,八千里路,萧萧易水,大风起兮,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多少诗文流传久远就是因为它的英雄气息,还有英雄那撑起万里江山的铮铮铁骨。刘亚洲、周涛、乔良、朱秀海、柳建伟……他们笔下展示的是一个个英雄的王国,是边塞旷世的豪迈。

那是关于英雄的思索。

太平盛世,英雄无觅,人说只能见到英雄的碎片,裘山山、庞天舒、项小米这一个个温婉的名字却带给人关于英雄的思索,广阔的雪域高原、辽远的万里边防,许多是非战争状态下的军营日常生活和军人的军旅生涯,和缓的述说却让我们沉思,和平时代该如何感受英雄的气息。

兵、将军、军营,即使没有硝烟,也不乏悲壮的意蕴,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能成为打动人们的字眼。这就是军旅作家、军旅文学拥有许多关注的理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忍痛舍弃了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所以这套丛书并不能包罗那个时代的全部经典,但至少通过这些经典可以一窥当代军旅文学曾有的辉煌。

更为难得的是,这套丛书收录的作家,有的已经撤离了文坛,转移了自己的关注,这些作品或者已经是他们的封笔之作了。

目录

男婚女嫁

表橄榄

洪湖水,浪打浪

报料人

道听途说

一条毛毯的阅历

搭车记

赵小军探亲

我讲最后一个故事

骆驼刺

绿色的山洼

一个夜晚发生的事

高原传说

天天都有大月亮

大街上的女人

寂寞高原

试读章节

部队开进新城的时候,叶水根已经三十二岁了,还是个火头军。准确地说是个炊事班长,给林玉田那个团的一营三连的一百来号人烧饭。他从参军起就干这个,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大家都叫他老班长。

那天黄昏他正衔着烟袋在烧火,团长林玉田就来找他了。林团长一见面就笑眯眯地对他说,水根,现在进城了,你总算可以安家娶媳妇了。叶水根一听这话脸就红了,说,首长,你莫再取笑我了,我现在知道革命不光是为了娶媳妇,是要让大家都过好日子。林团长说,我不是取笑你,是真的。叶水根难以置信,说部队不继续向前开拔了吗?林团长说,当然要。我们马上就要进军西藏,解放大陆的最后一块土地。但你可以留在这儿搞建设了。这不是离你家乡很近了吗?叶水根一听说要让他离开部队,就急了。当时他正弯着身子想把炉灶里的一块冒烟的湿柴弄出来,听见林团长的话就红着眼睛说,不,我不愿意留下来。的确,这些年他已经习惯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了。他又说,我还愿意跟着部队走。娶媳妇……不急,我不急。林团长说,让你留下来,不光是让你娶媳妇。主要是考虑到你腿上有伤。西藏那个地方非常艰苦,你不能去。叶水根说,反正我要跟着你。林团长看着他坚决的样子,想了想说,那好,你就先跟我到军政大学去吧。

当时林玉田已被任命为解放军军政大学某分校的校长了。他跟叶水根说,你到军政大学以后,就不要再做饭了,到学员队当队长吧。叶水根很紧张, 说他从没当过领导,恐怕不行。林玉田说那就当副队长吧。叶水根心里还是没底。他听说那儿尽是些有文化的城市兵,而且,还有很多女人。林玉田安慰他说,副队长只是协助队长工作。再说你是革命功臣,身上还有敌人的炮弹皮。哪个敢不尊重你?!叶水根心里这才稍微安稳了些。

叶水根身上的炮弹皮是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林玉田而留下的。当时他领着炊事班的人上阵地送饭,一发炮弹呼啸而至,叶水根凭直觉感到不妙,提着一口大锅就扑在了林玉田身上。当时林玉田还是林连长。那锅里的菜稀饭全淋在了林连长的身上,却一点儿没有受伤。叶水根的左腿则插进了一块炮弹皮,至今走路还有些跛。过去叶水根总是把林玉田当做救命恩人,是林玉田把他从山沟里带进了革命队伍的;现在林玉田又把他当做救命恩人了。只不过林玉田从不这么说。他只是说我把你从家乡带出来,我就要对你负责到底。

