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
内容
编辑推荐

《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是一部记述徽州历代才女的传记文学,作者桂严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广征博引、沙里淘金,追寻吕碧城、曹诚英、苏雪林、朱淑真、程季淑等著名徽州才女的人生轨迹,拂去她们身上的历史尘埃,将她们鲜活影像生动地显露出来,成就一篇篇带有浓浓徽韵的人文故事。不仅主题深邃,而且文风清新,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蕴。

内容推荐

  中国的徽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这片儒学沃土上的徽商巨贾和徽州才子时,也不应忽略他们身后一群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徽娘。她们忠贞、坚韧、善良,用不输男儿的绝世才华在历史岁月里留下了自己的芬芳,形成了宁静幽婉的地域灵魂。在《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中,散文女作家桂严用细腻、古朴、婉约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群芳争艳的徽州才女图,引领人们走进一座座古老的徽州村落,走进吕碧城、苏雪林、朱淑真、程季淑……的才情世界。

《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朱淑真:是谁烧毁了纸牌坊

毕著:绣楼里走出来的千古奇侠

程琼:为他打开一扇花格窗

方婉仪:美人靠上永远的凝眸

汪端:照壁内的清风明月

吴藻:丝绸商人的雕花门楣

汪瑞英:私塾之门为谁而开

赛金花:状元坊里杏花飞

李苹香:女祠外流浪的灵魂

吕碧城:高不可攀的马头墙

江冬秀:胡宅的冬瓜梁

苏雪林:天井里飞出的荆棘鸟

程季淑:把爱情摆入神龛的女人

曹诚英:情人是路边的亭

舒绣文:万年台上的人生

试读章节

朱淑真的箱子里有一幅《璇玑图》,她曾在上面题写:“初,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惜也。一日家君宴郡停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值,得归遗予。”这还是朱淑真十一二岁的时候,朱父在与同僚喝酒时,在墙上发现这幅《璇玑图》。他平常喜欢收集古玩字画,对字画颇有研究,一眼认出是前秦时苏若兰的真迹。他欣然拿出银子换回来,送给宝贝闺女。那时的朱淑真还是懵懂之年,对这幅织锦理解不透,只隐隐地觉得其间的沉重与忧伤。她爹不曾料到,宝贝闺女的人生会与这《璇玑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命运与苏若兰相似,甚至还不如。

前秦才女苏若兰嫁给秦州刺史窦滔,两人情投意合,虽经磨难而两情馥郁,后来窦滔饱暖思淫欲,移情于小妾赵阳台。赵阳台能歌善舞,妩媚动人,把窦滔迷得团团转,早将昔日的夫妻恩爱忘得一干二净。苏若兰一时没能控制住愤怒,责打了赵阳台,赵怀恨在心,在窦滔面前专进谗言,窦滔对苏若兰日渐疏远。若兰二十一岁时,苻坚派窦滔镇守襄阳,任安南大将军。苏若兰恨他薄情寡义,拒绝同行,窦滔便携小妾赵阳台赴任。苏若兰在秦州苦等整整两年,不见窦滔的一点音信。她痛定思痛,用五彩丝线在锦帕上绣诗二百余首,是纵横反复的回文诗。苏若兰派人送至襄阳,窦滔读后,感其妙绝,悔恨交加,立即把赵阳台送回关中老家,亲自备了车马,迎接若兰到身边来。

人们都以为是《璇玑图》的魅力让男人回心转意,其实不然。当年是苏若兰的回文诗救了他一命,他感恩而已,或者不得不感恩,怕遭人唾骂罢了。

朱淑真与汪纲夫妻决裂。缘于汪纲纳妾。旧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时尚,尤其是宋朝官员,外任期间几年才回来一次。往往纳个小妾带到任上,妻子留下来照顾公婆,

沈三自在《浮生六记》里写他的妻子陈芸,陈芸为他没能纳到美妾,而抑郁身亡。林语堂译作英文时作了一个序,在序中感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陈芸,能够放下身段,为自己的男人物色另一个女人。她的情爱很低,一直低到男人的脚印里,让男人窃喜,她是天下男人最理想的妻子。朱淑真只消学她的一二便可,至少她应当与南宋的其他女人一样,男人纳妾,只当他正餐外多吃了一盘点心,不必挂怀,更无须悲切。她要做的是,继续低眉顺目侍奉公婆,打理庭院,最好生个孩子——做一个正常的女人。

朱淑真做不到,她就是她,独特的,唯一的,绝不苟同于世!

汪纲带回小妾的那天,春光正好,梁上燕双飞。朱淑真的天空在一瞬间黯淡下来,所有的湖光山色,所有的花香鸟语,都与她再不相干了,她躲进阁楼里,奋笔写下《断肠词》:皂白何需有。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言相思一撇消。

她冷冷地对汪纲说,你不需要作任何解释,不必找任何借口,我的心明明白白。从今天起,我以前对你的思念一笔勾销,我不再依赖你什么,从今往后,你我一刀两断!