林玉田走了好一会儿,叶水根的情绪才渐渐兴奋起来。不是为了副队长,而是为了媳妇。林团长走的时候说,在部队上也可以成家。成家就是娶媳妇。说心里话,娶媳妇是他前三十年人生的最大愿望,甚至可以说是他参加革命的最初动机。他们家兄弟四个,父母早亡。除了大哥用十岁的幺妹换了一个媳妇外,其余的全都打着光棍儿。当初林玉田动员他出来参加革命队伍时,他就直杠杠地问,革命能娶媳妇吗?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大笑。但对叶水根来说,这的确是他的心里话。他真希望像大哥那样有个媳妇。他的大嫂虽然一点儿不漂亮,可毕竟是个结实健康的女人。她给大哥连生了两个儿子。每次叶水根看见她为大哥拍打身上的尘土,或者亲昵地在大哥身上打一下掐一下,或者在门口敞着胸奶孩子,他就羡慕得不得了。虽说长嫂为母,她也同样照顾着他们几个弟兄,给他们烧饭洗衣服,但那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有一次他发了懵,大嫂奶孩子时,他忍不住在她的胸前摸了一下。大哥看见了,扭过脸去假装没看见。但大嫂却毫不犹豫地大骂起来。他又羞愧又难过,马上就想离开家,但被大哥死死拽住了。大哥还为此骂了大嫂。这使他更加羞愧难当。他从此不敢再看大嫂一眼,心里却越来越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女人。每当他独自一人发呆时他就想,这辈子如果能娶上个媳妇,做牛做马也心甘。

所以当时他问林玉田革命能不能娶媳妇时,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尽管周围的人在笑,但他还是认真地等着林玉田回答。林玉田当时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但他还是尽量严肃地回答说,怎么不能?革命就是要让穷人翻身,都能过上好日子。叶水根听了很激动,当即表示不仅自己要参加革命,要翻身,还要回去动员两个弟弟也到革命队伍上翻身,免得大哥再为他们娶媳妇累死累活。不想大哥不同意,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三个弟弟都去扛枪打仗。最后只有叶水根坚决地走了。

当然,经过革命队伍这么多年的教育,叶水根早已明白革命不光是为了娶媳妇。但从他个人来说,娶媳妇仍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目标。所以林玉田的这番话,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他翻过去想革命队伍真是好,翻过来又想自己到了军政大学后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林团长。最后迷迷糊糊了还在想,等娶了媳妇,他就真的能翻身了。

尽管林玉田是叶水根的团长,又是现在的上级,但实际上他并不比叶水根年长。他才三十岁。

三十岁的林玉田有朝气,有干劲,也有不多不少刚好够用的那么一点儿文化。他一当上分校的校长,就成了那些女学员的话题中心。很多满腔热情投入革命的女学员,总是用敬仰党那样的目光敬仰着他。当然林玉田自己并不知道。他也没娶媳妇,参加革命后又一直在男人堆里滚,对女人还很陌生。临来分校前上级领导找他谈话,曾半开玩笑说,这下你可以好好挑个媳妇儿了,那儿可尽是好姑娘。他来了之后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暗暗打定主意,要从这些女娃中找个有文化的做媳妇,以后也好帮帮自己。

但一个月下来,这理想毫无进展。因为他完全不知从何入手。平时除了

集合训时,他连看都不敢多看这些女学生几眼。恍惚中觉得她们个个都不错。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学生独自进入了他的视线,或者准确地说,是进入了他的耳膜,事情才有了发展契机。