我相信,汪纲这个官场中人,尽管见识广博,却也被眼前的女人震住了。这么刚硬的话语,很难想象是从一个病若西子的娇弱女子口里说出来的。她泪水涟涟,人比黄花瘦,语调却胜过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

朱淑真有大量的诗词是写于婚后,悲秋,伤春,见花落泪,听雨发愁,埋怨所嫁非偶。我们从中没有找到婆家的蛛丝马迹,公婆对她究竟怎样呢?朱淑真体弱,不胜舟马劳顿,不能陪伴服侍儿子到任上,这还情有可原。可是。她不曾生育一儿半女。整天不是流眼泪就是写诗作词,高兴了就去找什么魏夫人、谢夫人喝酒看戏,一点没有居家过日子的样子。平日里写写画画,劝她多做点女红,她倒顶嘴:女儿家再勤于读书写字都没有用,绣花绣折了金针却是有功的。若不是看在亲家同朝为官,祖上都是徽州人,休了她也没什么不对。

朱淑真就是朱淑真,她是玉,碎也要碎得脆响。她收拾了包裹,脚一跺,回了娘家。

一介庸夫,她不屑追随。一群俗人,她羞于为伍。

P7-8

序言

美人靠上的徽州女人

陶方宣

在一场接一场梅雨里,我读完了桂严的新作《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梅雨渐渐沥沥,带着我回到故乡徽州,回到黑得像徽墨、白得如宣纸一样的古镇老村,一个个坚贞、忍耐、哀婉而又不失美丽的徽州女人在纸页间浮起,她们一动不动端坐在村口或老宅里的“美人靠”上。月光如水泻地,秋风窗外呼啸,那盘着发鬏、插着银簪,身着碎花襟衫或丝绸旗袍的形象,如同庄严的雕像,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敬意,一丝惊悸。

在中国,徽州女人是独特的一群,那些坐在徽州特有的美人靠上、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徽娘,抚育了一代代擞州巨贾和徽州才子。说她们独特是因为徽州巨贾和徽州才子的独特,更是因为大徽州的独特——在这片文化高地上,沉默寡言的她们一直是引人注目的一群。概因为“徽州”这块金字招牌太引人注目了,回眸历史风烟或徽州岁月,一个个徽州女人在显影液中渐渐清晰。有时候我也不免奇怪,那些封闭在深山里的古镇老村,何以孕育出如此灿烂的文明传承与发自内l心的文化信仰?文化的派生从来不会无缘无故,一定有一条能够让它繁衍生长的路径,就如同华夏文明源自中原大地、欧洲文明来自希腊城邦一样,徽州文化生发的动力在哪里?随岁月渐长我慢慢明白,山外的杭州正是一把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封闭千年的徽州之锁,徽杭古道有一处石刻一语道破天机:“徽杭锁钥”——这一山之隔的杭州成为南宋首都,对古徽州采说是千载难逢的机缘,西子湖畔人文荟萃、美女如云。书画业的空前繁荣带动了徽州的手工业制造,大量文房四宝从这里产出,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还有金陵、扬州、洛阳、长安,去点缀亭台楼榭、歌舞升平。商品流通让一代代徽州人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财富,农业文明中“叶落归根”的传统又让财富最终衍化为精美绝伦的建筑。先民们对人生是绝对的精细与诚恳,他们从不敷衍,所有创造都围绕着耕读渔樵的理想家园。一代代蚂蚁搬家式的积累与创造,就有了深山里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古镇老村,就有了从徽州走出的商界奇才胡雪岩和一代大师胡适,也就有了众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徽州女人。比如才高八斗的吕碧城、苏雪林,一个是高不可攀的马头墙,一个是天井里飞出的荆棘鸟,都在民国历史上留下了她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为徽州女人,影星舒绣文和女伶赛金花与她们则完全不同,一个在大银幕上演绎女人的千娇百媚,一个在花床绣帐中呈现女人的风情万种。同为徽商闺秀,胡适的太太江冬秀和梁实秋的夫人程季淑就各有千秋,一个虽大字识不了一箩筐,却能凭自己的品行与操守在京沪文化圈赢得尊重与呵护;一个是富家千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伴着一代文化大家夫唱妇随,在海外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徽州女人总是书香盈袖、才情动人,这是她们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李苹香才色俱佳被李叔同暗恋,方婉仪聪慧玲珑最终让她与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成就姻缘,朱淑真的《断肠集》和李清照的《漱玉词》被后人并称为词坛“双绝”。但是,徽州更多的还是布衣徽女,她们如同徽山上的兰花与香草,遍布徽州每一个白墙黑瓦的古村落。民谚有“一世夫妻三年半”之说,在男人走州过县经商之后,只剩下她们孤身一人侍奉公婆、独守空房。夜深人静之时,她们便独坐在村口路亭的美人靠上,眺望山外云散云聚、花谢花飞,从春花烂漫一直望到秋叶飘零,从明眸闪亮的少女望成满头飞雪的老妪。

桂严的家乡在安徽繁昌,那里正是皖南徽州的门户,那里也是我的老家。从繁昌县城出发一路向西,便是徽州层层叠叠的青山。从广义上来说,桂严也是一个徽州女人,徽州女人的坚守与忍耐她一样不缺。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侍奉公婆、照顾孩子,家务活不比任何一个女人少;作为一任地方父母官,她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行政工作,几乎没有时间读书、写作。但是,因着对文字的喜爱、对文学的热情,她把休息时间全用来写作,二十年如一日,这个现代徽娘一路坚持下来,坚守下来。如此辛勤的付出必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这些年,她在《青年文摘》、《雨花》、《青岛文学》等近百家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出版了散文集《暗香》、长篇小说《金盏花》,这部《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就是她的最新收获——沉甸甸的收获,如同这个初夏时节徽州人收获的整筐整篓的杨梅和枇杷。这些令人喜爱的南方水果,滋味绵长,如同桂严的文字,清新、淡雅之中不乏浓浓的诗意,怀旧又雅致。也如同她笔下一个个端庄、感性的徽州女人,引领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女人的角度,进入徽州的人文风情,进入幽深、精致的古徽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开尘埃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桂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6763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3211841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03:32