当时林玉田正在办公室起草一份报告,就听见一阵悦耳的歌声。他从没听过这歌,和他们家乡的民歌不一样,和部队上教的歌也不一样。他就从窗户探出头来循歌声张望。这一望,就望见了一个女学员的背影,很好看的一个背影,虽然穿着一身军衣,从上到下依然是有凹有凸,线条分明。那女学员正在水池边上洗衣服,边洗边唱着歌,好像心里很快活。林玉田下意识地“喂”了一声,那女学员就回过头来。唔,脸盘也好看,圆圆脸,大眼睛。而且她一点儿也不像别的女学员男5样看见他就害羞地逃开,而是瞪着大眼问道:我影响你工作了吗,林校长?这下林玉田反倒窘迫了,支吾说,没,没有。我只是想问问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女学员说,报告首长,是苏联歌曲《小路》。可以唱吗?林玉田连忙说,可以,当然可以。林玉田又问,你是哪个队的?女学员说,一队的。林玉田想,正好是叶水根那个队的。就说,跟你们队长说,有空教教大家,都唱。女学员高兴地说了一声“是”就离开了。

女学员离开后,林玉田才想起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只记得她说那歌名是《小路》。他觉得这“小路”姑娘不错,不但会唱歌,样子也好看,又大方。如果自己向她提出来的话,她一定不会扭扭捏捏的。林玉田便在心里给自己初步定下了这个追求目标。

可是怎么提出来,他心里一点儿没有谱。P3-6

序言

历史对文学作品的选择至为苛刻,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品并不多。

如果能将许多篇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品集合起来,那就值得珍藏了。 

这是一套值得珍藏的丛书。

这套丛书的出炉就是源于一种记忆。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读到其中的一些作品,从此它们就滞留于脑海中,二十年挥之不去,但现在要找到那些作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种奇文不能与人共赏的遗憾时时袭来。

今年,社里组织一批图书,要送到军队的连队图书室,其时,这种记忆又一次奔涌而出:传奇、惊险、迷人的军营文化,充满崇高感、使命感的军人特质,生死线上闪射的人性光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军旅文学撼人心魄的魅力,即使成为回忆,依然能鼓荡胸中的激情。这不是一个人的记忆,而是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值得与新时期的军人和所有年轻人分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大批军旅作家和作品爆发式、轰动式地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影响了一代人价值观的形成。那个时代也成为军旅文学最为辉煌的记忆,本套丛书遴选的大多是创造辉煌的那些优秀的军旅作家的已成经典的作品,当年曾经荣获过各种奖项,是讲中国文学史时不得不提到的佳作。

那是关于英雄的文学。

英雄从来是男儿的理想,女子的向往。壮士出征,八千里路,萧萧易水,大风起兮,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多少诗文流传久远就是因为它的英雄气息,还有英雄那撑起万里江山的铮铮铁骨。刘亚洲、周涛、乔良、朱秀海、柳建伟……他们笔下展示的是一个个英雄的王国,是边塞旷世的豪迈。

那是关于英雄的思索。

太平盛世,英雄无觅,人说只能见到英雄的碎片,裘山山、庞天舒、项小米这一个个温婉的名字却带给人关于英雄的思索,广阔的雪域高原、辽远的万里边防,许多是非战争状态下的军营日常生活和军人的军旅生涯,和缓的述说却让我们沉思,和平时代该如何感受英雄的气息。

兵、将军、军营,即使没有硝烟,也不乏悲壮的意蕴,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能成为打动人们的字眼。这就是军旅作家、军旅文学拥有许多关注的理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忍痛舍弃了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所以这套丛书并不能包罗那个时代的全部经典,但至少通过这些经典可以一窥当代军旅文学曾有的辉煌。

更为难得的是,这套丛书收录的作家,有的已经撤离了文坛,转移了自己的关注,这些作品或者已经是他们的封笔之作了。

当然,诗无达诂,文也一样。经典不需要别人太多的评价与推荐,只需要喜欢的人自己品读。

希望喜欢的人可以读到这套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原传说/军旅文学优秀作家经典作品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裘山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0266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